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雪凌
【摘 要】分析網絡銀行課程開展實踐教學的必要性,結合課程、學生特點,提出網絡銀行課程開展實踐教學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網絡銀行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4B-0165-02
在電子商務熱潮的帶動下,網絡銀行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招商銀行于1998年率先推出了網絡銀行,成為我國最早開展相關業務的銀行,隨后國內各大銀行紛紛效仿,先后推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網絡銀行業務。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網絡銀行憑借方便、快捷、全天候的優勢,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青睞,已經成為當代銀行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這樣,網絡銀行課程逐漸走進了教學課堂。網絡銀行課程是專門研究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金融銀行領域應用的一門學科,是中高職金融專業的專業課程,也是一門理論和應用緊密結合的課程。通過該課程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了解網絡銀行的優勢和特點、銀行電子化和網絡銀行應用系統,掌握網絡支付業務流程、了解第三方支付平臺、個人網上銀行和企業網上銀行的特色和操作流程,并運用所學知識指導實踐的專業能力。本文試探討網絡銀行課程實踐教學的開展。
一、網絡銀行課程引入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實踐教學是指一種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新方法,教師在知識教學中設計相關的實踐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參與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的宗旨在于培養學習與工作無縫對接的實踐型人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實踐教學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一是純課外實踐教學,即讓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或畢業實習或頂崗實習等方式開展;二是仿真實踐教學,即通過建立學科實訓室,購買實訓軟件,通過實訓平臺來開展;三是在普通多媒體授課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實踐教學法如角色扮演法等方式來開展。
將實用性與應用性貫徹到教學及日常生活實際應用當中,是網絡銀行這門課程的關鍵點和難點。普通的以講授知識和理論為主的教學方法十分枯燥乏味,提高授課教學效果固然離不開教師的知識背景、專業水準以及敬業精神,同時也與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力、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重要環節,在網絡銀行中開展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操能力的有效途徑。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通過豐富實踐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互動性和實踐性,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鞏固理論知識、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時加強實踐與理論課堂的銜接,并且鼓勵同學在實踐過程中,能夠直面問題與困難,通過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讓思想碰撞出火花,引導學生創新創造,最終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網絡銀行課程開展實踐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網絡銀行應用系統實踐。該項內容的實踐教學是在金融實訓室里,利用智勝網絡銀行軟件的教學平臺來進行的,學生借助計算機平臺通過教學軟件中的網絡模型來對國際資金支付清算系統(SWIFT/CHIPS)進行模擬操作,從而加深學生對不同國家和地區實現支付清算活動流程知識的理解。另外,對我國的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全國手工聯行系統、全國電子聯行系統、同城清算所和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等相關知識的教學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講授,授課中穿插圖解、實踐調研報告的方式來解釋這些系統地結構和原理。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枯燥的應用系統學習中興趣滿滿。
(二)網絡購物支付調研實踐。網絡購物支付實踐采取學生實踐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的對象是電商中極具代表性的網站如唯品會、淘寶網、當當網等。這些網站提供的支付方式很多,如貨到付款、信用卡支付、財付通支付、網匯通支付等,并且每種支付方式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實踐教學采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先在課堂上對目前主要流行的購物網站進行大致的介紹,然后再讓學生以社會調研、觀摩、操作等方式進行實踐。實踐成果體現在調查報告上,在調研報告中學生利用表格形式對各家電商的支付方式進行羅列對比,同時結合該電商所售產品特性及安全問題來評價各種支付方式的優缺點。通過該項實踐調研報告,學生熟悉了各種網絡支付方式及適用范圍,為將來的生活實踐與工作實踐做好準備。
(三)上機驗證實踐。在對網上購物支付方式進行調查后開展上機驗證實踐,同時上機驗證實踐也貫穿于整個課程教學中。此實踐也是通過金融實訓室上機操作的方式來開展,但與前面的應用系統實踐有較大的區別,該項內容不采用仿真的實踐教學方法來完成,而是讓學生登錄各類真實的金融機構或電子商務網站,去觀察真實的網上支付工具和網上支付方式。深入了解各類支付方式的操作流程、常見問題以及賬戶維護等技能。通過上機驗證實踐,學生真切感受到本門課程對實際生活的作用與意義,所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動力。
(四)電子錢包實踐。電子錢包是未來最具發展前途的支付工具,其有有形和無形兩種形式。常見的有形電子錢包即為各式各樣的智能卡,在教學中可采用實物舉例法,通過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智能卡如銀行卡、社保卡、校園卡等來促進學生的了解。而對無形電子錢包的實踐教學,通過在金融實訓室利用智勝網絡銀行軟件的教學平臺來進行,在實訓中,學生實踐操作的第一步是新建一個電子錢包個人賬戶,第二步是往該電子錢包里增加關聯的銀行卡,第三步是給關聯的銀行卡下載一份數字證書,第四步是利用新建的電子錢包開始在虛擬商城中購物。
(五)創業實踐。網絡銀行課程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常見的支付工具的使用外,還鼓勵他們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進行創業實踐。學生可在淘寶等第三方平臺上搭建小店,進行創業。在創業過程中既能加深學生對各類網絡支付方式的熟悉程度,又能提高學生服務意識與水平,關鍵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這些經驗將對日后工作或創業積累十分寶貴的經驗。
(六)網絡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實踐。目前,我國各大銀行都開設了網絡銀行業務,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的淘寶及銀聯在線、財付通、快錢等都比較有名。通過上述的實訓以及平時的生活經驗積累,學生對網絡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了解逐漸加深,故關于網絡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教學實踐主要是以專項調研和分團隊匯報來進行。
專項調研可以來源于老師推薦或者學生自選。在實際教學中,設置專項調研具體要求是通過實地走訪、網上考察、電話詢問等方式,或是調研各國有及股份制銀行網上銀行的個人業務、企業業務和理財業務,或是調研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主體業務。選取其中三家最具代表性的網上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縱向分析,包括各自的優缺點及特色。專項調研的成果以制作成PPT的形式進行展示。在展示中,專項調研團隊選派一位同學扮演銀行或第三方的大堂經理或理財經理或客戶經理,由其上講臺向同學們介紹本團隊調研的成果,其他同學可對該團隊的調研成果提出疑問或發表評價。
通過專項調研和分團隊匯報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克服了以老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培養學生了解調研的步驟、增加對支付結算知識的認識,鍛煉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鼓勵學生敢于表達的勇氣,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通過網絡銀行實踐教學,學生不但能獲得對網絡銀行的感性認識,還能從中掌握實際的相關知識的技能,而這些技能將為今后的工作或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幾屆學生也都普遍反映,網絡銀行課程實踐教學授課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收獲良多。
【參考文獻】
[1]周平.網絡教學平臺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課程教學的輔助作用[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3(5)
[2]張仙,朱克西,周鋁.混合式教學中網上學習動力系統的創建與實踐研究——以“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網絡課程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9(7)
[3]邢天才,劉麗巍.金融學科建設中的實驗教學改革問題探討[J].航海教育研究,2009(1)
[4]王秋娥.網絡金融教學方法創新[J].華南金融電腦,2008(3)
[5]張波,孟祥瑞.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