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偉
【摘要】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進行引導和培養,更需要對小學生進行認真、嚴格的訓練,通過情景式教學、口算能力訓練、習題練習以及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在學習當中貫徹落實,從而更好的進行數學教學,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數學能力,由此,也可以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礎,初步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的能力和數學思維的能力以及對事情的邏輯性和統籌能力,樹立認真、耐心、細致的品質。
【關鍵詞】小學生 計算 能力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37-01
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包括口算、心算、筆算等能力,要求計算的準確率和正確性,是一項基礎能力要求,同時也是學好數學及其相關學科的基礎,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中,要求重視小學生基本的計算能力訓練,要求學生通過日常練習,逐步提高計算能力,做到準確、靈活、合理地計算。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筆者根據教學實踐當中發現的問題,通過總結和教學實踐,針對性的提出解決辦法,以便更好的指導教學實踐,以期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目的。
一、目前小學生計算和小學生計算教學存在的問題
1.一方面,小學生天生好動,愛玩,對數學計算的專注度不高,尤其是低年級同學。另一方面,教學課程的設置不夠完備,主要表現在:計算數學內容的分散、計算教學例題簡化、計算教學課時數量不足、計算教學問題化等。
2.小學生基礎能力較差,馬虎,容易出現錯誤,正確率不高。小學教材由于教學的內容較多,教學的教材通常都是講完算理簡單舉例子就結束了,因此,如果不針對小學生學習數學進行一定的督促練習,大部分小學生會比較馬虎,容易出現計算準確率不高的現象。
3.缺乏良好的計算習慣,計算的過程較為復雜,計算的過程不合理。例如,有的同學在計算的時候習慣搬著指頭數數,手指頭不夠用數腳趾頭,腳趾頭不夠用,數同學的指頭。
4.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高,教師容易忽視數學教學對小學生思維的重要性,教師在頻繁的教學過程中,容易“按照套路出牌”按部就班的依照教材講課。
二、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
1.情景教學,創新模式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生由于天生活潑好玩,在聽課的時候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或者專注的時間比較短,因此,課堂上的效率往往不高,教師針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引導,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情境模式的創造,能夠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對計算的注意力,無形當中就接受了教師提供的計算能力提升的方法。教師在講授新課程相關學習時候,可以先給大家提個小問題或者關于數學的腦筋急轉彎,或者創設有效的情景。例如,教師可以問大家,一個同學唱一首歌需要1分鐘,50個同學合唱需要多少分鐘?有的同學會回答50分鐘,有的同學回答1分鐘。在展開討論之后,同學們的興趣點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高昂的情緒和智力的提振可以觸發小學生智力的敏感點,從而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針對性的情景教學,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可以提高小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情景模式的創立,可以有效彌補教材生硬或者比較套路化等不足。
2.加強口算訓練,提高應變能力
通過口算的訓練,口算能力的提高,可以培養小學生快速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口算能力是進行筆算的堅實基礎,小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可以鞏固筆算的基礎能力。例如,乘法口訣的熟練背誦、掌握和運用,可以讓小學生的筆算的準確率更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關系到小學生數學的綜合能力提升,使得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基本體系得以完善。口算能力同樣對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到口算,就會體會到口算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積極地配合教師,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中,課堂的教學效果會明顯好轉,效率得到提高。
3.培養式教學,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在日常練習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意自己的學習態度,在日常練習中認真審慎的對待,提高準確率防止計算失誤,在準確率提高的同時加強速度訓練,力爭訓練達到考試級別。教師多鼓勵學生,提高計算的自信心,讓學生堅信有能力算得又快又好。在課堂訓練中,引導學生審題的好習慣,如果同時有幾個題目,先易后難,冷靜思考,積極應對,在遇到難題時候,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廣度,細心認真的完成習題。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書寫規范的習慣,計算步驟明確,答題順序一目了然,養成做完習題,認真檢查的習慣。良好的習慣的養成,可以讓小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少走彎路,更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習任務,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熱情,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成績也會相應提高。
4.提高教學能力,為學生樹立榜樣
教師的教學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學的同時也是在學習,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態度,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在教學當中,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從而激發學生自覺學習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本身的素質過硬,學生對教師由衷的崇拜,榜樣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的力量。教師自身素質的過硬,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營造課堂氣氛,呼吁學生進行反饋,通過互動和交流,更好地將自己的教學觀點融入到日常學習中,從而自身榜樣作用得到最大發揮,提高和改善教學質量。
總之,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應該在抓好基礎的同時,利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我們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目的不是培養計算的機器,而是培養具有靈活的數學思維和具有解決問題方法的孩子。所以,對于一線的教師來說,我們任重而道遠。教師只有通過認真思考、積極自我學習、仔細研讀教材,通過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通過和學生共同努力,因材施教,認真嚴格,從娃娃抓起,激發小學生的潛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小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快速計算的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培養小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小學教學當中以及其他學科的日后學習當中,對小學生的影響非常重大和深遠,需要著重強調。
參考文獻:
[1]嚴瓊.促進小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提升的實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吳曉煒.小學生數學運算技能形成過程的研究[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1,04:19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