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靈偉
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恐怕是每個語文教師最關心也是最頭疼的事情,特別是實行素質教育以來,寫作的地位大有上升的趨勢。那么,究竟如何有步驟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經過近十年的教學,我在初中教學中總結了幾點經驗,下面作簡單介紹,僅供參考。
作文教學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儲備階段、實踐階段與檢查激勵階段。
一、儲備階段
(一)抓好閱讀課的教學。
中學生要想寫好作文,必須有豐富的材料和充足的信息,而中學閱讀課的開設則為他們搜集材料、信息提供了廣闊天地。如何搞好閱讀呢?
首先,明確閱讀目的,做好課內外銜接工作。這是上好閱讀課的第一步。在明確閱讀目的、要求的同時,教師要輔以必要的讀書活動與檢查督促活動,并適時開展閱讀比賽活動,交流心得體會。
其次,在教學中,把閱讀與小片斷寫作結合起來,使“讀”與“練”結合。
最后,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習慣是教育力的基礎,是教育活動的杠桿。”學生閱讀習慣主要包括:有目的地進行閱讀的習慣;查找工具書的習慣;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積累閱讀材料與記筆記的習慣;背誦精彩段落的習慣;良好的閱讀心理習慣等。
(二)傳授寫作技巧,逐步掌握寫作規律。
在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基礎上,教師傳授寫作技巧,這使得學生的作文更規范。這一點大部分教師都比較重視,在此不再贅述。
(三)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生活,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師應教育學生多關心生活,體驗生活,因為作文訓練嚴格地說是一個以誘發學生情感為基礎的思維開拓和思路的清理過程,真實的情感應來源于學生的社會實踐生活。
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鼓勵、喚醒和鼓舞。”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應教育學生愛惜寫作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功感,因為成功是興趣的支柱。
二、實踐階段
(一)命題作文教學。
教師可采用“創造活人作文”,即對作文只要求寫作方向一致,文體一致,而具體操作由學生決定,拓寬學生的寫作領域。
(二)自由練筆教學。
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由練筆。這不僅能使學生較快地掌握一般的寫作規律,而且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發展思維能力。正如語文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所說:“我們叫他做作文,無非是看他會不會把腦子里有的東西很好地組織起來,很清楚地表達出來。”自由練筆形式靈活,可要求學生寫全篇,也可寫片斷,最重要的是寫出個性,表達出心聲。
(三)拓寬作文領域,搞活作文形式。
在立足點,鼓勵學生寫多種形式的文章,可寫記敘、散論,也可寫其他心得體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拓寬學生寫作領域,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作文形式應該靈活多樣,既可書面成文,又可口頭說之,說后成文等。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準備,如這一周提出作文要求,下一周上交檢查。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率先垂范,作出榜樣,勇于寫下水作文,做口頭作文演講,共同創造寫作的大氛圍。
三、檢查激勵階段
學生在完成之后,教師的評改激勵非常重要,這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一)分數激勵。
教師在作文評改中,可采用分項評分法,即:字跡占幾分,內容占幾分,表達占幾分,謀篇占幾分等,在學生作文上列一個等式,使學生對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分數上便一目了然,促使學生發揮特長,有目的地改正缺點和不足。
教師對后進生不要輕易打不及格,可二次打分(也可暫不打分),從分數上加以激勵。而對于好學生則要高標準、嚴要求。對于作文打分,也可先讓學生給自己打分,增強其作文自信心。
(二)評語激勵。
學生作文中,有的教師語言形式化嚴重,套話太多,使得作文好的同學不珍惜,作文差的同學抬不起頭來。建議作文語言要有新異性、針對性,以鼓勵督促為主,話語要親切和藹,讓學生容易接受。
(三)成果激勵。
教師要制訂計劃,有組織地鼓勵學生把自己的作文整理成集,在班內外進行交流。在教師鼓勵下,學生自己辦報,把好文章抄在班所、校報上,并多舉辦評獎活動,設立“優秀獎”、“進步獎”、“希望獎”,達到人人參與、大面積鼓勵的效果,培養學生的成功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動機能培養人們的奮斗精神,成功是興趣的支柱。學生都希望能從自己的行動中品嘗到成功的快樂,只有獲得這種快樂,才能激發再行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