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小瑩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5-0191-02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見,對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的運用空間資源,創設具有教育性、開放性、生動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環境,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激活學生的思維,融合師生的情感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擔任班主任十年,我十分注意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它是管理班級的重要法寶之一。
班級文化包括班級硬文化(教室環境布置就是其中一部分)與班級軟文化,更核心的在班級軟文化(班風、學風便是其中一部分)。雖然如此,班級硬文化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擔當著服務、體現班級軟文化的作用。因此,我們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確實應花費些精力和時間在這一塊的構思、操作上。
班名、班風、班級管理制度等都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構建具有個性化的班級文化模式是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的需要。為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增強班級凝聚力,創設自我教育環境,鍛煉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我班開展了“起班名,展風采”活動,要求所起班名須在5個字以內,符合班級實際,反映班級特征,展示班級風采,體現班級目標。
為了想出一個有個性、有涵義的最佳班名,班會課上,同學都充分開動腦筋,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的同學還拿出字典查找合適的名稱。大家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在班內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再由全班同學進行民主投票選舉。經過全班同學的討論,最后決定,我班的班名為“糖糖圈”,寓意幸福、甜蜜,希望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在一個幸福、甜蜜的班級里快樂成長。
在整個取名、選名的過程中,同學們都積極參與并樂在其中。活動既培養了同學們的民主意識和集體意識,又增進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也會更加熱愛自己的班級,熱愛自己的學校。
走進我班的教室,就像走進了百花園,令人賞心悅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后面墻上那一面墻,那是班級評價的主要版面。彩色的大標題“我們的幸福樹”停在版面中間,一顆高大挺拔的大樹上,停靠著八只彩色的蝴蝶,蝴蝶栩栩如生,立體的翅膀在風中輕輕的飛揚,孩子們積累的“幸福果”貼在蝴蝶的翅膀上,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閃閃的光芒,就像正欲展翅高飛的蝴蝶天使,給人一種清新、恬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感覺。
在黑板報下面的版面是全班學生成長的園地“我們的田地”,田地里分成八塊,每個小組一片田,由小組的成員自己討論如何利用,最奪目的當選小組的組名,各有千秋:“無與倫比小組”“碧海藍天小組”“100%小組”,……而且每個小組都由一句名言來勉勵小組成員,作為本月的奮斗目標,版面設計各具秋千,別具一格。同學們將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制成美麗的圖案,精美的花籃上寫著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可愛的小動物的背上背著有趣的數學題、令人垂涎三尺的水果后拉著同學們和父母的照片、溫馨的月亮下掛著同學們自己畫的漫畫……,各種各樣的造型,既美觀又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課下總是圍觀不少同學。
田地的右邊是一缸活潑可愛的小魚。記得有一天,學校為每個課時都新作了一個扇形的儲物柜,放在課室的后面,看著這個嶄新的儲物柜,全班同學都不約而同的打起了它的主意,如何好好的利用這個儲物柜呢?全班同學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同學說在儲物柜上放圖書,增添書香的氣息,可以讀更多的書,有的說在儲物柜上種盆栽,增加綠色植物,有利于保護視力,有的說在儲物柜上養一只小鳥,增添我班的活力,還有的說放一個大大的毛絨公仔,下課去看看他,可以放松心情……這些精彩的討論,富有創意的點子的背后,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閃爍著孩子們用心為班級,以班為家的金光。
最后,通過投票決定,在儲物柜的上面放一個金魚缸,養屬于我們糖糖圈的金魚,還制定了一套詳細的方案。第二天一大早,家誼會的家長代表就捧來了一個魚缸,并拉好了電線,孩子們帶來了各式各樣的裝飾品,有小石頭,水草,小房子,風車等等,多得放都放不下,最后,每個小組還買回來了一條代表他們小組的小魚,放進了魚缸里。
之后,課前,課間,課后,都看到孩子們興致勃勃的圍在魚缸前,給小魚起名字,畫自畫像,照相,寫日記,聊天……課室里洋溢著溫馨,快樂的氣息。
這時收回你的目光投向左邊的書架上,哇!好精致的圖書角呀,上面寫有“黃金屋”三個大字,旁邊的墻上寫著“書中自有黃金屋”激發同學們讀書的興趣。書架上擺了200多本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地球的秘密到遠古時代到人類的起源,從上下五千年到中國當代史,從中國的四大名著到當代作文選,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了。每本書的封面上都貼有統一的書簽,上面標出書的序號,既美觀又便于統一管理。每到課間,同學們紛紛來到圖書角這兒借書,津津有味地看著,課間紀律也好多了。
當你戀戀不舍地離開我們的教室,駐足回首,這時你的眼睛一定又會為之一亮,在明亮的走廊旁,一個開放的“漂流書屋”映入你的眼簾,書屋中放置了各種各樣的雜志,鮮艷的顏色,精美的圖畫,生動的情節,一班孩子圍坐在走廊的兩旁,有的坐在小凳子上,有點甚至坐在地上,如此如醉的捧著一本本課外書,如饑似渴的吸收著書中的知識,讓你不由得和同學們一齊沉浸在書香中。
就是這樣,在一種積極向上、溫馨和睦的環境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觸動學生自發的加入建設班級文化的行列,使班級文化的建設與學生的發展構成積極的互動,取得教育的成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