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鑫
【摘要】高中數學在高中課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學生的高考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研究高中數學學習中錯題總結的好處,以及學生容易犯錯的原因,并且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找到錯題總結的優化方法,以期不斷地提高學生犯錯誤的概率的縮小以及數學成績的逐步提高,從而改善學生對于高中數學難的問題,進而為學生的高考而奮戰到底。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 錯題總結 好處 研究與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49-02
一、高中數學學習的現狀情況分析與研究
1.高中數學本身的因素,制約著學生學習的情況。
由于高中數學本身的因素,其中涉及的范圍比較廣,而且比較抽象難懂,學習起來枯燥無味,使得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犯錯誤,制約著學生學習的情況。
2.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基礎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約著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能力的提高。
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基礎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學生的數學基礎好,學習起來當然比較快而且易懂,有的學生則相反。這種因素會嚴重制約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高中數學學習中錯題總結的價值之所在
1.對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題進行總結,能夠起到一定的監督與提醒的作用。
對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題進行總結,能夠起到一定的監督與提醒的作用。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對數學題的檢查與反復地印證,對數學題的計算結果進行反復驗證,以求達到最好的數學效果。
2.對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題進行總結,能夠起到溫習和反復學習的作用。
對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題進行總結,讓學生在平常的數學學習中,對以前學習的知識進行反復的觀看、研究,對錯題進行不斷地總結與研究其錯誤的原因,及時地找到解決的方法,然后在其它的類似題型中進行論證,這樣的做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溫習和反復學習的作用。
3.對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題進行總結,能夠給學生積累深厚的數學知識。
對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題進行總結,能夠給學生積累深厚的數學知識,不斷地累計以前學到的知識,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對自己精益求精,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做到盡可能地完美,從而為學生的高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4.對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題進行總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斷提高。
對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題進行總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斷提高,打個比方:總結能力、積累能力、理解能力、在錯誤中思考問題的能力、發散思維能力等的提高。
三、針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毛病,找到錯題總結的優化方法
針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毛病,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究與分析,找到錯題總結的優化方法,具體可以闡述為以下幾點:
1.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題進行歸類總結,并且尋找犯錯的原因。
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題進行歸類總結,這樣在以后的復習和反復觀看的時候就方便多了。并且在此過程中,尋找犯錯的原因,仔細研究高中數學易錯題發生的原因,看是解題思路的問題、計算過程的出錯等。只有真正的了解高中數學學習中的錯誤原因,才能從根本上找到解決的辦法。
2.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題需要進行有意識的規題庫,不能隨意地進行錯題的收集
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題需要進行有意識的規題庫,不能把所有的錯題都進行歸類整理,不能隨意地進行錯題的收集,那樣的話,容易造成繁雜、紛亂的感覺,而且其中的一些數學錯題,并不是自己不會做,而是粗心大意、把步驟寫反、把答案計算錯等問題,這些錯題當然不需要列入錯題集之中,只需要在以后的答題過程中,把題目看清楚,把計算過程寫清楚,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
3.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題需要有一定側重以及重點記錄
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題需要有一定側重以及重點記錄,對于經常容易出錯的一類型題,需要仔細地觀察其中所隱含的知識點,包含的學習方法,解題的思路、解題的步驟、易犯錯的具體步驟以及犯錯的原因之所在。
4.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題需要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進行整理,這樣便于高中生的記憶以及掌握情況
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中容易犯錯的題需要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進行整理,對于特別難以理解的錯題需要做一個特別的自記記號,或者運用裝訂的方式進行特別做標志,這樣便于高中生的記憶以及對數學錯題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高中數學學習對于高中生的重要性,為此我們需要不斷地找到高中數學學習中易錯題的發生原因,并且針對其,學生需要對易錯題進行總結,并且不斷地創新與變革易錯題總結的方法,使之變廢為寶,成為學生學習和利用的有利資源,從而不斷地促進高中數學學習的逐步提高,為高考做出自己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韓久忠,王德彩;《整體錯題集修補知識漏洞》[J];《中學政史地》;2007年第02期
[2]丁保忠;《中學數學中易錯題的教學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第0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