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李軍芳
【摘要】本文以旦尼什(F. Danes,1974)的主位推進理論為指導,以黃國文(1988)提出的六種主位推進模式為分析方法,從國內外核心語言學期刊各抽取60篇摘要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采取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比分析英漢學術論文摘要部分,探索其主位推進模式選擇的異同,及在語篇建構模式上的規律,從而促進學術論文英語摘要寫作。
【關鍵詞】主位推進 摘要 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024-01
一、引言
論文摘要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高度概括正文敘述的內容,提煉正文重點,是正文精華所在。然而,目前中國研究人員(包括研究生在內),在英文摘要撰寫當中存在較大的問題。很多人采取的方法都是先用漢語寫出摘要,再逐詞逐句將其譯成英語。這種做法的直接結果就是整個語篇內容混亂,結構松散,上下文不連貫。
語篇功能是通過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和銜接得到體現的[1]。通過切分主位,可以弄清語篇中每個句子所要傳遞的信息是如何通過主、述位表達;通過分析整個語篇中主位如何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可以知道該語篇的主位推進模式;而主位推進模式可以幫助讀者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了解其語義意圖及組織語句的手段,從而更好地探索句子組合與內容之間的關系[2]。
本文對比分析語言學專業的學術論文摘要,共計60篇。通過對其進行主位推進模式的分析,從而準確地描述了學術論文摘要的主位推進模式,希望對科研人員及研究生撰寫學術論文摘要有所幫助。
二、主位及主位推進模式
1.主位和述位
功能語言學家韓禮德從功能角度出發分析句子結構,將句子劃分為主位和述位兩部分。主位傳遞的通常是交際雙方已經知道或熟悉的內容,即已知信息[3]。單項主位通常由一個或幾個名詞詞組、介詞短語或是副詞詞組來體現。復項主位通常由多種語義成分構成。話題主位、人際主位和語篇主位若同時出現,則其排列順序一般為語篇主位一人際主位一話題主位[4]。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句子中都需要包含這三種主位,有很多復項主位當中都缺少其中的某些成分,但是,話題主位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缺少的(胡壯麟,2005)。
2.主位推進模式
在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句子的語篇中,各個句子之間在語義上和語法上相互聯系并且存在連貫性,這種連貫性可以體現在主位、述位的聯系上[5]。隨著各句主位不斷向前推進,整個語篇逐漸展開,直至形成一個表述完整的整體。Danes (1974)通過對大量捷克語篇進行分析之后,從看似無章可循的語料中總結出主位變化的五種基本模式。
三、語料選擇和分析方法
1.語料選擇
進入Blackwell數據庫,篩選了9種期刊共60篇文章摘要(英漢各30篇)。所有入選文章都出自2008年6月至20015年6月的期刊。在選擇過程中,注意所選期刊的權威性和學術性。同時,期刊的出版地是美國和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在文章的分配比例上,英國、美國各10篇,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共10篇。此外,確定所選文章的作者都是以英語為本族語的人。
2.統計分析
首先對這60篇摘要共344個句子進行了主述位劃分,由于是書面語篇,對主位結構的分析效仿了黃國文(2001)的做法,即以句子為單位。然后根據上文所提到的朱永生的四種主位推進模式對這些提要進行逐一分析。之后,總結出每一篇中分別含有幾個主位同一,幾個述位同一,幾個延續型,幾個交叉型,以及幾個與上下文沒有聯系的完全表達獨立語義的句子。最后,分別將各項數字相加求和,再分別除以各自總數,得出每項的百分比。研究結果按照上述方法計算得出的結果。
結果顯示,①漢語摘要和英語摘要使用主位推進模式都不是單一的某一種,而是四種模式的混合使用,剛好驗證了黃衍(1985)的論斷。②英語摘要多使用延續型這種模式來進行主位推進的,其原因是延續型的模式更加符合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寫作習慣。
四、結束語
本研究結果對于撰寫學術論文提要具有指導意義,也為研究語篇主位推進模式的后來者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以供其參考和比較。盡管如此,本研究仍然有不足之處,如不能確定所選論文所有作者的語言背景,另外就是所選的研究對象數量還不夠大,如果數量再大些,所得數據會更精確,結果也更有說服力。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衍.試論英語主位和述位[J].外國語,1995,(5).
[2]劉文翠,崔桂華.主述位結構與信息結構的比較研究[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
[3]馬靜.主位推進、語義銜接與英語寫作的連貫性—四、六級范型作文分析[J].外語教學,2001.
[4]王高生.論文摘要的撰寫及英譯[J].中國科技翻譯,2015, (2).
[5]項蘭.主位推進模式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2.
作者簡介:
王鴻(1981年1月-),女,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
李軍芳,女,平涼市崆峒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