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
摘 要:貸款風險的成因有很多種因素,銀行的風險、客戶方面的風險、政策風險、操作的危險還有其他的一些。效益,安全、流動是商業銀行重要的準則,提防債權的危險、維持債權安全從來都是銀行工作的重點。本文在廣泛收集、閱讀、整理、分析國內國外相關書籍資料,并對電子文獻進行檢索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探討銀行貸款風險及化解風險的對策,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者、科研工作者以及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給予微薄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銀行貸款;風險;對策
一、銀行貸款風險的預防及解決辦法
首先,加強對風險的管理,保證貸款的“三性”
貸款的“三性”分別是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尤其重視貸款的安全問題,安全是一切的前提,流動性是物質保證,這一切的目的是效益。
商業銀行要對風險加強管理,不斷加強管理能力,生產經營安全,確保資產的質量。因為經濟的不斷發展,貸款發展方向增多, 經濟、金融形勢不斷改變,尤其是這次金融危機,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出口型企業的發展。經濟增幅減慢,越來越嚴的貨幣政策,從而導致小企業發展困難,有可能有倒閉的風險。商業銀行對小生產這有同樣的政策,信貸資產危險提高。從而在商業銀行業務擴展中,注重對風險的管理,注意分散投資,不能集中同一行業。在個體上,貸 款不能針對個人,特別尤其要注意貸款余額不可以高于資本總額的百分之十,以防信貸風險 。結合實際情況同當地經濟情況相結合,發展個性產品,把資本投向小企業促進區域發展,最大限度的促進商業銀行發展。
其次,不斷完善制度,提高個人素質,強化信貸管理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是不斷積累的結果,既受政策影響,社會影響,內部上也存在著問題。要增強銀行抗風險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完善制度。不斷健全管理制度和控制體系,嚴防內部的違規行為,要不斷增強員工之間的相互制約,提高合規情況的比例,把風險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內。此外,商業銀行的高級領導是銀行的重中之重。只有能力強的管理人員, 才能號召,督促員工提高防范意識,增強對危險的化解能力。
再次,完善檔案的管理制度
貸款的操作程序是指對于不同環節的審核,是保證貸款可以正常進行,也是合法的表現 包含申請貸款、對貨物的調查、審批、辦理發放等。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關系很重要,這些年很多商業銀行忽視培養潛在客戶,錯誤認為接受借款申請就建立了關系,實際上信貸關系指的是貸款初步審查后,并依據資格審查中的關系確定一切的基礎。
貸款申請、調查、審批、辦理,發放的不同環節中,應該注重書面資料的真實和完整,在監督這一環節,商業銀行更要加強防范措施,應該從不同方面來監督,例如在企業在面臨困難前銀行沒有發現,一定會給銀行造成嚴重的損失,為以后發展埋下隱患,銀行的工作人員尤其要重視貸款的工作程序,來確保資金的安全,減少風險。
二、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風險及對策
因為目前貸款業務中的房地產抵押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所以要著更深層次的分析其中的風險。由于這其中環節多、專業性強,所以在實際中,很容易造成貸款風險。所以要經常檢查貸款后的情況,不斷的提高房地產對抵押質量的要求,減少貸款風險。下面是防范該風險的實際建議。
第一,房產抵押貸款面臨的風險
租賃權與抵押權之間的風險。根據“買賣不破租賃”,假如“先租后抵”,這時仍然可以租賃,銀行就不能處理抵押房產。 借款人簽訂合同前,假如以較低的價格將房屋轉租給其他人,而且要求承租人全部交齊租賃費,又可能在抵押前簽了長期的租賃合同,銀行同樣無法獲得租金還貸也不能降低抵押的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調查,在辦理抵押手續前,做好調查工作,了解其房產是否已經租賃他人;一旦房屋已經出租,就不予辦理貸款。應該根據風險偏好來辦理,但對于租賃合同要求絕對真實,應提前告知承租人 租賃物已經被抵押這個消息
第二,抵押登記權存在的風險
土地使用權存在的風險,由于土地使用權,分為國有和集體。銀行在辦理手續 的時候,假如沒有做使用權的抵押登記,抵押的房產就沒有辦法變現。登記時,假如將登記和貸款的期限設為一致,如果貸款到時間沒有收回,抵押 登記也會失去效力。解決的辦法是:要求借款人同時抵押房產和土地使用權,以方便處置抵押房產。要求貸款的登記期限要長于抵押時間,保證時間充足。補充說明,集體土地抵押前要爭得所有人同意,才能順利抵押。
第三,土地性質與用途帶來的危險
目前來說土地分為劃撥和出讓土地,轉讓使用年限,住宅類年限為七十年,工業類年限為為五十年。一旦到達土地實用最大年限,銀行就沒有辦法處置其房產;根據用途的不同。價值也不同,一旦借款人自作主張變動土地的用途,國家隨時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銀行也就沒有辦法處置抵押房產。
第四,在建工程抵押存在的風險
依據法律和相關規定,在建工程承包人的受償權在抵押權之前;納稅人一旦發生欠稅的行為。稅收高于擔保物
第五,共有擁有的財產抵押存在的風險
依據《擔保法解釋》,雙方共同擁有的財產抵押的時候,以共有財產進行抵押,沒有經過共同擁有人同意 那么就不能抵押。假如沒有財產共有人的簽字,那么就會失去抵押權。
三、借款合同存在的風險及對策
這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銀行與客戶更加注重簽訂合同,來保證貸款人的利益最大化,減少客戶對貸款人的訴訟。
(一)嚴格遵循法律來保證借款人的主體資格。
(二)借款合同要提前明確借款用途。
(三)借款合同要說明借款人違約的責任。
(四)借款合同對于雙方應履行的事物及違約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參考文獻:
[1] 王孟夏,邢劍琛,王林.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貸款風險研究[J].北方經濟,2009(24) .
[2] 王大平.關于加快建立中小企業貸款信用擔保的設想[J].北方經貿, 1999(03) .
[3] 李智.國有銀行試點中小企業信貸[J].小康,20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