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華
摘要:學校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落實相關規定、為投資評價提供依據、促進管理水平提高。實際工作中應該堅持客觀性、系統性、科學性、可操作原則,將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起來,建立健全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更為有效的規范和引導管理工作,促進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關鍵詞: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定性考核;定量考核
中圖分類號:G64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161-01
引言
隨著學校發展和教育經費投入的增加,學校國有資產數量在不斷增多,價值也在進一步提升。同時,為促進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效率提高,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有效規范和引導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一些學校的國有資產管理方式粗放,指標體系不健全,難以有效規范和引導日常工作。應該采取有效的改進和完善措施,構建健全的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
一、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的意義
通過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有利于更好指導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日常工作,有效規范和引導具體工作需要,促進學校國有資產作用的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落實相關規定。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都下發相關文件,要求學校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避免資產流失,確保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為落實這些規定,應該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促進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水平提高。
2.為投資評價提供依據。建立完善的考核指標能對投入的教育資源進行全面分析,判斷投入的合理性,為今后教育投資決策提供引導。也有利于其他投資主體了解學校國有資產基本情況,決定是否投資或投資多少給學校。
3.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通過完善考核指標體系,有利于學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嚴格預算編制,科學組織國有資產采購工作,促進國有資產利用效率提高,增強學校管理水平。
二、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時,應該結合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以提高管理效率為追求目標,建立科學的、合理的多項指標體系。同時還要關注高校資產投入使用后產生的效益、效率以及效果,尤其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產出。從而促進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更好適應管理需要。具體來說,應該堅持以下幾項原則的指導作用:客觀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可操作原則。并做好論證工作,明確考核重點,增進考核的層次性,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簡化考核指標,提高指標體系的合理性,更為有效的指導考核工作。
三、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的策略
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需要,具體考核過程中將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起來,前者占30分,后者占70分,以提高考核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更為有效的指導考核工作。
1.定性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的策略。定性考核一共30分,包括以下兩項主要內容。并且每個考核指標下又包括很多的不同指標,分別占不同分值和比重。
(1)組織保障性指標。總共20分,分為6個方面的不同內容。領導作用5分(非常重視5分、重視3分、一般重視1分、不重視O分);組織結構3分(先進3分、合理1分、不合理O分);管理理念2分(先進超前2分、常規有效1分、落后平庸0分);投入依據5分(科學5分、比較科學3分、一般1分、不科學O分);約束機制3分(完善3分、一般1分、不完善O分);激勵機制2分(機制完善且發揮作用2分、機制完善但未發揮作用1分、沒有建立機制O分)。通過組織保障性指標的構建,將其分為6個指標,并分為設置相應的權重,有利于科學評定組織結構體系,推動組織結構完善。具體考核和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存在的不足采取完善措施,從而進一步完善組織結構體系。
(2)影響性指標。一共10分,包括三個不同的指標。其中,主體滿意度7分(非常滿意7分、滿意5分、比較滿意3分、一般滿意1分、不滿意O分);同行認可度2分(充分認可2分、基本認可1分、不認可0分);學術聲譽1分(被認可1分、不認可O分)。通過這些指標體系考查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影響力,有利于推動管理工作順利進行,規范和引導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各項工作。
2.定量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的策略。在定性考核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定量考核,該項考核一共70分。將二者有效結合起來,促進考核工作水平提升,更為全面的掌握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基本情況。
(1)規模性指標。規模性指標總共20分,對學校國有資產的規模進行全面細致考核,一共包括6個指標,每個指標占不同分值。其中,資產年增長率5分、總資產周轉率3分、凈資產率2分、不良資產率2分、無形資產率3分、教學資產年增長率5分。
(2)效益性指標。考核內容為學校國有資產使用效益,有利于彌補實際工作存在的不足,推動學校改進考核工作,提高學校國有資產使用效益。總共40分,包括8個不同指標。其中,儀器設備利用率10分、資產創收率2分、教學資產比率5分、資產共享率8分、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5分、教師人均科研設備值3分、生均圖書值3分、生均校舍面積4分。
(3)內生性指標。考核學校自籌資金形成國有資產的能力,一共10分,包括兩項不同指標。其中,非財政撥款資產比率6分、自籌經費資產比率4分。
四、結束語
為實現對學校國有資產的有效管理,結合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是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種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策略,將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合起來,對實際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指導作用和借鑒價值。具體應用中還應該查漏補缺,不斷改進和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從而更為有效的指導國有資產管理的各項工作,確保學校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完整性,促進管理工作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