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楠
?
基于天津紅日藥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研究
文/曹楠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上市公司在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難免會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直接影響到了其持續上市或者有退市的風險發生。因此上市公司有必要對存在的風險進行預警,并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本文從財務風險的基本理論出發,列舉了天津紅日藥業財務風險預警的案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點防范財務風險的建議,目的在于提高上市公司防范風險的水平,促進上市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天津紅日藥業;財務風險;預警;研究
(一)財務風險概念
財務風險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財務風險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其中根據控制的程度可以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的風險;根據參與對象可以可以分為個人責任風險、個人人身風險、財產風險;根據風險的范圍和水平可以分為微觀風險和宏觀風險;
(二)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
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
1.不確定性。在一定情況下,某些可變性的財務風險,也可能在一定時間內不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這些不確定的財務狀況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財務風險。
2.全面性。財務風險是貫徹在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主要貫穿在資金的籌集、積累、分配等過程當中,財務風險是具有全面性的。
3.客觀性。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財務風險是無處不在的,不是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人們只有積極的采用相應的措施來降低風險,因此可以說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4.激勵性。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可以對企業的發展起到激勵的作用,企業為了防范財務風險,可以積極的采取措施,從加強財務管理方面入手,提高經濟效益。
(一)天津紅日藥業概況
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6年,是一家橫跨現代中藥制劑、中藥配方顆粒、化學合成藥、生物技術藥、醫療器械、互聯網醫療等諸多領域,融投資、研發、生產、資本于一體的高科技醫藥健康產業集團。
因業績突出,企業連續三年榮登《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榜,獲2014年度最受投資者尊重的上市公司百強獎、2014年度金牛最佳創業成長公司、2014年度金牛上市公司百強、中國醫藥制造業100強企業、中國醫藥上市公司20強、2014年度中國醫藥社會責任優秀獎等眾多殊榮。
(二)天津紅日藥業各個期間財務風險預警
1.企業在初創期的財務風險預警
2005年是天津紅日藥業的初創期,其應收賬款的周轉率為2.95次,其周轉率較慢,同時資金流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了企業收入的穩定增長。為了解決資金流的問題,國家在2005年投入了500萬資金解決了這一問題,導致該企業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銷售量上,沒有意識到資金流和應收賬款的時間匹配問題,這就直接引發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危機。同時,在企業初創期的時候并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研發經費中,因此這就預示著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就要積極的拓寬籌資渠道,避免企業陷入資金短缺的財務危機當中。
2.企業在成長期的財務風險預警
2007年是天津紅日藥業的成長期,該年的資產負債率為48%,這就代表著天井紅日藥業需要在2008年的銷售規模有所擴張,在2008年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63%,顯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在快速的發展,這給企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比較大的償債壓力。企業為了降低資產負債率,采用了減少負債比例的方法,但是企業在2009年為了更好的搶占市場占有率,經過了努力現金周轉率提高到了1.9,可以說是處在比較穩定的時期,但是在對生產管理環節中的資金投入中也發生了一些問題。
3.企業非財務指標財務預警的選取
經過研究發現公司陷入財務風險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股權的高度集中,因此我們在對天津紅日藥業財務預警指標將最大持股比例的變量為主要依據進行了選取。
財務風險預警選定的12個非財務指標表如表1:

表1
紅日企業按照評分要求挑選了對企業經營有一定了解的人員對上述的指標進行了客觀的評分,評分的結果如下表:
相關人員的非財務指標評分權表2:

表2
董事長對非財務指標評價情況表3:
董事長評分值=(相關人員確定的等級×單項非財務指標評分標準值總和×相關人員權數)= 80.4×12%= 9.6分

表3
通過以上的計算方法我們可以得出企業相關人員的非財務指標評分表,如表4所示:

表4
通過企業相關人員的非財務指標評分表,我們可以計算出非財務指標值=權數×相關人員評分總值= 79×0.2 = 16分
通過調查數據得出紅日企業財務指標評分為50分,那么就可以計算出綜合評分值為66分,可以看出紅日企業處在“中警”的狀態下,是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的。
從天津紅日藥業公司的財務風險預警的案例可以看出,一些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的速度比較慢,籌資方式也比較單一,財務管理能力較差等,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會帶來一些風險,這也是給上市公司帶來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因此上市公司要積極的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提高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水平,主要的對策如下:
(一)加強財務控制
1.制定適當的籌資方式
上市公司的籌資方案應該從多種因素來考慮,債務籌資的渠道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包括了:發行債券、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等。面對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上市公司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多種的融資方式進行比較分析,對相關的風險因素進行比較分析,進一步降低融資風險。
2.不斷拓寬籌資渠道
企業為了獲得充足的資金來源,就必須提高與銀行之間的關系,企業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籌資方式,一直以來籌資困難是現代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難題之一,因此企業要不斷拓寬籌資渠道,例如可以通過主動向國外銀行貸款的方式來獲取資金,降低因資金短缺帶來的財務風險。
(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1.完善信用政策,控制應收賬款
清晰的債權債務關系和準確的財務信息是控制好應收賬款的基本前提,因此企業必須建立起嚴格的應收賬款制度,保證企業能夠及時、全額的收回應收賬款,避免因應收賬款帶來的信用風險。企業要根據不同的信用等級制定出處理應收賬款的方法,有效的減少不必要的壞賬損失,降低因壞賬帶來的財務風險。
2.對企業不良資產進行及時的剝離
在企業產品銷售量的持續下降的時候,企業就應該及時的分析其中的原因,如果出現問題的原因是由于技術創新和出現較強的競爭對手,就應該考慮該項資產是否屬于不良資產,這時候就需要研究企業是否需要轉型,對滯銷或者淘汰的資產進行及時的剝離。
3.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為了減少企業不必要的財務風險,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降低因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困難,其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前提是誠信經營,因此企業要在誠信經營的基礎上與合作伙伴加強溝通,避免拖欠供應商的欠款。
綜上所述,從天津紅日藥業公司的財務風險預警的案例可以看出,企業的財務風險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并沒有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因此上市公司要從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方面入手,提高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能力,提高上市公司市場核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珂,王地寧,楊波.匯率波動與制造業財務風險——來自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湖南社會科學,2014(03).
[2]黃曉波,高曉瑩.基于神經網絡的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研究——以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5(05).
(作者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