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保持中美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亞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美關系好,則國際形勢好,中美關系差,則國際形勢差。但是中美關系涉及的問題很多,也非常復雜,面臨許多困境。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和平崛起進程“被加快”了,美國也加快了戰略東移的步伐。近年來美國又高調“重返亞洲”,中美關系出現新一輪動蕩,由此導致南海問題升溫、中日關系緊張等復雜局面,亞太局勢呈現出自冷戰結束以來少見的緊繃和不安。在此背景下,如何才能避免中美關系的戰略誤判,進而降低由此帶來的風險,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事實上,在中美關系中,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誤判起著主要和主導性的作用,這是有著深層次動因的。一方面,中美兩國意識形態的差異造成美國對中國存在偏見,這也導致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思維模式與意圖存在認知誤差;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中美綜合實力差距逐漸縮小,致使美國開始懷疑對中國長期奉行的建設性接觸政策,并試圖制訂限制中國發展的對華大戰略。這種戰略誤判勢必導致中美雙方之間的矛盾與分歧會越來越大,只會把中美帶入零和博弈的雙輸局面。
正是由于戰略誤判會給中美雙方帶來雙輸的嚴重后果,因此中美都有意采取舉措來避免戰略誤判與對抗。而當前中美關系依舊平穩,尤其是雙邊合作的日益加深則為兩國避免誤判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就積極面而言,中美兩國在伊核、朝核、打擊恐怖主義、氣候變暖、人道主義救援、國際反腐等涉及雙邊、地區和全球領域的諸多問題上保持溝通協調,并采取了總體上合作的態度。同時,中美經貿關系愈加密切,相互依賴進一步加深,繼續發揮壓艙石的作用。因此,中美應當繼續探索和推動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
積極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是避免中美戰略誤判的基本出路,但如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還需要中美雙方共同探索、共同努力。基于此,人民論壇本期策劃特地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從中美戰略誤判發生的動因、美國對華戰略誤判的歷史考察、中美戰略誤判帶來的潛在危害、避免中美戰略誤判出路等方面進行闡釋,以期為實踐提供理論指導與建議,從而助推中美之間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
戰后中美關系史上,美國三次重大對華戰略誤判不是導致美國對華政策失敗的原因,恰恰相反,是美國失敗的或者說錯誤的對華政策導致了美國對華戰略誤判。中美兩國更應該牢記歷史,珍視中美接觸、合作給兩國發展創造的機遇,給兩國人民帶來的福祉,給亞洲、乃至世界的穩定、和平與發展作出的貢獻。
—劉得手
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復雜、最微妙的雙邊關系之一,它的走向對世界的前途和命運有很大的影響。當前中美兩國戰略競爭愈發強烈,戰略博弈的全面性更加突出,處理中美關系,要以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為指導,努力尋求降低美國對中國誤判帶來風險的路徑,保障中國的和平發展。
—謝曉光
中美戰略猜疑的根源主要源自三個層面,而這三個層面相互之間又是相互關聯、互為疊加的。首先,中國的和平發展與美國單極霸權之間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其次,中美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巨大分歧加劇了雙方的猜忌。再次,中美在具體問題上的矛盾與分歧反過來又疊加強化了相互間的戰略猜疑。
—袁 征
當今時代的進步和屬性,決定了中美之間必然要超越“修昔底德陷阱”。雖然說中美關系超越“修昔底德陷阱”具有必然性,但是絕不是說中美之間可以我行我素、坐等超越的自然實現。只有在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背景下,摒棄落后過時的“零和博弈”和“冷戰思維”,雙方的決策者、各政府部門、各界精英乃至普羅大眾的共同努力,超越“修昔底德陷阱”、實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的愿景才會最終實現。
—邵 峰
無論“中美戰略誤判”與“新型大國關系”,都分別體現不同的國際共有觀念,或稱不同的國際體系文化。國際社會是在朝著進步方向發展的,國際體系文化也是在不斷進步的,先進國際文化取代落后國際文化是一種歷史發展趨勢。因此,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和諧文化),避免中美戰略誤判(洛克文化),將是歷史的必然。
—楊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