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工之家”建設作為企業開展工會工作的重要載體,在企業和諧健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開展“職工之家”建設,不僅要從設施配備上下功夫,還應推崇“企業文化”進家理念。文章從貼近基層工作開展入手,查擺“職工之家”建設面臨的難點和問題,提煉“職工之家”建設的新觀念,持之以恒地將“職工之家”建設開展下去,有效推動工會各項工作的落實和深化。
【關鍵詞】企業;工會工作;職工之家;基層工作;激勵約束機制;會員評價機制;隊伍建設
受國內經濟增速有所回落和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疊加影響,整個石油石化行業進入了“寒冬期”,特別是石油工程板塊面臨著石油石化重組以來最為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企業經營效益和職工收入大幅下滑。面對困難,企業如何做好新常態下的職工之家建設,進一步把廣大職工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凝心聚力,同舟共濟,匯集成攻堅克難、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為“戰寒冬、創效益”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一、新常態下“職工之家”建設面臨的難點和問題
1.“職工之家”建設硬件還不夠硬。按照“五小”建設的標準,經營效益好的基層單位和基地長期固定的外部基層單位,都為職工營造一個讀書學習、體育鍛煉、文化娛樂等良好生活環境。通過適時增添活動器材和報刊書籍,把有限的工會經費用到組織職工活動上,用在職工之家建設上。但是,還有一些海外新上項目、流動施工隊和外部零星項目,受當地政治因素、地理環境、施工屬性和經濟效益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和影響,暫時或者相當時間內很難達到“五小”建設標準,無法優質全面落實職工之家建設,服務好職工群眾。
2.“職工之家”建設軟件還不到位。在實際調研中發現,一些部門和干部對職工之家建設理解不到位,認識有偏差。將全部力量集中在“硬件”建設上,忽視了企業文化、人文關懷和精神世界等“軟件”方面的建設,無法滿足當前職工思想多元化的需求。“硬件””設施建設固然重要,因地制宜克服“硬件”困難,從加強思想建設、企業文化、民主公開等“軟件”處入手,把家建在職工的思想中、心坎里,這才是建家的深層追求。
3.“職工之家”建設服務還不精細。在調查中發現,個別基層部門的工會組織只是虛設,沒有真正履行職責。少數兼職工會干部的業務水平、專業能力和服務意識還亟需提高,對職工之家建設的內容、標準和內涵吃不透、用不好,全部精力都放在形式上、表面上和應付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業務““夾生”現象。
二、創新工作思路,打造好升級版的“職工之家”
1.在國際市場。海外職工背井離鄉,不僅要承受國外惡劣的施工環境、動蕩的政治環境,還要適應單調枯燥的海外生活。因地制宜,著力培育自身特色的“海外家建設”。重點加強安全文化、網絡通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建設,確保海外職工工作安全有保障,業余生活有情趣,家人溝通不掉線,文化交流無障礙。促進海外施工生產順利推進,在異國建起了溫馨的海外職工之家。
2.國內外部市場。長期固定的項目營地繼續加大軟硬件的投入。按照準基地模式標準來建設職工之家,提升服務檔次和質量。做到用水、用電有保障;網絡、通信有條件;文體、學習活動有設施。建設一批硬件設施、軟件服務全部一流的沙漠公寓之家、山區營地之家。臨時項目和流動施工隊,堅持因地制宜、簡單實用、重點突出的建設原則。重點儲備好常用急救藥品,工余時間開展聯歡會、漂流書箱等適宜的文體活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緩解職工思鄉情緒,確保職工吃好飯、洗好澡、睡好覺。
3.中原基地的“職工之家”軟硬件建設已經走在油田前列,重點把促進和諧穩定、凝心聚力戰“嚴寒”作為建家工作的主線。繼續深化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節送祝福活動。建立面向一線、面向困難職工的送親情、送健康、送關愛服務機制,努力為職工群眾營造溫馨和諧家園。緊跟當前形勢任務需要,緊扣職工思想脈搏,充分發揮群眾性文體活動的教化、引導、激勵功能,努力讓職工群眾在參與和融入中快樂起來、健康起來、成長起來,收到了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良好成效。
三、深化建家達標,建好職工信賴的“大宅院”
1.建立長效創建機制。圍繞石油工程安全形勢和特點,制定職工之家考核達標驗收細則。定期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海外及國內外部市場職工思想動態分析和調研,傾聽職工心聲,了解職工需求。構建海外、國內外部市場職工長效幫扶機制,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讓職工家屬支持親人在外工作,讓廣大職工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2.健全激勵約束機制。重點與評先評優、培養提拔等評價工作有機結合,努力提升職工之家建設的“含金量”。細化職代會制度,深入推進廠務公開,讓職工群眾對廠務充分知情。領導班子成員每年要向職代會述職,接受職工代表的監督和評議。健全民主管理網絡,通過職工參與、民主決策、群眾監督,確保各項工作接地氣、有效果。
3.完善會員評價機制。落實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宗旨,制訂相關文件,定期組織基層單位對職工之家進行民主評議,通過職工評價結果作為模范職工之家考核驗收的基本標準,把職工之家的建設真正交給職工群眾來評判。
4.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始終站在職工群眾的立場上,把職工群眾的主人翁地位體現在民主管理上。始終關注關心“弱勢群體”,為廣大職工群眾解決后顧之憂。始終致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在工資、獎金等正常收入分配上要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公開。深化職工技術培訓,努力打造學習型隊伍。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工會組織在企業建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這是因為工會是群眾組織,是職工之家,有著得天獨厚的群眾基礎條件,因而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號召力。作為“娘家人”最了解職工的意愿和要求,最熟悉職工的喜怒哀樂,通過有效的活動把職工凝聚和組織起來,提高企業職工思想道德風貌、推進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增長。
作者簡介:陳瑛(1973-),山東濟南人,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井下特種作業公司群眾工作科,研究方向:工會、女工、計劃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