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小寧
摘 要: 小學數學應用題都是一些涉及生活實際問題的簡單題型,目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小學應用題教學一直都是教學中的重點,與此同時也是小學數學的難點。本文分析了小學數學應用題題型的特點,并針對怎樣提高小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提出了見解。
關鍵詞: 小學數學應用題 教學重點 解題方法一、小學數學應用題題型種類特點
小學數學的題型一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純粹數學(基礎數學),另一類是應用數學。純粹數學是一門專門研究數學本身,不以實際應用為目的的學問。應用數學是應用目的明確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的總稱,研究如何應用數學知識到其他范疇的數學分枝,可以說是純粹數學的相反。小學應用題主要接觸的就是實際應用題一類,相對于單純的算數題來說,應用題要更有趣一些。小學應用題基本都是從生活實際問題轉化而來,在解決的時候有一定的技巧。比如典型應用題,結構特征獨特,并且有特定的解題規律。題型類型比較多,共計三十種,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會應用到的有以下幾種:工程問題、行船問題、商品利潤問題、存款利率問題、溶液濃度問題、植樹問題、年齡問題、構圖布數問題等。學習應用題,應該分兩個階段,先從基礎入手,再逐步提高解決技巧。根據年級不同教材的知識結構不同,因材施教,可以消化教材中各類應用題,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應用題的結構特征,構建合理的認知結構,提高解題技巧。教師要著重講解各類典型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其解題規律,并能夠按解題思路,歸納、篩選主要的應用題解題技巧。
二、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
小學生在應用題解題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包括不能理解題干,解題步驟不明,計算失誤,等等。針對主要的問題,給予小學數學老師以下建議。
(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解題的基礎,只有讀懂題意,才能明白所要求解的是什么。審題先要理解此題并在腦中構思如何解決該問題,所以審題讀題要認真、仔細。避免跳入出題者的陷阱中,要掌握題中想要講的是一件什么事?過程如何?結果怎樣?通過讀題弄清題中給了哪些條件?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理解了題意就等于題目做了一半。應用題的題目就是由文字組成,因此能否讀懂題目是解題的關鍵。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審題要認真,掌握題目內容,并能夠找出題目中的關鍵字。
(二)訓練學生書寫正確的解題步驟
能讀懂題意還只是第一步,應用題的采分點還要看學生的解題步驟。很多學生明白解題思路,但是落到筆上時卻往往不知道如何開始,解題步驟混亂不清,答案雖然對了,但是步驟不符合采分點的要求,失分嚴重。由此可以看出,老師在教學應用題時要正確引導學生寫出精準的解決步驟,而不是要求學生機械性地套用,理解題目并掌握解題規律才是得分的王道。
(三)聯系生活實際
學習數學應用題的最終目的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講解應用題目的時候,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利用學生親身體驗過的實際經驗理解應用題的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購買東西的問題,買大型家具、奢侈品等事物,就沒有鋼筆和食物更貼切生活。再如行船問題中的逆行和順行,很多同學無法在腦中構思出行船的動態圖,一方面是部分同學沒有坐過船,對題目的理解只浮于表面,另一方面是同學對逆水順水對船的作用不理解,難以捉摸,所以教師應以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例子做類比,將人比作船,將順逆風比作水的順逆流,這個例子會與所有學生產生共鳴,順風走感覺很輕松,逆風走很困難,所以影響人行走速度的關鍵是風的方向和速度。這樣做類比,學生就好理解了。再將學生在風中行走的模式置換成船在順逆水中行進的模式。順水的船速,達到知識點常識來回穿插學習的目的。
(四)利用實驗直觀地分析
做實驗不僅僅是物理化學科目的專利,數學同樣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小實驗。將應用題用小實驗的方式展現出來,給學生直觀的體驗,更能加深學生印象。例如求溶液濃度問題,我們首先了解濃度名詞含義,再給出求濃度的運算公式,之后準備幾只杯子,準備一定質量的水,幾包鹽,一個量杯和一個天平。求題:如:一杯含鹽百分之十五的鹽水兩百克,要使鹽水含鹽百分之二十,應加鹽多少呢?讀完題后,老師可以在學生面前配置一杯含鹽百分之十五的鹽水,其中鹽準備三十克,水準備一百七十克。如果想配置鹽水濃度為百分之二十的溶液,一定要加入鹽,關鍵在于不知加入多少質量的鹽,只知道鹽的質量發生了變化。這樣,就可以根據鹽濃度的定義列方程。加鹽之后,水的質量沒有變化,但溶質鹽增多,溶液(鹽和水的混合液)也增多,許多馬虎的同學會忘了溶液因溶質的增多而增加,這就是出題人的陷阱,我們可以寫出解題步驟,即:設應加鹽為x克,則(200×15%+x)/(200+x)=20%,解此方程,便得到后加鹽的重量。
三、總結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認為是生活教育,因為應用題解決的往往就是生活問題。事實上,數學是一個基礎學科,很多學科領域都要用到。數學本身有一個知識集合,有一定的學習技巧和解題規律,對于應用題教學來說,這些規律和解題技巧往往是枯燥的,學生上課時,如果缺少互動,就會影響聽課效果。但是現實中,老師注重的往往是知識理論的灌輸,而缺少通過互動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知識。這樣一來,數學課堂就成了理論知識的堆積,學生在課堂上聽得頭頭是道,但是輪到自己做題時,卻變得茫然,所學知識很難應用到解題中,而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今天主要探討解決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在對應用題進行教學時只有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才能拉近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參考文獻:
[1]沈正明.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5(89).
[2]劉耀.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的教學策略[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23).
[3]陳燕煌.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