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何曉敏
摘 要:青年是單位的希望所在,青年問題是單位必須慎重對待的問題。本文以質檢技術機構為例,結合問卷調查和多年工作實際,深入分析當前質檢青年現狀及顯著特點,找準對其工作的難點和困惑,結合實際提出做好新時期質檢青年工作的幾點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質檢;青年;問題;對策
青年是最富有朝氣和創(chuàng)造力的群體,青年隊伍的穩(wěn)定和成長直接關系著一個單位的長遠發(fā)展。2014年底,我們以質檢青年員工為對象,以筆者所在質檢技術機構為依托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問卷調查,以全面掌握質檢機構青年員工工作、生活現狀,了解青年工作的難點,探索做好青年工作的有效途徑。本次問卷調查覆蓋了本單位3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員工,共發(fā)放253份問卷,收回185份,回收率73%。
一、質檢青年工作生活現狀及時代特征
(一)多元化。多元化可以說是當下質檢青年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本次調查問卷針對的3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員工,均屬于80后、90后這一帶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群體。這一群體深受外來文化影響,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愈發(fā)多元,工作不再是生活的全部,在工作之外,他們有著更為廣闊的愛好,如旅游、美食、動漫、運動等。與他們的父輩相比,新時期質檢青年更傾向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愿,主動性更強。
(二)網絡化。可以說,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質檢青年的工作、生活和思維的習慣及方式。在問卷調查中,82.8%的員工選擇通過微信、QQ、郵件等方式得到青年活動信息,幾乎人人使用微信等即時通信軟件,手機支付、掌上閱讀等成為質檢青年生活常態(tài)。過多地依賴網絡,使得只有40%的青年員工認為自己目前的人際關系和諧。網絡在為青年拓寬溝通和獲取信息渠道的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信息龐雜且良莠不齊,青年員工很可能被誤導,放松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做好新時期質檢青年工作,必須要重視網絡這塊新型的宣傳教育陣地。
(三)個體化。目前的質檢青年,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主體意識和自我觀念強。一方面,會造成人際關系的日益疏離,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相對欠缺,問卷中100%的青年都選擇了需要在協(xié)調溝通能力方面提升自己印證了這個問題的存在;另一方面,這種主體意識和自我觀念的增強,帶來了自我展示、創(chuàng)新意識和獨立意識的增強。在工作中,質檢青年傾向于追求更加輕松的工作環(huán)境和平等的競爭,不愿意受制于人,對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有很強的逆反心理。
(四)功利化。受市場經濟趨利性、成長環(huán)境的普遍優(yōu)化、房貸及家庭壓力等因素影響,當下質檢青年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責任感不強,對自身的權益、工資福利等較為關注,工作的功利性心態(tài)和急躁情緒比較明顯,對質檢機構、對事業(yè)、對崗位的歸屬感不強,對壓力的承受能力不強。如只有8%的受訪者對現在的收入感到滿意,79.4%的受訪者認為當前比較困擾自己的問題是增加收入。在反映質檢青年的心理狀態(tài)時,14.5%認為是枯燥乏味的,35.4%認為自己正承受巨大壓力,5.4%想逃避現實。
二、質檢青年工作的難點和困惑
(一)對群團活動熱情高與參與少的矛盾。在調查中,廣大質檢青年對群團組織的各種文體、學習活動有濃厚的參與熱情和意愿。如在希望舉辦哪些活動這個多選題中,76.2%選擇戶外活動或聯誼,41.6%選擇了體育競技類比賽,36.2%選擇了公益志愿活動,29.7%選擇了文藝活動。但相對于高漲的意愿,實際參與率卻持續(xù)走低。另外,在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大部分青年對參與到活動的組織過程的興趣不高,如60%的人選擇當單位找到自己時擔任,4.3%拒絕擔任,只有35.7%的人會主動要求在單位舉辦的集體活動中擔任義務工作者。
(二)對工作的高期望與低滿足感的矛盾。廣大質檢青年普遍有著多學習技術、為單位發(fā)展做貢獻的愿望,但同時,又不同程度地把收入、升職作為自我價值實現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努力工作與過度關注升職加薪之間存在緊張關系。如55.3%的人認為自己目前的狀態(tài)是枯燥乏味、承受巨大壓力或想逃避現實的,60.4%的人認為自己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在目前較大的困惑是什么這個多選問題上,56.8%選擇了工資待遇太低。造成這種矛盾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還在于質檢青年對自己的定位問題,在這方面,群團組織的引導存在一定的缺位。
(三)群團組織工作方法單一化與質檢青年實際需求多樣化的矛盾。群團工作應該隨著質檢青年的實際需求和特點出發(fā),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群團工作往往沿襲老辦法,在內容、形式、方式方法上都不能滿足當下質檢青年需求。在調查中,只有55%的受訪者對團組織青年的活動感覺滿意,31.9%認為活動數量不夠多,30.3%認為許多活動對團員沒有吸引力。問卷中青年最喜歡的活動這個問題,76.2%選擇戶外活動或聯誼,41.6%選擇了體育競技類比賽,而群團組織當前經常開展的寫作、演講、朗誦比賽選擇的比例只有5.9%。從中也可以看出,群團工作方式方法上的不適應。
三、做好質檢青年工作的幾點對策及建議
(一)以教育為先導,堅定理想信念。以團組織為陣地,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通過團員大會、團總支委員會、團支部會、團課學習等方式,在廣大質檢青年中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引導團員青年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在廣大質檢青年中大力開展組織文化教育活動,讓青年了解單位的發(fā)展歷程、文化精神、發(fā)展規(guī)劃和發(fā)展前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增強對單位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自豪感;要在廣大質檢青年中大力開展團隊精神教育活動,學會正確處理與上級、同事的關系,建立融洽和諧、互幫互助的同事關系和好學向上、積極進取的工作狀態(tài)。
(二)以創(chuàng)新為手段,筑牢團組織陣地。一是創(chuàng)新組織建設,增強團組織的內在活力。大力規(guī)范團組織建設,完善團建工作機制,將團的工作從8小時之內延伸到8小時之外,牢牢地將團員青年凝聚在共青團的旗幟下。加大對團干的培訓,選好配強團干隊伍,增強團干履職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創(chuàng)新活動開展,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多元化、個體化是新時期質檢青年的突出特點。針對這一特點,一方面,要根據青年喜歡的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組織相應的主題活動;另一方面,發(fā)動團支部按青年興趣愛好分類開展活動,更加注重活動的實際效果,把活動做深做透。同時在內容上,注重與質檢機構的業(yè)務工作、發(fā)展思路及文化文明建設相結合;在時間上,要與重大節(jié)假日相結合,擴大活動的影響力。三是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 針對當下質檢青年對信息技術手段的依賴和熱衷等特點,組建團組織專屬網頁,開設微博、微信,建立微信群、QQ群,確保團工作事前宣傳發(fā)動、事中現場圖文、事后學習討論等兼顧網絡和傳統(tǒng)通訊兩種途徑,增強團組織的凝聚力。
(三)以服務為目的,促進青年成才。一是促進質檢青年技術提升。團組織應該在幫助質檢青年提升技術能力方面大有作為,如組織開展青年技術研討會、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對優(yōu)秀的質檢青年,推動單位給予外出脫產培訓、優(yōu)先參加國內技術研討等的政策支持,助力質檢青年成才成長。二是優(yōu)化質檢青年成長環(huán)境。要大膽選拔任用優(yōu)秀青年人才,適當壓擔子、交任務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讓廣大青年看到晉升空間和渠道。要完善各類文體活動場所、設施,滿足青年員工溝通聯絡、強身健體的需要。針對青年員工反映的住房困難、生活壓力大等問題,也要想辦法適當解決與疏導。三是反映質檢青年意愿呼聲。團組織要切實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及時掌握廣大青年員工的實際情況,在多做說服教育、緩解矛盾、上情下達的同時,更要做好下情上達、維護青年權益的工作,向單位領導層如實反映青年合理的意愿、呼聲、困難、訴求,協(xié)調解決實際困難,增強廣大青年對團組織的認同和支持。
青年是單位的未來和希望,做好青年工作意義重大。質檢機構的團組織要主動作為,切實履行組織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的職責,團結凝聚質檢青年為質檢事業(yè)貢獻青春力量。
參考文獻:
[1]于影.影響青年社會化問題的有效途徑[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25(3):56-58.
[2]周功程.對當前質檢技術機構青年職工歸屬感的思考[J].青年與社會:中,2014(10):31-32.
[3]尚桂珍.淺談制約基層質檢技術機構發(fā)展的原因與對策[J]. 機械管理開發(fā),2011(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