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趙利培,李醫博,張芙成,王志方,劉玲玲
心脈隆注射液治療高齡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
劉志強,趙利培,李醫博,張芙成,王志方,劉玲玲
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 (河南新鄉4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脈隆注射液對高齡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選2011年—2014年在新鄉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住院病人,年齡<75歲,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Killip分級Ⅲ級~Ⅳ級)。將其分為兩組,試驗組(A組)20例,對照組(B組)18例。兩組均按《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與治療指南》,給予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硝酸酯類、洋地黃類藥物應用;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心脈隆注射液5 mg/kg,靜脈滴注,一日兩次,聯用5 d。觀察2周后兩組病人的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左室內徑、左室射血分數(LVEF)、6 min步行距離等指標。結果試驗組治療后的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結論心脈隆注射液治療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齡;心脈隆注射液;心悸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由于某些原因使斑塊破裂和血栓形成導致血管重度狹窄或閉塞使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導致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使心肌細胞壞死。高齡AMI病人既往常有心肌梗死及血運重建史,左室射血分數(LVEF)較低,易發生嚴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心力衰竭的發生率越高,死亡率也明顯增高,心功能Ⅲ級~Ⅳ級(Killip分級)的病人,5年存活率低,年死亡率30%~40%,預后極差[1],心力衰竭發生機制為心室重塑[2]。本研究觀察心脈隆注射液對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療效和安全性。
1資料與方法
1.1入選標準入選新鄉市中心醫院心內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入選標準:年齡>75歲;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根據2007年ECS/ACCF/AHA/WHF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有心肌壞死的證據,如肌鈣蛋白T(cTnT)、肌鈣蛋白I(cTnI)和(或)CK-MB升高,心電圖有改變,影像學有改變;Killip分級>Ⅲ級。
1.2排除標準年齡<75歲;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和惡性腫瘤者;體溫>38°C和/或合并任一系統感染者;合并肝腎功能不全或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等;周圍血管疾病或者周圍血管栓塞性疾病;近期外傷或者手術者;心脈隆過敏者。
1.3方法將所有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病人隨機分為試驗組20例,對照組18例。入院后收集性別、年齡、吸煙、飲酒、高血壓病、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肌梗死、Killip分級、病變血管、冠脈介入等情況,兩組常規治療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普鈉或硝酸甘油、β 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他汀類、利尿劑等藥物治療。試驗組在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心脈隆注射液5 mg/kg,靜脈滴注,一日兩次,聯用5 d。觀察2周后N末端腦鈉前體(NT-proBNP)、左室內徑、左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變化。
2結果
2.1兩組基本資料兩組年齡、性別、吸煙、飲酒、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肌梗死、PCI、高脂血癥等資料對比,兩組基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
2.2兩組造影結果兩組結果顯示單支病變、雙支病變、三支病變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自發病到冠脈介入治療時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造影及發病到介入時間結果
2.3兩組左室射血分數兩組治療前左室射血分數對比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左室射血分數比較(±s)
2.4兩組6 min步行距離(見表4)
表4 兩組6 min步行距離對比(±s)
2.5兩組左室內徑的對比 (見表5)
表5 兩組左室內徑對比(±s)
2.6兩組治療前后N-proBNP比較(見表6)
表6 兩組N-proBNP比較(±s)
3討論
高齡AMI病人既往常有心肌梗死及血運重建史,左室射血分數較低,易發生嚴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隨著年齡增長,心力衰竭發生率越高,再灌注后仍可出現心力衰竭,可能與再灌注后無復流或慢復流以及心肌頓抑現象及梗死面積過大有關[3-4]。心脈隆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是從傳統蟲類中藥(蜚蠊)中提取的,含有多種心血管活性肽、核苷及黏糖酸等,能增加血漿CGRP含量,抑制心衰病人ET的分泌和作用,糾正神經內分泌異常[5]。具有以下作用:促進心肌細胞Ca2+內流,溫和持久地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抑制氧自由基介導的心肌損傷[6];擴張血管,降低肺動脈壓、肺毛細血管壓及體動脈壓;糾正神經內分泌失衡,增加血漿降鈣素基因肽水平,抑制內皮素的分泌和作用;擴張腎血管,增加腎血流量,利尿;防治心律失常[7];糾正神經內分泌失衡,增加血漿降鈣素基因肽水平,抑制內皮素的分泌和作用。肖軍等[8-9]研究亦表明,心脈隆注射液能明顯縮小心肌梗死范圍,減少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間心臟事件的發生。楊靜等[10]研究表明,心脈隆注射液能顯著降低BNP水平,緩解心力衰竭癥狀。
本試驗得出,心脈隆治療后NT-proBNP、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心脈隆注射液治療高齡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張建,華畸,付研,等.心力衰竭的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7.
[2]Fedak PW,Verma S,Weisel RD,et al.Cardiacre modeling and failure:from moleculestoman[J].Cardiovasc Pathol,2005,14(1):1 -11.
[3]Heyndrickx GR.Early repefusion phenomena[J].Semin Cardiothorac Vase Anesth,2006,10(3):236-241.
[4]Li G,Liu T.One of possible mechanisms no-reflow in post-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coronary shock due to micro-coronary stunning[J].Med Hypotheses,2005,65(4):814.
[5]李興文,張濟建.心脈龍治療肺心病心衰的機制探討[J].昆明醫學院學報,1998,19(2):42-45.
[6]黃方,張瑗,方放,等.心脈隆注射液治療住院高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3):329-331.
[7]唐曉鴻.心脈隆注射液藥理作用和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08,17(6):461-464.
[8]肖軍,唐發寬,王洪葉,等.心脈隆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范圍的影響及其臨床意義[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6(1):31.
[9]肖軍,唐發寬,王洪葉,等.心脈隆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腦鈉肽的影響及其臨床意義[J].醫學綜述,2010,16(17):2679-2680.
[10]楊靜,陳光輝,蔣博,等.心脈隆注射液治療11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藥物與臨床,2012,9(14):93-94.
(本文編輯王雅潔)
通訊作者:劉玲玲,E-mail:15822042@qq.com
中圖分類號:R541.6R289.5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0.023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10-1126-03
(收稿日期: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