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靈
摘 要: 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迅速發展,高校工程建設的投資和規模逐年增大,工程建設的造價控制是高校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合同管理與控制也成為高校加強工程建設管理,控制工程造價,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進度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高校 工程建設 合同管理
中圖分類號:G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4-0261-01
一、高校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存在問題
1.嚴密性不夠,法律意識淡薄
簽訂工程建設合同時,對合同文本研究不夠,對法律法規的研究不透,可能會出現違反法律法規簽訂無效合同的行為。合同風險規避或轉移風險意識不強,不注重合同擔保、保險、索賠,或有關條款缺失,合同風險規避意識不強,高校將承擔了大量的合同風險。如由合同無效導致的風險,由合同文件和合同條款及審批手續不完備導致的風險,由合同雙方責任和權益失衡及制約不力導致的風險,由合同雙方的理解不一致和歧義導致的風險,這幾種風險出現的比率相對是比較高的。
2.合同條款不完整
合同條款不全面不完整,用詞不嚴謹或模棱兩可,特別是關于工期、質量、造價和不可抗力的合同條款描述不清或存在歧義,容易讓對方有空可鉆,造成工程造價提高,并且質量難以保證。如有的承包方在投標書和招標答疑時對發包中的一些事項包含的內容進行了詳細說明,但中標施工單位在擬訂合同時,又將中標價格內的內容,即合同包干的內容,單獨列出據實結算,學校與之簽訂合同時將這些內容單獨列出。又如承包方中標后發現自己的標書有漏項,草擬合同時又將漏掉的項目單獨列出據實結算,學校也與之簽訂了合同,還如個別投標單位采用不平衡報價獲取巨額利潤,對可能增加工程量的分項刻意抬高單價,對可能減少工程量的分項故意壓低單價,從而在工程結算時獲取巨額利潤。
3.合同管理體系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
很多高校沒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更沒有嚴格的合同管理體系,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確,導致合同管理混亂,合同無臺賬、無專人管理,合同的歸檔程序及要求沒有明確的規定,合同履行過程中沒有嚴格的監督控制,合同履行后沒有全面的評估和總結,反饋信息不足,管理漏洞多,合同管理手段落后粗放。部分高校合同簽訂仍然采用手工作業方式進行,合同管理信息的采集、存儲加工和維護手段落后,沒有按照現代項目管理理念對合同管理流程進行重構和優化,沒有實現項目內部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
4.承包人借照經營,違法轉包分包多
有的承包人自己不具備建設項目施工資質,就借用他人資質非法參加工程投標,瞞過招標機構和招標單位非法獲得承包資格, 這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承包商不具備施工組織能力和良好的施工技術水平,往往延誤工期,質量達不到標準,拖欠工人工資、材料款和設備款,導致不能按期完工,無法驗收交付,更有甚者承包人借照經營,沒有經濟實力,非法拆借工程款,導致高校受到經濟糾紛案件牽連。有些承包人為了獲得工程承包人資格不惜相互串標、圍標或低價中標,中標后又覺得利潤低微或有可能虧本,就將承包的建設項目以更低價格轉包或非法肢解轉包給一些不具施工資質或者根本沒有資質的施工單位, 這樣多次肢解多次分包轉包勢必加大了高校施工管理的強度和難度,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就是造成工程進度、質量、人員安全嚴重受到影響,同時也增加了各種糾紛或事故發生的風險。
二、加強工程建設合同管理的措施建議
1.提高合同管理意識,增強合同文本的規范性
合同雙方在簽訂工程建設合同時,一定要嚴格堅持工程建設合同的必備條款,對合同協議條款、通用條款、專業條款和附件等進行認真審查,簽訂全面準確、嚴謹規范、合法性和執行性強的合同,最好是選用各地建設主管部門發布的合同范本。要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增強法律意識,加強合同管理,加強合同履行中的風險防范意識,樹立嚴格按合同辦事意識,維護合同的嚴肅性,體現合同的法律權威和地位,減少合同糾紛,保障建設目標的順利完成。
2.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體系、提高信息化程度
工程建設合同管理體系包括合同管理制度、合同文檔和監控體系等,建立健全高校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制度體系是完善高校基建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招投標文件審核,工程建設合同簽訂、審查、備案、履行到竣工審計結算等系列制度,使參與施工和合同管理的部門及相關人員能夠有章可依,更好地嚴格按照規范和程序進行操作管理,建立合同文檔信息電子管理系統是加強合同管理的重要手段, 要按照依據完整、歸類準確、使用便捷的原則、應用計算機、應用軟件編制適合本校的合同文檔信息收錄系統,及時收集招標文件、中標通知書、合同洽商、施工合同、監理合同以及設備采購、變更、索賠等相關信息以記錄項目建設的全過程。
3.嚴格規定付款方式
依據合同和國家有關規定,要避免墊資現象發生,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學校確保資金到位,保證了建設工程保質保量按期完成,這一點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公認,沒有付款上的糾紛,但是作為建設工程,支付工程建設款項,也要慎重防止學校利益受損,一般的支付方式工程建設開工時先預付10%的工程款,工程建設過程中隨著工程形象進度的進行,每月固定月底某日上報當月的工程量,經審計部門核準后按月支付工程款,工程竣工決算,經審計部門核準后,付款累積一般達到95%,剩余工程款待工程質量保修期結束時付清,對付款進程要在合同中明確具體規定,既能保證工程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又不使學校的利益受到損害。
4.加強合同履行管理
加強對施工單位的資質管理,確保建筑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加強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建立與工程量清單相配套的合同管理制度。重視合同談判,防止不必要的合同風險,在工程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規避風險的能力。加強合同索賠管理工作,強化索賠意識,提高應對索賠的能力。
本文針對高校工程建設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嚴格合同管理,強化法律意識、風險意識和索賠意識,減少合同爭議和糾紛,同時還應加強合同管理人才的培養,全面提升合同管理人員素質,加強合同及相關文件歸檔管理工作,為合同順利履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應華. 高校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創新研究[J].經濟視角,2011(1)
[2]孟凡君. 高校工程項目合同管理概述[J].中國外資,2013(12)
[3]黃鈺彬.加強高校工程建設合同的管理和控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