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120例老年膽囊結石患者手術治療臨床分析
劉飛
目的 探討老年膽囊結石患者手術治療臨床療效。方法 將120例老年膽囊結石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觀察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照組進行開腹膽囊切除術。比較2組患者的治愈率、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結石與傳統開腹手術比較,具有總有效率高、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和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可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膽囊結石;腹腔鏡;療效
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膽道系統疾病,在老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1],其發病主要是在多種因素影響下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的最終結果。當前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對疾病的抵抗力不斷下降,相對于年輕人更易引發各種感染性疾病,其中膽囊結石在老年人的發病率高達20%[2]。針對膽囊結石的治療方法較多,大多以手術為主,由于大多數老年患者免疫力低,并且多合并其它慢性疾病,因此對老年膽囊結石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風險較大,同時易導致術后感染及其它并發癥[3]。所以在對老年膽囊結石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選擇創傷小、低風險的手術方式很重要,應根據患者身體和病情的實際狀況來制定合適的手術方法,而且要嚴密監測術中和術后患者身體狀況,以此提高臨床療效。本文選取了120例福建省漳州市正興醫院收治的老年膽囊結石患者,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分析進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7月~2014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正興醫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膽囊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n=60),觀察組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照組進行開腹膽囊切除術,觀察組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62~87歲,平均(77.82±4.10)歲,其中22例合并膽囊炎,15例合并膽管結石,13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高血壓,3例合并冠心病;對照組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65~81歲,平均(75.42±7.10)歲,其中18例合并膽囊炎,10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膽管結石,4例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高血壓。2組患者在年齡、病程、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1)2組患者均符合《黃家駟外科學》(第七版)制定的膽囊結石診斷標準[4],所有患者均有手術適應證,經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或有手術指征;(2)2組患者均無嚴重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3)入選者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愿意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2)排除在本次治療期間加用其他治療方案者;(3)排除臨床資料收集不完整或中途失訪者;(4)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常規檢查,并使用抗菌素行抗感染治療。對2組患者術前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給予使用降糖藥、降壓藥,并待血壓、血糖控制理想后擇期行手術治療,手術均在氣管插管全麻下實施。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首先囑患者取仰臥位,通過氣管插管方式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用氣腹針對患者進行穿刺,充入二氧化碳氣體形成氣腹,在患者腹壁臍旁、劍突下及右肋緣下做3處戳孔,每孔長約0.5~1cm,置入腹腔鏡及手術設備,通過電視影像準確觀察腹內情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逐次結扎、切斷膽囊管及膽囊血管,各項操作完成后,最后進行止血、沖洗、觀察以及縫合。對照組患者行傳統開腹手術:在患者右肋緣下方做一斜切口,進腹后,常規行膽囊切除術。術后,2組患者均予以常規抗感染、止血等對癥治療,密切觀察手術效果及并發癥情況。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
1.4 療效評價標準 (1)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傷口愈合,結石完全清除,可正常工作和生活;(2)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恢復,傷口愈合,結石清除率較高,不影響生活;(3)無效:患者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變化,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手術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6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3%,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均未出現死亡病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2組患者的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治療情況比較(x±s)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膽囊結石的發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5]。對于老年人而言,膽囊結石發病率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膽囊結石是一種肝膽系統常見疾病,可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痛、發熱、嘔吐、惡心等臨床癥狀,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膽囊化膿穿孔、膽管炎、膽源性胰腺炎等嚴重并發癥[6]。膽囊結石在老年群體發病率高,常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等不健康飲食習慣是導致膽囊結石疾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數老年患者免疫力低,身體機能不斷減退,且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胃炎等,這些因素都加重了膽囊結石病情,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7]。因此,在患者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手術治療對于膽囊結石的治療尤為重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6.6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3%,可見,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膽囊結石,相比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具有安全、快捷、切口小、疼痛輕、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優點,能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減輕手術損傷及術后疼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加快術后身體恢復,療效確切,是手術治療老年膽囊結石的首選。
在術后的住院治療中,由于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減退,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繼發感染和并發癥,所以手術之后應嚴密監控患者身體狀況。為保證手術成功和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發生,術前亦需嚴格掌握其手術適應證、禁忌證[8]。隨著腔鏡技術的普及和開展,手術技巧日趨成熟,應根據不同患者的自身狀況選擇最佳的手術治療方案。傳統開腹手術對機體的損傷較大,術后恢復時間也較長,而腹腔鏡手術不僅不會增加手術難度及風險,還可提高治愈率,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安全可靠,相對傳統開腹手術更具有微創和美容的優勢,值得臨床推廣。
[1] 朱文英,陳秋琴,曾苑香.46例老年膽囊結石患者的術后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362-363.
[2] 徐治國.35例老年膽囊結石的手術治療體會[J].吉林醫學,2014(32):7221.
[3] 王舉綱.對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膽囊結石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4(8):367.
[4] 王潤亞,崔小朝.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護理[J].哈爾濱醫藥,2014,34(2):161.
[5] 汪威.120例老年膽囊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4(19):799.
[6] 劉潤瑞,余新平.關于對膽囊結石患者臨床診治的研究[J].當代醫學,2013(35):46-47.
[7] 彭光軍.探討老年膽囊結石患者外科治療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4(3):138-139.
[8] 汪建勇.外科手術聯合藥物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4(35):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8.053
福建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正興醫院(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