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華軍
【摘要】摔跤運動是一項古老而又激烈的項目,在訓練中容易導致運動員出現運動損傷,輕則導致運動員無法進行正常的訓練,重者則導致運動員結束運動生涯。因此,研究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成因,做好預防和處理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對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的部位特點以及導致這些損傷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相應的預防及處理措施,以期有效減少運動員創傷患病的機率,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健康。
【關鍵詞】摔跤運動 運動損傷 措施 建議
【中圖分類號】G8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2-0205-02
摔跤起源于古希臘,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近年來,摔跤運動項目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摔跤運動是兩人直接徒手接觸中使用各種抱、勾、絆、摔、擰、推、拉、帶等技術動作,將對手摔得分開或使其雙肩著地來評判勝負的對抗性極強的格斗類項目。其強度大、對抗性強、動作復雜多變以及具有不規則的突然性等特點。因此在運動中出現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減少運動訓練、比賽中的損傷,如何減少損傷后對正常訓練或比賽的影響,并迅速恢復技能、體能,同時又不造成損傷的慢性外延,這是目前廣大摔跤教練及運動員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所以,為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以及保證訓練和比賽能夠順利進行,本文將對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預防和處理問題進行研究。
1.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部位特點及產生運動損傷的原因
1.1 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的部位特點
因摔跤為雙人對抗性競技項目,所以身體的直接接觸是必然的。在運動中常易出現的損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1)皮膚的擦傷。由于摔跤運動比較殘酷和激烈,在倒地的瞬間運動員某個部位就會很大的力度去接觸地面,從而導致皮膚擦傷。(2)耳廓損傷。在摔跤運動中需要使用夾頸以及把握肩頸的技術,從而導致運動員的耳部經常受到擠壓和碰撞而出現耳部充血和紅腫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處理,以便運動員的耳廓出現軟骨化或變形的情況。(3)運動員嘴鼻撞傷。在運動中運動員會出現頭部相撞的情況,導致嘴鼻撞傷。(4)關節損傷。在摔跤運動中關節損傷是一種最為常見的運動損傷,關節損傷當中比較常見的類型主要是關節脫臼和韌帶拉傷。(5)腰背肌損傷。在摔跤運動中,運動員需要長期保持低站姿來完成進攻和防守,導致運動員的腰背肌處于緊張的狀態而產生腰肌勞損。(6)胸肋挫傷。在比賽中,運動員經常處于跪撐對抗當中,雙方的胸部會相互擠壓,從而導致胸腔部軟組織損傷或胸肋骨折。
1.2 摔跤運動中出現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在摔跤運動中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有很多,但有兩個主要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摔跤運動本身是一種危險性較高的運動項目,從事這項運動比較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另一方面,運動員或教練存在的主觀因素,主要包括準備活動不到位、技術動作不規范、關節的靈活性以及身體的綜合素質較差、高強度的訓練、帶病帶傷訓練、戰術失誤以及思想麻痹大意等。
2.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成因及防治
2.1 皮膚擦傷及防治措施
在摔跤運動中倒地時最易發生皮膚擦傷。因此運動員在倒地時一定要盡量減小倒地的力度,以防出現皮膚擦傷,在出現擦傷之后,要及時利用生理鹽水或是清水清理傷口,并用酒精進行消毒,然后在傷口處涂抹紫藥水以及其他的有助傷口愈合的藥物即可,對于比較嚴重的擦傷,還需要進行簡單的包扎。
2.2 耳廓損傷及防治措施
運動員在對抗運動中要保護自己的頭部,尤其是耳廓部位最為重要,以防對手對自己的耳廓部位造成積壓或碰撞,在出現耳廓損傷之后,運動員一定要重視,注意休息和調整,以免出現軟骨損傷或耳廓變形,對于比較嚴重的損傷要借助醫療手段進行處理和治療。
2.3 嘴鼻撞傷及防治措施
在運動中,運動員一定要盡量防止和對手進行直接的碰撞,特別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頭部以及嘴鼻處,以免嘴鼻處出現撞傷損傷。嘴鼻處撞傷一般來說都比較嚴重,出血較多,因此首先就需要進行止血,然后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對于比較嚴重的撞傷,要送醫院處理。
2.4 關節損傷及防治措施
關節損傷作為摔跤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做好對這一損傷的預防和處理至關重要。對于關節脫臼的情況要及時讓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對于韌帶拉傷要及時進行冷敷處理,并使用加壓包扎的方式進行包扎,讓運動員抬高傷肢并適當休息,以減輕腫脹情況,在拆除包扎之后,要根據恢復的情況對運動員采取按摩、理療或藥物注射等措施進行處理。
2.5 腰背肌損傷及防治措施
腰背肌損傷會導致運動員肌肉疼痛、腫脹、發硬等癥狀,嚴重的情況還會導致運動員的肌肉出現收縮變形的情況,因此,在摔跤運動中,運動員一定要注意休息,放松長期處于緊張狀態的腰背肌肉。在出現肌肉損傷之后,如果疼痛難忍,則需要服用鎮靜止痛劑,同時采用痛點藥物注射或理療的方式來緩減肌肉損傷的情況。
2.6 胸肋挫傷及防治措施
在摔跤運動中,運動員雙方的胸部經常會互相撞擊,從而導致胸部軟組織損傷或肋骨骨折,針對這種情況,運動員在平常的訓練中一定要注意訓練胸部肌肉群,增加胸部的肌肉量,提高胸部肌肉的抵抗能力。在出現肋骨骨折之后一定要及時送醫,對骨折處進行固定,并做好相應的醫療處理。如果出現胸肌挫傷,則需要運動員注意休息和調整,輔助其他的各種治療手段,如按摩、重要外部、理療等,以減輕運動員的疼痛感,使運動員盡快恢復。
3.對摔跤運動中預防運動損傷的建議
3.1 運動員在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
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目的就是利用各種身體訓練來提升運動員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機體的活動性能,克服機體的惰性,并且做好準備活動還可以讓運動員做好心理準備。具體進行什么樣的準備活動,需要根據運動的類型和運動的量來確定,并且還要綜合考慮運動員的狀態和當時的氣候條件等因素,這樣才可以確定合適的準備活動,達到減少運動損傷的目的。
3.2 提高摔跤技術能力,掌握正確的倒地技術動作
提高摔跤技術能力,掌握正確的倒地技術動作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運動員自我保護的能力。在運動中,如果在重心出現偏移而倒地時,運動員一定要立刻低頭、屈肘、團身、憋氣鼓勁,盡量用肩背著地,而不要用手臂直接撐地,以免出現手關節骨折情況。另外,在平常的訓練中,運動員除了掌握正確的倒地技術之外,還需要加強肩頸部以及胸廓部肌群的力量訓練,以提高肌肉的柔韌性。
3.3 提高關節的靈活性
在摔跤運動中,對運動員靈活性的要求較高。在運動中,手、腕、膝等關節處的應用較多,要想摔倒對方得分,必須要獲得對方相應的把位,主動去控制對方,然后再利用技術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手臂、腳腕等頻繁參與其中,但是由于這些關節處外面包圍的肌肉較少,因此容易出現各種運動損傷,所以說在訓練的時候一定要加強關節處的訓練,提高運動員關節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保證各個關節處的姿勢都準確到位,以防止出現運動損傷。
3.4 注意培養頭頸轉動的運動能力
在摔跤運動中,運用頭橋技術動作是防止自己處于危險狀態以及對手得分的主要措施,而要完成這個動作,需要運動員的頸部具有較強的負荷能力,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頸部損傷。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中一定要加強頭頸部的訓練,提高頭頸部肌肉的耐受力,并在訓練中摸索做頭橋技術動作時頸椎以及各個關節的緊張或松弛規律,以提高頭橋技術水平,提高頭頸轉動的運動能力,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3.5 重視訓練后的恢復工作
人們都知道這樣一個常識:運動后不能立即停止不動,還需要保持一定時間的緩沖運動,以放松運動員肌肉,這一點對于摔跤運動來說更加重要,因此在運動之后一定要安排合理的放松內容。另外,如果條件允許,在運動之后可以進行沐浴、按摩、桑拿等,必要的時候還要使用藥物或理療的方式來加快肌肉的恢復速度,保持肌肉的彈性。
3.6 做好運動員的思想工作,幫助運動員克服心理障礙
做好對運動員的思想工作,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認識,幫助運動員克服恐懼的心理,從而端正訓練的態度,提高訓練的質量。首先,需要對運動員進行專項理論學習,加強對訓練的認識,提高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其次,如果出現運動損傷,運動員一定要積極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治療。最后,運動員一定要善于從運動損傷事故中吸取經驗教訓,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故。
4.結語
總而言之,在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是運動員身體健康最大的敵人之一。因此,研究摔跤運動中運動損傷的產生原因以及預防和處理措施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對運動員加強日常的訓練,著重培養協調能力、反應能力以及拼搏奮斗的精神,注意勞逸結合,利用系統科學的訓練方式來提高其技術能力;做好對運動員的思想工作,克服心理障礙,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創傷患病率,在保障運動員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促使其取得更好的成就。
參考文獻:
[1]義鋒.業余摔跤運動中容易造成的損傷及預防措施分析[J].廣東科技.2014
[2]顏衛紅.摔跤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3
[3]蔣壽團;蔣壽銀.淺析摔跤運動損傷成因及其防治[J].商情.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