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智文
摘 要: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涉及到諸多內容,剩余價值理論就是其中之一,以時代的視角去解讀剩余價值理論,探尋其對當今的現實意義,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內涵,還能更好的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本文著力剖析了剩余價值理論的現實意義,以期更好地發揮剩余價值理論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理論;現實意義;社會分配;矯正
在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的背景下,剩余價值理論應運而生,該理論不但有辯證唯物主義的根基,還有歷史唯物主義的佐證,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不論是對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剩余價值理論涉及的諸多的觀點、看法仍然是人們進行價值判斷的重要依據。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發展階段,剩余價值理論仍舊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剝削統治并不是我國的主流,但是剝削方式卻仍舊是一種常見的方式,并沒有消失。學習、研究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能夠給予我們更多的智慧啟發,指導我國的經濟社會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具體包括如下幾點。
一、促進社會主義本質實現
我們仍舊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在我國是確切存在的,我們研究剩余價值理論的時候,要從其自然屬性去剖析其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性。剩余價值理論是對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總結,其本身具有擴大再生產、解放生產的作用。而這也是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來看,加強對剩余價值理論的研究,挖掘其自然屬性,將其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相適應,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做的。只有做到了這點,才能更多的發揮剩余價值理論對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幫助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級政府要深刻把握剩余價值理論的自然屬性和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的特征,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高創新能力,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
二、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利用
在剩余價值理論中,人的作用是重點的論述作用,馬克思指出:“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我國改革開放經歷了冰與火的洗禮,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學,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勞動力商品的重要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的價值將逐漸凸顯出來,相比于物質資源,高水平的人力資源才是經濟快速、平穩發展更重要的保障。我國當前的經濟下行,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國策、方針、戰略,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教育,加強投資,另一方面還要注重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開發更多高端的人力資源,消除人才流動的障礙。只有深刻認識到剩余價值理論中人的重要性,我們才能堅定地、有條不紊地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提高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三、矯正社會整體利益關系
馬克思指出:“資本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剩余價值的形成不但離不開資本的運動,還離不開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活動,只有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才能形成真正的剩余價值。目前,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社會,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和背景下,資本的運動不再局限于物質生產部門,服務部門、知識生產部門也包括在內;除了第一、第二產業之外,社會中還存在著五花八門的第三產業。剩余價值的產生除了以往的直接生產人員外,還有經管人員、科技人員等。在這個時代,剩余價值仍舊源于全社會共同勞動,但是其中的具體所指卻有所拓展。這些勞動被創造出后,剩余價值分配問題就會產生。社會總財富為C+V+M的總和,其中V與M存在明顯的利益沖突關系,具體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其一,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的沖突。總財富是有限的,國家分走的多,勞動者取得的社會財富自然就會縮水。其二,私營資本與工人間的利益沖突。把握了這兩個沖突,政府就需要在民生、社會整體利益分配與矯正上下足功夫,避免沖突進一步激化,只有夯實社會統治的群眾基礎、統一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才能更好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四、建立有效社會分配制度
按照剩余價值理論,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與勞動生產率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更好地激發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就需要不斷改革、完善分配制度,一方面要體現出要素的貢獻,另一方面要體現出要素所有者應得利益。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使其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專業技能。商品生產者追逐剩余價值,其行為也受到剩余價值規律的影響。我們可以利用這個規律,引導生產者投資利潤率高的產業,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為了確保社會制度的有效性,滿足剩余價值規律,我們還應該健全競爭法規,健全市場管理體系,營造一個健康的競爭環境,為經濟體制改革、企業競爭、勞動力流動等提供動力。
五、總結
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理論雖然產生于一百多年前,但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仍然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為了挖掘其中的有益元素,就需要加強對剩余價值理論意義的研究。本文著力剖析了剩余價值理論的現實意義,以期更好地發揮剩余價值理論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全麗娟.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及其現實意義分析[J].新經濟, 2013(14).
[2]曹薇,李培.淺析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及其現實意義[J].現代交際,2010(10).
[3]韓美琳,熊英.論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展與價值[J].致富時代,2014(03).
[4]葛陸地.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重新審視[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6).
[5]沈開艷.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若干新思考[J].上海經濟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