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惠芳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69-02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不斷地發展。啟迪思維,培養思維能力,是發展學生智能的核心,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實踐證明:強化思維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堅持每節課、每個教學內容、每個教學環節都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基礎知識訓練技巧的同時,有目的地通過“五想”啟迪學生思維,培養思維能力。
一、創設情景,使學生“愿”想
學生“愿”想,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幫助同學們打開智慧的大門。如在教學分數大小的比較時,針對學生喜歡猜的心理,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給小麗、小紅、小雪每人一瓶相同的橙汁,小麗喝了這瓶橙汁的3/7,小紅喝了這瓶橙汁的2/7,小雪喝了這瓶橙汁的3/5,誰喝得最多?誰喝得最少?問題一提出來,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有的同學說可以看得出多少;有的同學說看不出來;最后同學們一致認為:要想知道誰喝得多,只要比較出三個分數的大小就可以了。同學們的求知欲高漲,人人都急于知道誰喝得多。我及時引導同學們展開討論;根據同分母,同分子兩個分數的意義比較出3/7>2/7,3/5>3/7,從而比較出三個分數的大小。在學生的思維處于高潮階段時,我問:“還有別的比較方法嗎?能否借助一個分數比較出其中兩個分數的大小呢?”話音剛落,一個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因為3/5比這瓶橙汁的一半多,3/7不夠這瓶橙汁的一半,所以3/5>3/7。”又一名同學說:“也可以用線段圖來比較。”我一一肯定了學生的想法,師生共同歸納出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愉悅的教學環境,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強烈愿望,老師的適時點拔又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使課堂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的狀態,為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
二、創造條件,使學生“能”想
學生 “能”想,才能啟迪大腦思維,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更深刻。例如:在學生認識了幾分之一后,我指導學生拿出幾張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去折疊出它的1/8,并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學生親自操作實踐,手、眼、腦并用,啟迪了大腦思維,得出了很多種1/8的折疊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動”激“活”,營造出富有生機的學習氛圍,實現了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創造條件時要注意:一是啟發的問題的內容必須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思維特點,太難太易都不利于啟迪學生思維;二是要在課堂造成一種生動活潑的集體思維的氣氛;三是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尤其是要對差生進行個別指導,鼓勵他們知難而進。
三、精講精練,使學生“多”想
“多”想才能出智慧。為使學生多想,教師要改變以講為主的注入式教學為以練為主的啟發教學。一般情況下,通常采用學、講、練的模式進行教學。開始只提問題不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探討。在此階段,教師起著檢查、引導和解疑的作用。然后教師進行精講,這種精講起著明確重點、理清系統、解決疑難的作用。講后再練,使學生進一步深入地理解、鞏固知識及了解知識的應用。這樣安排,課堂上大部分時間由學生自己練習、思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通過教學數學,解數學題,僅是教學的一種手段,更重要的是在解題教學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方法和習慣。教學中,我注重通過典型例子,啟發學生弄清如何思維、怎樣思維。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思維能力既可以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也可以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課堂練習和家庭作業這些環節,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思維品質十分重要。為此,我們在領會教材編排意圖的基礎上,總是精心設計課題練習,盡量照顧到好中差各類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練有所得。
四、指導方法,使學生“會”想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要“會”想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此,教師在講每一個問題時,首先引導學生研究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其次引導學生從各種方法中篩選出最優解法;最后由教師引導總結規律。例如:我在教學例題“9人座的車:90元∕天, 8人座的車:80元∕天 ,7人座的車:70元∕天。學校組織三年級師生共123人外出活動。怎樣租車較便宜?”這道題時,我先讓同學們自己設計一種租車方案,然后讓同學們把有代表性的方案板演出來。我巡堂檢查后,發現只有極少數的同學找到最便宜的租車方案。我引導同學們通過四人小組討論得出:每種車的座位不同,每種車租車的總價錢不同,但每人給的車錢是相同的。使同學們明白:不浪費座位的租車方案就是最便宜的租車方案。這樣,同學們很快想出了另一種最便宜的租車方案。接著我讓同學們解答下面這道練習題:4人座的船:32元∕只,6人座的船:36元/只。三年級師生共148人,怎樣租船最便宜?有了前一道題的基礎,同學們做這道題可容易多了。同學們很快想到了如何找最便宜的租船方案:4人座的船每人給8元,6人座的船每人給6元,6人座的船比4人座的船便宜。所以,多用便宜的6人座船的租船方案最便宜。
五、內外結合,使學生“聯”想
要啟迪學生思維,就要密切聯系課內外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運用課內所學的知識去觀察和聯想周圍環境中的各種數學現象,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習慣和能力。例如,我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的新知后,讓同學們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見到過的軸對稱圖形,并自己設計一個漂亮的軸對稱圖形。通過這樣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同學們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教學能否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關鍵是在教學過程中,教者不能把數學知識作為思維活動的結果去教,而是指導學生把它作為思維活動的過程去學;不是教師演示給學生看,而是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五想”的核心是多想和會想,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通過多想而達到會想,教師還必須根據教材重點、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實際,精心設疑以激疑,循循善誘以導思,總結規律以教思,從而通過“五想”更好地啟迪學生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