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翠
摘 要: 根據學生學習現代通信原理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采用仿真軟件對相應教學內容進行仿真演示,同時加強實驗訓練。探索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理論素養,提高實踐動手能力。
關鍵詞: 通信原理 教學改革 教學方法
引言
《現代通信原理》課程是通信工程類學生的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涉及的前期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和信息論與編碼,影響的后期課程有現代交換技術和移動通信等。該課程教學質量會對整個通信專業教學培養計劃的實施產生重大影響,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培養專業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現代通信原理》課程內容上數學推導運算比較多,理論性很強,要求學生有比較扎實的數學、信號和信息論等基礎,否則很難跟上學習進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難度大的現象。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捕捉通信領域最新發展動態非常重要,決定了該課程教學效果。
針對本校該課程教學現狀存在的不足,針對課堂和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建議。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通信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不斷出現新技術和理論。一般教材的編寫會稍微滯后于現實新技術。教學過程中,講授傳統通信理論的同時,還要適時根據新技術、新理論的發展,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充和完善。讓學生在學習通信課程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了解當前流行的通信技術和通信發展趨勢。注重啟發式教學和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勤學善思、樂于創新。
比如:在講到數字調制這章現代數字調制技術部分內容的時候,講解完QAM、QPSK、MSK、OFDM等調制方式的基本原理以后,補充3G、4G系統具體參數的不同,其中3G采用的接入方式是W-CDMA,而4G采用的接入方式是OFDM、MC-CDMA、LAS-CDMA。同時可以向學生普及4G通信中采用的新的通信技術:軟件無線電(SDR)技術、智能天線技術、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基于IP的核心網、多用戶檢測技術等。
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對不同教學內容適當選擇不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比如:學習窄帶隨機過程時采用講授方式,結合板書,詳細講解窄帶隨機過程的數學期望、自相關函數,并推導出它的包絡和相位的統計特性(概率密度函數)。學習數字調制系統各種調制方式時,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的便利,運用SystemView軟件對ASK、FSK、PSK、DPSK的調制解調方法以直觀演示為主,讓學生明白數字信號的調制解調過程。另外,多利用提問和討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3.注重實驗和課程設計
實驗和課程設計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項目可以分為通信實驗室項目和微機實驗室項目。通信實驗室項目主要分演示性和驗證性,主要通過通信實驗箱和通信模塊對所學理論進行直觀了解。微機實驗室項目主要是綜合性實驗,讓學生利用MATLAB、LABVIEW、SYSTEMVIEW等仿真軟件對所學理論內容進行仿真,進一步深入理解所學內容。
4.優化考核方式
最終綜合評定成績不能單純以期末考試成績確定,應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期末考試成績占50%,通過填空、選擇、判斷、名次解釋、簡單計算和綜合分析等題型,著重考查學生對通信原理知識點的掌握和靈活應用情況;平時實驗綜合評定成績占30%,著重考查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平時作業占20%,是學生理論運用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體現。課程設計用一到兩周的時間,讓學生在微機實驗室完成本課程相關的綜合性實驗,并提交課程設計報告,根據學生完成的完整性和創新性進行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劃分。多角度綜合的成績評定方式有利于多方面了解學生,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弱點,進而對相關方面進行改進,完善教學方法。
結語
通信原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本文針對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驗教學和成績評定等方面進行探索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度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收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紅鷗.《通信原理》實驗中的教改[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03).
[2]張水英.“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3(05).
[3]馬溪源.基于通信原理實驗的計算機仿真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3).
[4]曾軍英.面向工程實踐的通信原理課程教學體系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6(13).
[5]蔣海娜.高職院校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