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美玲 張勝利
摘 要: 做高職院校的班級管理工作,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目標管理的角度來探索高職院校的班級管理工作,是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突破,首先對目標管理進行簡單的論述,說明沉么是目標管理,其次分析了目標管理對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的作用, 再次設定了高職院校班級目標管理,最后從做好班級學生的入學教育、采取嚴格考勤制度、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做好班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指導四個方面來實現高職院校班級目標管理。
關鍵詞:高職院校 目標管理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146-01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近幾年來, 在國家一系列的政策大力支持下,高職院校進入了跨躍式的發展,其數量已占據了中國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并且這個趨勢也將持續,但是,由于近年來高校的擴招,以及我國高職教育的歷史和高職院校發展的歷史等原因,正因為這樣使得高職院校在管理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很過尚未解決的問題。比如:班級集體功能弱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就業問題、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問題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問題等等。因此,為解決學生班級管理問題,發揮其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本文從目標管理的角度來探索高職院校的班級管理工作。
一、目標管理的概述
目標管理是運用目標充分發揮所有人員的潛力,匯集組織內所有人員的力量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努力。其運作不外乎是實施前的準備、目標的設置、目標的執行與績效評估等。在現實情況中采用的主要模式是讓員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計劃,把一段時間內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作為自己的目標,并且就自己設定的預期目標與相關的上下級商議,最終制定一個目標。目標設定之后由委交本人全權去完成。過程中定期向上級匯報,期末自己評定完成目標程度并與上級協商,上級把員工的目標完成程度與考核結合起來,在滿意的基礎上再設定下一個目標,由此體現以人為本,最大化的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把員工從現代的“重設備而輕人”中解放出來。
二、目標管理對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的作用
目前,目標管理已經廣泛運用在公司企業管理,以及學校的管理中來,它符合人的動機、行為規律和期望心理。把目標管理運用到班級管理工作中,結合我國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班級目標管理。高職院校班級目標管理,是學生在高職院校學期期間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實行一個自我控制并完成目標的方法。在班級管理中引入目標管理,可以保證班級工作的質量,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充分發揮班級集體的作用,促進學生良好風氣的養成,同時使得班級規范化管理,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幫助學生成長成才。1、目標管理有利于班級良好風氣的形成;2、目標管理有利于班級規范化管理;3、目標管理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4、目標管理有利于幫助班級學生成長成才。
三、高職院校班級目標管理的制定
根據高職院校培養目標“以國家需求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體的,實踐技能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實際特點,以及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以年級為分界點,按照高職院校的年級單位制定相應的目標。大一以“培養良好習慣,打好專業基礎,學好專業知識”為管理目標;大二以“提高專業思想,掌握專業技能,學會做事做人”為管理目標;大三以“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專業的職業技能”為管理目標。
四、實施高職院校班級目標管理的措施
為了能夠實現高職院校班級目標管理設定的目標: “培養良好習慣,打好專業基礎,學好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思想,掌握專業能力,學會做事做人”和“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專業的職業技能”,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緊抓班級學生的“入學教育”,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新生的入學教育是學生接受高職教育的第一課,它直接影響到學生三年的努力、追求和受教育的效果,同樣直接影響到學生個人的成長和目標的實現,因此入學教育也影響著班級管理目標的制定。入學教育將幫助學生明確來學校的目的,了解專業知識學習的任務和要求;逐步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做到學會做事做人;幫助學生初步確立學習目標、奮斗目標,盡快適應高中到大學角色的轉變;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的各類規章制度等等。
2.建立班級管理制度,采取嚴格管理辦法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收到各方面的質疑,面臨著很多問題: 學生高考成績低,整體素質不高,學習沒有主動性,自學能力弱,行為習慣差等,這樣看上去與其他的高校相比,我們就輸在了起跑線上。每個班級都建立一個班級管理制度,并且嚴格執行,在班干部的選拔和任用上都要做到公平公正,每個班干部的職責必須明確,并且設定相應的目標。
3.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提高學生積極性
班級目標管理實現的任務是艱巨的,成效也是漸進的,是一個長期的大工程。因此,建立一個健全的激勵機制是激發學生完成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有科學家指出: “沒有任何人是不受激勵而做任何事的。所以要充分的調動人的積極性去做事就必須有相應的激勵。激勵就是要能夠充分并且持續的激發人們的行為動機,有一個鍥而不舍的目標去追求,保持一種十分地熱情用激奮的狀態去工作,去實現目標。所以在高職院校的班級管理中,我們為了實現目標也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激勵機制,并且要有針對性的提出激勵的辦法。
4.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高職院校的最終目的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職業人,具備高素質高級能的人才,最終實現自我價值,為此要實現學校的總體目標,那么我們要制定班級目標,做好班級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指導,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也能給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提供動力。因此在目標管理實現過程中,學生要充分認清就業形勢,準確定位就業方向;加強就業指導幫助學生“職業崗位定向、職業發展定地方、職業能力定位置”的支持。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班級管理實行目標管理,是一種超越傳統班級管理的新方式,也是一種大膽的嘗試,要在實踐的過程中根據院校特點、專業特點以及學生特點不斷的探索完善,使其成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且可以普遍采用。
參考文獻
[1]陳佳,目標管理在高職院校的應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
[2]周怡,目標管理:學校管理的有效途徑[J].理論導刊,2001.09
[3]隋波濤,高職院校班級管理模式初探[J].遼寧財專學報,2004(5).
[4]陳春燕,淺談目標管理在學校管理中的應用[J].前沿實踐,2007.05.
[5]任康元,學校管理中的目標管理[J].陜西教育,20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