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華
[摘 要]情感教育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它在日常教學中起著激發、定向、推動、引導和調節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和認知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及其滲透力量的強弱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成敗優劣。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英語教學
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中,人們越來越重視人的情感對教學活動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要發展學生的語言知識及綜合運用能力,而且必須關注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英語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英語素養,還要有較強的德育責任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著眼于人的終身發展,不僅要教會學生 learn to learn, 而且要教會學生 learn to do, learn to be and learn to live 。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應該重視情感領域的研究。筆者認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傾注熱情,以情育情,以情激情,形成師生間的信任
愛是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的天職,是一種具有偉大意義的情感活動。每一個教師都有愛,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深入細致的了解學生,真心實意的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正如(蘇)JI.B 贊科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所說的,“教師的虛假威信只能有助于維持班級的表面紀律,使學生在形式上看來是在完成作業。從表面來看,一切順利。然而實際上對學生卻沒有發生深刻的教育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親密關系,表現在他既能形成集體,又能了解每一個學生”,師生之間應平等相處,和諧共事,無話不談。有了成就相互祝賀,有了困難相互幫助。同時,學生們的情緒又是容易波動的,學習上的挫敗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今后一段時間內對這門學科的厭惡。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抓住與學生特殊的交往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同學對他的愛,此來促進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人際情感交融,創設良好的氛圍,優化教學效果。
二、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愛上學習
在課堂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存在著很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會導致不同的師生角色和師生關系。當今的英語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際關系,而且這些人際關系時時刻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響。因而,教師的笑容、和悅的聲音與對學生經常性的夸贊和關愛以及學生相互間的默契與合作不但能夠融洽課堂氣氛,還能夠左右課堂的活動方式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借助于多媒體等手段,制作豐富多彩的教學軟件,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英語交際和學習氛圍,著重培養學生敢于開口、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在英語實踐活動中產生好奇,展現好奇,體驗交際成功的喜悅。在策劃與組織英語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時,我們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下載與主題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音樂、史實等資料,給學生一個圖文聲并茂的立體的英語思維與交際空間,始終堅持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趣,寓教于樂。
三、用言語來表達教學內容中的情感
教師上課時應充滿激情,心理學家的研究和教育實踐表明,如果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會在不自覺的狀態中給予學生肯定、贊揚和鼓勵,學生在得到鼓勵后,會激起對老師的更真誠的信賴和尊敬,產生上進的信心和決心。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所以我們應該從每位學生身上找閃光點,特別是所謂的差生,這才是教師智慧的表現。我們要不惜地給學生肯定、贊揚和鼓勵的語言。而且要隨時間、對象的不同而不同。如學生緊張了,要不失時機地對他們說:“ It doesn't matter ”學生回答問題不完全或答錯了,我們應鼓勵說:“I a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當然,有時教師會因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但我們應時刻記住最燦爛的還是那真摯的情感澆灌出的美麗花朵。
四、正確評價,激發學生的自信,嘗試成功的喜悅
學生信任教師,并樂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師激發學生的自信,使其產生內在學習動機。自信是一種積極、肯定又切合實際的自我評價。人們往往是通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感知自己,然后做出相應的自我評價。如果外部評價不恰當,就會產生由于缺乏正確的自我知覺而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后果。細致的批改、積極的評價,不僅反映了一個教師的工作態度,也影響著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批閱時不僅要給予對、錯評價,而且還要對于學生寫錯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錯誤原因,同時教師自己還要寫好閱后記。
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英語情感教學應努力把情感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與目標,把培養學生的興趣、態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學會學習、自我監控、自我評價;把文化滲透在愛國主義教育和增強世界意識之中,加強對學生的品格、語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要一切都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根本上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不僅教給學生豐富的知識,而且培養其獲得知識的能力。這樣“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才體現了當今素質教育的精神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