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在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下,市場的競爭程度相比較以往而言更加劇烈,導致整個市場的法律環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傳統的企業法律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極易造成企業額外的經濟損失。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法律涉及的內容與模式相對較廣,且企業法律風險是有別于一般市場風險的另一種模式,可以進行有效控制欲防御,基于此,在現代經濟社會環境中為企業發展創設一種良好的風險控制體系是必要的。
關鍵詞:企業法律;風險控制;新時期
中圖分類號:D922.2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316-01
前言
企業法律風險是企業在正常經濟運行的過程中,因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而帶來的法律糾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企業法律風險直接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穩定程度,因此,在現代化市場發展環境中,如何更好的實現對潛在與顯在的企業法律風險進行控制是現代國家推動市場良性發展的主要課題之一,這就有必要在現代化市場發展條件下,建立一套完整的企業法律風險控制體系,以此來應對市場競爭中容易出現的復雜情況。
一、企業法律風險概論
企業在正常經濟運行中會受到內外因素的多種影響,這種影響會導致企業陷入某種法律糾紛當中,即企業的實際行為并不符合現社會的基本法律,最終導致企業的最終行為結果并不能達到企業運行的預期標準而不得不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法律風險存在一定的動態性,即這種風險是隨著不同影響因素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很多在正常運行的企業并不能很好的挖掘企業所面臨的相應問題,如果過分讓此種危險擴展,就會導致風險直接轉化為危害,甚至促使企業破產。企業法律風險是可以控制的,但如果轉變為危害就很難采取必要措施進行控制。
企業法律風險是現代化企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附帶物,某些企業采用相應措施將其規避,而某些企業沒有對此風險予以相應重視,最終導致風險實際化,而根據風險的根源,可以將其劃分為多種類型,包括因企業發展環境出現的風險、因企業出現違規行為出現的風險、因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明顯的不正當行為而出現的風險等內容。企業法律的環境風險是一種潛在風險,即企業在運營與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形成一個穩定、安全、有效的法律保護環境,而最終衍生出企業法律危害性行為,此種風險僅僅依靠企業自身手段是不能可控制的,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共同加以控制。企業存在的某些違規行為等自主性行為而引發的法律風險問題是一種企業內在風險,主要是因企業的內部管理團隊的相關法律意識淡薄,導致整個企業行為表現出明顯的冒進傾向,這種風險主要是由企業自身管理缺陷引起的,此風險可以通過企業自身力量的改進而更好的建立起一套更加完善的法律風控體系,從本質上完善企業抵御風險能力。
二、企業法律風險出現的原因
企業法律風險是伴隨企業出現與發展過程中的附帶物,是企業經營的必然現象,主要是由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由外部因素引起的風險是一種社會風險,這種風險很難控制,相反,由內部因素引起的風險則是一種可控性風險,可以依靠制度與行為手段加以預防,在現代化企業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后者風控體系的建立,而引發其風險的因素主要表現為以下兩種:
一方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建立的管理目標存在一定的定位偏差,在現代經濟社會的沖擊下更加注重短期內獲得的經濟效益。現代企業的發展主要注重在短期內獲得最大經濟效益,而企業成本投入卻相對最小,這種急功近利的經濟性行為雖然可以讓企業短期內獲得最佳經濟效益,但會促使企業在隨后的發展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加的經濟效益做出違規冒進行為。
另一方面,企業內部管理結構更加注重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獲得,而真正實現的管理職能相對有限。企業法律風控體系應該與企業經濟發展同步進行,但是我國企業發展正處于成長期,并沒有形成等同于國外發達國家一般更加全面的企業法律控制管理體系,導致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對此方面的工作能力表現相對薄弱。
三、企業法律風險控制體系建立策略
企業法律風險控制體系是推動企業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有效手段,是保證企業有效發展的途徑,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采取多種方式強化企業內部法律風險意識。企業應該認識到法律風險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意義,從企業內部不斷提高企業的整體法律風險意識水準,同時,應該采取適當手段在企業內部構造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帶動整個企業,包括企業員工與管理人員將企業風險管理與控制作為本質工作。
第二,學習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首先根據企業發展模式與階段,設定本企業特定的風險識別體系,并對此做出適當風險防控工作部署,形成一套相對有效、完整的風險問題處理應急方案;其次,企業內部培養一批具有較高水準的風險控制與測評人員,當發現企業正處于風險運行模式中,應該在最短時間內提出積極有效的解決方案;最后,最終提出的解決方案必須經過實驗與審查,最終獲得授權后才能實際實施。
第三,構建法律風險管理責任體系,提高法律風險控制的有效性。當前,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控制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責任系統不完善,存在職責不明確,管理缺乏協調統一。首先,分層管理。企業基于自身發展的需求,將縱向組織結構氛圍戰略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并明確各層的職責。如,戰略層,旨在法律風險管理戰略及目標的制定;其次,分類管理。企業未有效解決橫向組織部門所形成的法律風險,對不同部門進行分類管理,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性。同時優化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模式,企業必須全面系統梳理各項業務流程,在企業的行政管理、財務管理、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以及質量安全管理等管理流程中要制定相應的法律風險控制措施。特別是關鍵的法律風險源流程環節,由法律顧問通過流程表單、流程憑證等進行法律審核和采取風險控制措施,不僅能夠規范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以制度形式將法律風險防控的方法和措施固化到各項工作的業務程序,減少疏漏,防止不必要的法律風險發生。
四、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化企業發展需要在一個相對可控、科學、平等的競爭環境中,但是在現代社會的沖擊下,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容易做出違規冒進行為,這就將企業直接置于違法行列,因此,為了更好地推動國家現代化的發展,就要從企業內部實現對企業法律風險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