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艷
[摘 要]國內很多發達城市都有很好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制度,基于國家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力度和向好的政策,綜合考慮好的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本文認為我們現行的培養培訓體系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在對一線教師的培養培訓過程中,很多學校沒能重視對教師的合理培養。本文主要是指對教師前期的培養和后續可持續的培訓(是指教師在開始教授學生之前和老師工作幾年以后)兩個方向來分析,同時也提出所欠缺的激勵和獎勵辦法。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 ;培養;培訓;體系構建
該課題主要是對幾個內容進行探討,通過對“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構建研究的論證、調研報告的研究,可以很有效的組織教師進行專業的教學培訓,并可實現教學資源高效利用,達到職教效益的最大化,并能縮短教師培訓的時間,明顯提高教學效率。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職業教育部分學校對合格教師一師難求的囧境,緩解職業教師的缺乏,并且提高教師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職業教育向著更好更高的方向發展。
一、研究分析內容
本文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的:首先,是為什么要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其次是培養什么樣的教師(其中包括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能力,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能力,還有同時具有專業操作指導能力),再次是對于已經取得“雙師型”教師資格的人員進行哪些后期培訓(進行后期的查漏補缺,對存在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的進行提高),最后是對“雙師型”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提高的激勵辦法和獎勵政策。通過研究,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內容:
1.為什么要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職業教育如何健康快速的發展,很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加強職業教師隊伍的建設。面對不同的工作崗位,我們職業教師,特別是對一線教師其綜合素質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2.培養什么樣的教師。目前很多教師都是只能單一的教授理論知識或者是只能指導學生實訓,不具備同時教授學生理論知識同時又能指導學生實訓的能力,希望培養部分教師使其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專業實踐能力,以及和一些企業合作,把一些教師們送去工廠學習,從而初步形成理實一體的教師,怎樣能培養更多能理實一體的復合型教師,即人們常說的“雙師型”教師是重中之重。
3.對于已經取得“雙師型”教師資格的人員進行后期培訓。我們的這些教師,本身要具有很強的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動手實踐能力,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把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及自身的經驗教授給學生,對于新知識,前沿技術要及時掌握,才能更好的去指導學生,所以我們教師后期的培訓也很重要。
4.對“雙師型”教師自身綜合素質提高的激勵辦法和獎勵政策。一個學校的老師,要是多數都沒有繼續學習提高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滿足于現狀,那這個學校的發展前景也很堪憂。反之,如果學校有很好的激勵政策,從資金上支持老師繼續學習深造,提高自己的水平,并且在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適時的給予肯定或者獎勵,鼓勵大家都努力提高自己,這樣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學校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二、發現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結合本文實際,部分研究內容采取了調查問卷方式進行,問卷主要是為了了解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的基本情況,更好的為課題服務,進行的問卷調查。在調查問卷中,涉及到教師的性別、年齡、職稱、職業資格、學歷、教齡、企業工作經驗等多方面的情況,并且還對部分教師對“雙師型”認知狀況同時也進行了問卷,其中包括大家認知的“雙師型”教師的評定標準是什么、取得“雙師型”教師的雙證書或其中之一所通過的途徑、您認為中職專業教師應該下企業實習嗎(了解專業新動態,學習專業新知識)、您認為“雙師型”當前最需要學的是什么、您曾參加過哪些培訓、您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前景怎么看待、您認為促進“雙師型”教師成長的主要動力是什么、您認為學校對教師激勵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等一系列的問題。
通過對問卷內容的分析,發現了一些問題(解決方法):
1.部分學校的“雙師型”教師所占全部教師的比重較小,只占20%左右,大多數教師,都是只能教授理論知識帶不了實訓課程,或者是能帶實訓,但是自身沒接受過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的。對于“雙師型”教師所占比例小的學校來說,要具體的對那些欠缺某些知識的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學習,完善其所欠缺方面的知識。
2.對于本校“雙師型”教師中來自企業的人員所占的比例一般都不到50%,其余人員基本都是高校畢業直接到教師崗位的,欠缺實際的工作經驗,而來自企業這部分人員的年齡結構基本都偏大,平均在50歲左右,教齡時間較長,技能水平過硬但理論知識欠缺,雖然很多人都持有本科證,但多數都是通過函授大學考取的,理論知識薄弱。對于這些老教師,我們應該發揮他們的特長,可以讓他們帶幾個年輕的老師,使年輕的老師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他們身上的經驗,提高自己。
3.還有一部分就是較年輕的教師,教齡也不長,他們只是普通的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并不是職業教育類的師范生,所取得的資格也只是教師資格,不是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并且也沒有取得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教授學生之前沒有接受相關工種專業的系統學習,這部分教師,對于實際操作或者說是職業院校的學生所要學習的專業基礎課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從而使得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而有些職業院校師范專業的畢業生,他們雖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取得了相應的技術等級證書,但是并沒有真正的下到生產的一線,很多所學到的東西和實際還是有一定的脫節的,不能更好的去講授課程。對這些教師在教授學生之前,能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把這些人送到和他們以后要教授的相關課程相對應的實際生產車間,進行一定時間的學習,這將會大大提高其以后在教學中的水平,并且解決了教師只能教授書本上的基礎知識,不能實際操作的困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也可在工作時多向老教師請教學習,向他們多學習些經驗。
4.有部分教師工作幾年以后,對其的培訓就越來越少了,而專業方面的培訓更是少之又少,很多老師工作3、4年,甚至是5、6年了,連一次的針對他所教授的學科或者說是相關學科的培訓都沒有參加過,只局限于與他同樣在學校教授這門學科的老師,進行一些相關知識的討論,這對其知識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些人就希望學校盡量多安排些針對其所教授的學科或相關學科的培訓,對自身知識的擴展有很大幫助。
5.對教師提高自身水平沒有很好的激勵政策,老師想要繼續學習提高自己,很多時候都要自己花錢、利用休息時間出去學習,學習回來后也沒有得到肯定,致使很多老師就放松了對自己要繼續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想法,使自己的專業水平停滯不前,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懶散的風氣,這對任何一個個人來說,都是要不得的。
對于教師具體的后續培養計劃還沒有一個較全面較系統的模式,很多教師因為年齡結構、知識水平、技能水平、工作環境等的具體要求不同,或者是具體的期望值不同,而希望得到不同的機會,利用不同的方式來補齊自身所的欠缺的東西,這對整個大的體系的構建提出了更具體也是更高的要求。在對以具有“雙師型”教師進行后期的培訓內容不足之處進行提高等,最后對于教師提高自身的水平,有一個很好的激勵政策和獎勵辦法,使多數老師能積極的去學習,主動的提高工作能力,老師們更喜歡去學習新知識,才能把學到的新知識更好的傳授給學生。從而建立合理的體系來完成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使之達到一個良性的循環。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對教師的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現有的“雙師型”教師的含義也有了新的擴展,首先是專業教師須具有扎實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能力;其次是專業教師須具有與當今主流技術發展同步或稍微超前的技術水平(理論與技能),以勝任新課程教學模式綜合一體的教學方式。本文認為目前現有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雖然具有某些方面的優點,但不是很符合當前中職教育教師的培養。特別是對勞動部門下屬的中職院校更存在著很多不可操作的地方,無法滿足對教師的提升需求,越來越拉大了部分中職院校教師之間的差距,同時還存在著教學資源的浪費,導致培訓效率越來越低。因此,專業教師在工作以后的后續培養再教育問題成為影響職業教育質量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之一,對中職院校教師的后續培養問題要分層次分級別進行可操作性的不同培養模式是很可行的一種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洪濤 職業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 2014.
[2]李夢卿 雙師型職教師資培養制度研究[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05.
[3]鄭國富“雙師型”教師的專業發展階段與成長策略[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2012(04).
[4] 羅曉妮 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探尋[D]. 西南大學 2013.
[5] 李建英 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 2015.
[6] 李莎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15.
大連市職業技術教育科學研究院2015年度科研課題、課題編號:DZKY2015B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