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
【摘要】因改革深化與經濟社會自身發展所產生的各種思潮,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多元沖擊。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讓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主題實踐性活動,強化在積極、主動與創造性的體驗活動中實現知識內化,實現大學生在角色性實踐中培養與提高自己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控能力、自我創新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實踐性活動
在就業難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從小學就開始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理論性的內容與說教的教法已經無法應對高速發展的社會與變化迅速且各種信息泛濫的現實。實施主題實踐性活動教育既有現實的倒逼,也是人才培養需求的必然。在“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指導下,高校應積極“營造實踐育人的環境和建構實踐育人的體制和機制”,在多樣性主題實踐性活動中“切實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實踐性活動的類別
為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主題實踐性活動的組織需要多樣性的載體,讓大學生在不同的角色體驗中完成自己的社會化與各種模擬性教育,在自己的感悟、總結與教訓中完善與提升自己。
(一)文體表演活動主題教育
文體表演活動是當前高校最常見、最常用、大學生最喜歡且參與最多的主題實踐活動。根據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需要,這類主題實踐活動主要有兩種:第一,單一主題的文體表演活動。即學?;蛟盒I踔涟嗉壐鶕ぷ饔媱澔蛱囟〞r期的實際情況,針對某一個主題所開展的文體表演形式的實踐教育活動。例如,高校根據自己學校的大學生所做出的某種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正能量事件,讓各院系或文體社團等開展創作,進行以宣傳主人翁精神與對其他學生進行教育的文體表演活動,如專門的話劇演出等;第二,綜合性主題的文體表演活動。這類主要是指高校每年的五四匯演、元旦匯演等,其中學校相關部門或院系都會對各節目進行思想性與政治性的把關,在追求節目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同時,實現不同角色實踐體驗下的教育意義。由于節目或實踐活動項目多、意義大,因而能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主題教育。
(二)公益實踐活動主題教育
隨著社會的全面發展,公益既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意識,也是一種無私奉獻的高尚行為。當前大學生參加公益實踐活動,既可以讓他們通過各種事件本身去全面地認識社會,也可以激發自己服務社會、創造價值的激情。根據當前大學生公益實踐的內容和方法,主要有兩類主題:一類是公益服務類主題。即以不特定的人或群體為對象,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他人提供針對性的服務。一般以某種特定的服務為主,例如維持交通秩序、清除小廣告、到敬老院服務以及到社區或公園開展體育項目或技能教學指導活動等。這類實踐活動一般以學校與其他單位共建的形式展開,是院系或班級有組織、有紀律的活動;二類是困難幫扶類主題。即針對面臨特定困難無法依靠自身力量來解決的群體,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或由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組織,或由具有某種特定宗旨與功能的社團組織。例如,醫學專業的學生進入社區為老年人提供一些基本的醫學咨詢服務,教育專業的學生利用暑期等時間開展支教服務等。
(三)社會見習活動主題教育
所謂社會見習主要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職業適應與發展能力為目的的主題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大學生主要以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主,不僅檢驗自己的學習情況,也積極地推動自己的知識從理論向實用技能的轉化。有兩種實踐路徑:
頂崗實習。這種實習有兩種形式:第一,大學生畢業前夕的實習活動,即到專業對口的單位或企業等開展技能性的實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專業知識的轉化以及相關職業道德與技能的實踐性教育;第二,大學生在專業學習期間,根據學科需要開展的實習活動,主要是針對某學科或專業的某個技能的實習活動。例如,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到醫院開展一天的病房內務整理實習活動等。通過頂崗實習,讓大學生在“技能實訓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志愿者活動實習。這種實習既可以是學校、院系或班級有組織性的實習,也可以是大學生自己參加的活動。與上述相似的是,主要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實習活動。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旅行社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會計專業的學生到某公司或會計事務所開展會計見習活動等。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實踐性活動開展方式
在現有高校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的體制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作為獨立的學科與體系來開展,也被要求融入進各專業學科中,以多樣性的路徑來展開。在“理論教育與體驗式教育相結合、主體性與發展性相結合的原則”下,推進各種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學校常規性開展方式
該活動的開展即在學校的宏觀規劃下,各院系與班級按照學校的計劃或規劃,結合自己院系與班級計劃開展的主題實踐性活動。根據高校學科教學與部門工作實際有兩種開展方式:第一,學科性主題實踐活動。即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為主,結合其他學科自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需要來展開。例如,一些校企共建的專業學科,其中某項技能的教學與訓練就需要大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開展技能學習,到某企業或事業單位進行技能的實訓,并從中學習未來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道德、職業紀律與行業公德等;第二,部門性主題實踐活動。主要是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門、院系、黨委(黨支部、黨小組)、團委(團總支、團支部)、學生會與其他社團等,按照自己的職責范圍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實踐中,相對某一個部門而言,其活動都是有限的,但在積極發揮集體作用的情況下,就會形成一張密集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對大學生起到全面性的教育作用,例如學?;蛟合迭h委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辯論賽、學校團委組織的群眾服務活動、學生會組織的反邪教宣傳教育活動等。
(二)特定節日性開展方式
利用特定節日開展具有“集體記憶、文化認同、社會動員方面的特殊功能”的紀念活動,讓大學生在多載體的實踐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強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當前高校常用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效作用的節日有兩類:第一,偉人誕辰。主要是指革命偉人的誕辰紀念日,如李大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陳云及其他的革命先烈等,甚至也包括在高校所在地區有較大影響的地方性杰出人物等。學?;蛟合蹈鶕枰M織大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讓大學生們在對偉人的生平和精神的回顧中擴大與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視野和境界;第二,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日。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主要是指近代史以來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這些都和民族的危亡有著重大關系,例如五四青年節、九一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八一建軍節、七一建黨節與國慶節等。這類紀念日的活動既可以是各種事件的回顧與宣傳,也可以是主題文藝演出等,讓大學生在重溫歷史中,感受偉大祖國成就取得的不易,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等。
(三)社會共建性開展方式
社會共建性開展方式即學校與其他單位或社會團體在目標與計劃一致的情況下,大學生與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的各種實踐活動。常見的活動有兩種:第一,相關單位在大學生參與的幫助下完成某種工作。這種情況屬于社會上的某個單位發揮組織策劃作用,大學生在他們的專業指導下開展某項主題實踐活動。例如,大學生在公安機關的指導下,在某個特定的路段或地區開展禁毒宣傳活動等;第二,大學生與相關單位員工一道完成某項工作。這是雙方均衡參與的主題實踐活動,這種形式的活動對培養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打造新團隊和構建新的人際關系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例如,大學生和城管一道開展市場的秩序維護活動,讓他們體驗城管工作的特殊性與必要性,增強法制意識、秩序意識與公德意識等。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實踐性活動的意義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實踐性活動是把教育與活動的過程融為一體,把知識教育與服務社會的就業技能有機結合,讓大學生在“體驗式教育”中,拓展自我教育路徑,增強自我教育實效。
(一)培養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在各種主題實踐活動中,無論誰是組織者,大學生都需要在總的計劃或規劃下,根據實際動態變化的情況,做出切實性的教育:第一,活動需要的知識教育。根據活動的主題,大學生容易知道自己需要準備什么知識、自己有什么可以運用的知識、缺少哪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之間需要做出什么樣的整合等;第二,活動需要的技能教育。作為實踐活動,就需要大學生真正地行動起來,如開展某種制作、某種配合性的技能勞動等,尤其是在學校專業教育中沒有學到的技能等。
(二)培養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
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自我控制能力,直接決定著活動的開展順利程度以及活動的秩序狀況。因此,在活動中大學生要培養兩種控制能力:第一,個人好惡控制。即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等,破壞了整個實踐活動的大局,尤其是因為個人的不服從或對某種做法的堅持,導致整個活動方案無法執行等;第二,個人能動性控制。實踐中的各種活動,都是經過全面考量后的結果,其中既有教育性的考慮,也有學生安全性的考慮。因此,大學生不能僅按照個人的認知,擅自改變其中的某些細節或環節,致使整個活動目標偏離或為活動的繼續進展埋下安全隱患等。
(三)培養大學生自我創新能力
出于紀律、秩序與安全因素的考慮,針對大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培養,主要體現在活動的事前與事后:第一,在活動之前就把相關活動的內容與方案等告知學生,以征集意見或建議的方式吸引廣大學生參與,集中他們的創新靈感與聰明才智,使活動目標更明確、活動載體更完善等;第二,在活動之后,加強活動的經驗與教訓的總結工作,讓參與的大學生們從自己的切身體驗加以反思,探究活動的策劃、組織、具體實施及過程中的各種突發情況等,其中可以進行創新提高的切入點,為今后主題教育活動積累經驗與創新靈感等。當然,在活動中組織者或教師等,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對并未影響整個活動大局的創新行為給予積極的支持,避免大學生創新思維或靈感稍縱即逝的現象發生。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全面改革與發展的深入,政府和社會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他們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還要具有較為熟練且直接地能運用到工作的技術技能。因此,作為高校就需要積極地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他們的專業知識轉化和技能培養工作結合起來,在創設學校主題實踐平臺的同時,積極探索社會實踐平臺的創建或共建,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扎實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礎。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廳重點課題《四川民族地區高校維護政治穩定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CJS14-076。
參考文獻
[1]劉小戈,楊耕.實踐的基點——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12).
[2]鄒開明.頂崗實習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困境及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8).
[3]秦記洪.論“中國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廣西社會科學,2013,(6).
[4]何軍峰.試論紀念活動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2,(6).
[5]王曉紅.基于實踐育人理念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