李江濱 林煜燕 余彩瑤 張華
【摘要】實驗教學是醫學教學重要組成,實驗報告的撰寫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同時也是評價實驗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本文將分析實驗教學改革采用的問答式實驗報告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和優點,為有關院校進行相關教學改革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PBL 實驗報告 實驗 教學
【基金項目】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醫學教育研究課題(2012-SY-21);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GDJG20142239);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管理專業委員會研究基金項目(GDJ2012073)。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241-01
現代教育是推行學生素質教育及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觀察能力的重要途徑。醫學作為一門實踐科學,醫學教學的實驗教學在培養醫學生綜合能力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實驗教學中醫學生受到嚴格、系統、規范的實驗技能訓練,掌握實驗的基本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實驗技巧,同時鍛煉了醫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及思維邏輯性,為醫學生以后進入臨床實踐打下堅實基礎。大部分實驗教學的基本流程為老師通過課堂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結果→課下完成實驗報告→教師評閱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評定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實驗報告的撰寫對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分析、寫作能力有著顯著的作用。除常規形式的實驗報告外,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如論文式、問答式等實驗報告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實驗報告寫作水平。
1.常規式和論文式實驗報告
常規的實驗報告基本內容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與試劑、實驗步驟、實驗數據及處理、分析與討論等。然而,這種固定格式化實驗報告,內容比較單一冗長,學生出現應付作業、敷衍了事、內容雷同、甚至數據篡改數據等多種不良現象,未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反映了撰寫這種傳統的實驗報告花費很多時間和篇幅對實驗原理、目的、步驟進行抄寫,對實驗的了解僅限于教材簡單的概念描述,同時缺乏對實驗更深入的思考。對于任課教師而言,一個班級的實驗報告幾乎千篇一律,很難找到實驗報告的創新之處,容易引起任課老師批改實驗報告時的厭倦心理。由此可見這種模式違背現代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及思維邏輯性的教學理念。傳統的實驗報告已經遠遠難以滿足綜合性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實驗報告應當隨著教學改革而不斷進行創新[1-2]。
論文式實驗報告套用論文的撰寫模式,其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實驗題目、中英文摘要、關鍵詞、引言、實驗目的、主要試劑和儀器、實驗操作、實驗結果與討論、參考文獻。本人在2011年-2012年兩年間的實驗教學中實施了論文式實驗報告教學改革。論文式實驗報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用更多的篇幅進行實驗的思考討論,同時還讓學生提前掌握了論文的寫作要素、正確的參考文獻格式和鍛煉了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但是它同時也存在著篇幅冗長,學生不耐煩花太多時間在一份實驗報告上,許多學生反映如果每周完成一篇論文式實驗報告,寫作強度太大。不但不能按時完成實驗報告而且實驗報告的質量將明顯下降。對于教師而言,每周批閱上百份論文式實驗報告也將是一項非常耗時耗精力的工作,如果不能按時完成批閱并與學生進行討論又達不到該項改革的初衷目的[3]。
2.PBL引導的問答式實驗報告
傳統醫學教育模式即“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 Based Learing,LBL)”中教師處于權威的位置,扮演著知識的中心角色,問題最終由教師提供參考答案。而在由加拿大的Mc Master大學于1969年首創的PBL教學中,其教學理念、實施方式、教學評估、實際效果等方面與傳統醫學教學均有著根本區別[4]。
PBL全稱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直譯為“基于問題的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啟發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鍛煉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思維邏輯的新型教學方法。經過40 多年的完善和發展,目前 PBL已成為國際上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我國醫學教學改革不斷追求的方向。與LBL有相比PBL有幾個重要的轉換,一是向注重能力培養轉換,二是向以學生為中心轉換,三是向“學生自行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論證假設、總結”四階段教學轉換[5-6]。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和醫學相關知識的不斷豐富,醫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大加重,因此加強和訓練醫學生主動思考學習的能力成為了當今醫學教育的趨勢。因此本人結合PBL模式與現代醫學教育面臨的問題,對實驗報告撰寫形式進行了改革,嘗試PBL引導的問答式實驗報告。
綜合以往傳統實驗報告的優點和缺點,PBL引導的問答式實驗報告的基本內容包括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實驗結果、問題討論四個模塊,然而與論文式實驗報告最顯著的差別在于,問答式實驗報告在問題討論模塊中學生需進行自問自答,學生主動思考實驗現象存在的問題,主動思考操作不規范可能引起的實驗結果異常,與同學小組討論分享實驗技巧,PBL引導的問答式實驗報告不僅能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主動思考,同時也能使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實驗現象、實驗操作存在的問題從而加深對實驗原理的認知,為課程理論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
3.問答式實驗報告嘗試下的感悟反饋
通過PBL引導的問答式實驗報告在實驗教學中的實踐,學生們普遍反映PBL引導的問答式實驗報告提高了學生撰寫實驗報告的積極性,因為PBL引導的問答式實驗報告跳出了常規實驗報告的條條框框與照搬照抄,進行自行自答的問題討論能更扎實地掌握實驗知識,而且對理論考試的復習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在本次實驗報告形式改革中,要求學生在書寫問答式實驗報告時用最精練的語言對實驗講義上已有內容如目的、原理加以總結,同時更注重于結果和討論,特別要求學生結合實驗原理對實驗結果加以討論,這樣避免一個班級的實驗報告千篇一律,增強了實驗報告的個性和特點,教師批改實驗報告的評判依據也更側重于學生報告的問題討論模塊,杜絕了學生為獲得好成績而篡改實驗結果的現象發生,提高了實驗報告的真實性和實驗數據的保真性,教師對實驗數據整理并加以分析,便于更準確地得出當前實驗教學中的優、缺點,從而評估實驗的教學效果,對實驗教學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由常規實驗報告到PBL引導的問答式實驗報告的改革順應了現代醫學教育的趨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主觀分析討論能力,也促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增強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值得在以后的實驗教學中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袁硯,李祥,潘楊,等.實驗報告存在的問題及創新途徑[J].安徽農業科學, 2013,41(30):1224,12245
[2]劉凱.淺析如何發揮實驗報告對教學的促進作用[J].職業,2014,(12): 166
[3]李江濱,何月玲,王欣.四種實驗報告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比較分析[J].科技視界,2013,(33): 18-19
[4]李曉丹,張少林. PBL:一種新型的醫學教育模式[J].第一軍醫大學分校學報, 2004,27(1):88-89
[5]劉秋秋,曹暢,劉敬利.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在手術室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5,5(3): 34-36
[6]潘興壽,王美瑣.試論PBL教學模式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2,(3):151-152
作者簡介:
李江濱(1975-),男,漢族,河南新鄉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醫學教學與教育研究工作。
張華(1978-),男,漢族,河南駐馬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醫學教學與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