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前
摘要:抗戰紀念設施、遺址應充分發揮現代網絡信息平臺的巨大作用, 利用網絡的特點來做好宣傳工作。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絡宣傳是時代的必然要求,既可以可以提高公眾關注度,又可以提高國際話語權。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存在著獨立網站少、形式單一、技術薄弱、影響力不足等問題,需通過提高認識、建立數字博物館等手段加強建設。
關鍵詞:抗戰紀念設施;遺址;互聯網;宣傳
2015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抗戰的熱潮席卷全國,據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統計,在9·3小長假期間,日參觀人數達到5000人,其他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參觀人數也有大幅度增加。但是,紀念日過后參觀人數急劇下降,抗戰紀念設施、遺址逐漸淡出公眾的視野。
因此,通過宣傳保持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關注度,提高抗戰話題的熱度就成為相關單位的工作重點。在通過傳統的傳媒形式,如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的同時,更要借鑒新媒體與新技術,如網絡、微博、手機等,形成途徑多樣化的宣傳體系。[1]其中尤以網站建設為重點。
一、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建設的必要性
首先,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宣傳是時代的必然要求。近幾年來,“互聯網+”已經改造影響了多個行業,興辦網站,開通博客、微博,開發多種形式的網絡文化產品,成為社會各界普遍共識,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窗口行業的抗戰紀念設施、遺址也不能例外。所以,抗戰類紀念館如何順應網絡時代的特點,主動引領社會認識,拓展、延伸教育手段和教育功能,是其面對的重要課題。
其次,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建設可以提高公眾關注度。抗戰的硝煙已經沉寂了70年,除了影視的“抗日神劇”,抗戰話題、尤其是有關抗戰紀念遺址的話題在多數公眾生活中一直處于一種可有可無的位置,根本原因在于抗戰紀念遺址脫離于大眾生活。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網絡已經同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成為民眾的生活必需品。因此要使有關抗戰的話題成為民眾生活的熱點,就必須借助網絡的力量,如網站、微博、微信等。通過建立一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設計新穎、互動性強、技術先進、體驗生動、表述權威的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必將有助于提高公眾關注度。[2]
第三,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建設可以提高國際話語權。中國抗日戰爭在二戰史上的重要地位一直處于被西方忽略的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戰時先歐后亞的戰略處置、被邊緣化的戰場地位和脆弱不堪的國力,導致中國戰時大國的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二是受戰后冷戰思維下的政治偏見、西方敘事和學術研究的不利影響,中國的抗戰貢獻沒有受到西方社會應有的關注。[3]要改變這種狀態,就需要在對外宣傳上進一步努力,消除西方社會的偏見。建立抗戰主題綜合門戶網站,向全世界宣傳抗日戰爭歷史真相、揭露日本侵華史實,促進人們包括日本人民正確認識歷史,對于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意義重大。
二、遼寧省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建設現狀
遼寧省是抗戰的主戰場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遼寧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因此對遼寧省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考察具有代表意義。
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1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遼寧省共計9處。
就網站建設而言,中國(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沈陽二戰盟軍戰俘營舊址、趙尚志紀念館無獨立官網。只有“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有官網,獨立網站建設率為22%。
為彌補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建設的不足,遼寧省建立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上展館。該網站是運用3D實景技術開發建設的網上展館,目前已完成28家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已上線運行,其余的建設工作正在陸續推進。其中包括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趙尚志紀念館,這樣,遼寧省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網站建設率已經達到66%。
三、遼寧省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特點分析
(一)網站數量多,但獨立網站少。雖然有6家網站,但建有獨立網站的只有2家,占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總數的22%。
(二)網站形式簡單,風格單一。除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外,其他網站或是制作簡單,以單位形象展示為主,輔以專題歷史介紹;或是由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上展館綜合展示,欄目內容設置和排列一致,突出的是本館的情況介紹和館情動態,少有個性。網站頁面設計比較簡單、直白,藝術設計的成分不多,有的甚至比較粗糙、隨意。
(三)能夠采用三維虛擬或實景技術,但尚不成熟。隨著國內數字博物館的發展,文物三維展示、虛擬展覽、虛擬場景等技術日益受到博物館界的重視。但遼寧省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該項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清晰度、流暢性等效果并不理想。
(四)缺少互動性,網站影響力不足。多為單向信息發布,普遍未開辟新聞評論、論壇以至博客、微博等網民互動板塊,網民缺少表達意見和參與制造內容的渠道。網站更新維護存在較多欠缺。有的網站自搭建后,除了新聞板塊有更新外,其他板塊基本不變,有些網站甚至連新聞板塊也不更新。網站瀏覽量多少不一,總體影響力有限。截至2016年2月,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累計瀏覽量超過96萬人次,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目累計瀏覽量位9.3萬人次,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上展館由于建立時間短,瀏覽量更少。總體上遼寧省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瀏覽流量處于偏低狀態,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大。
通過調查,遼寧省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建設薄弱的原因較多,如觀念落后,沒有意識到新技術對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缺乏競爭意識,作為社會公益單位,網站建設不像其他業務工作那樣容易為本館帶來成績和榮譽,也不會帶來經濟效益;資金、人才不足,網絡信息化建設一般需要較高的投人和費用支持,多數單位館小人少,缺乏足夠的資金和人力。
四、遼寧省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網站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獨立網站建設。各抗戰紀念設施、遺址要高度重視互聯網建設宣傳工作,迅速更新觀念。各級政府也要大力扶持,在資金、技術、人才方面予以協助。同時要注意區分度,各獨立網站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建設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數字博物館。適應博物館發展趨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庫技術、三維掃描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打造系統權威、先進可靠的數字博物館,是全面提升抗戰史宣傳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數字博物館的建設,為社會公眾提供以互聯網為主,包括智能手機、數字廣播電視、互聯網、多媒體數字終端等在內的全新式展現、可定制內容、多渠道傳播的抗日戰爭現代數字信息平臺。
【參考文獻】
[1]魏幫順.我國抗戰類紀念館互聯網宣傳工作情況和提升對策[J].北京:中國紀念館研究2013(02:74.
[2]劉迪.博物館公眾影響力研究[J].南京:東南文化,2013(03):115.
[3]陳中奎.中國抗日戰爭長期被西方忽略的原因探析[J].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