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彬
摘 要:消費是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對于貨物或服務的全部最終消費支出,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近幾年來,我國消費率一直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比全球平均低10多個百分點。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居民消費率較低。本文探討了中國出現低消費經濟的主要原因,并對如何促進消費的稅收政策做了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消費;稅收;消費需求;經濟增長;收入
一、稅收對消費需求的作用機制
稅收對居民消費的作用主要通過兩種效應:一是收入效應,二是替代效應。
(一)稅收對消費的收入效應
稅收的收入效應是指由于征稅使得居民收入水平發生變化,從而造成居民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變化。
(二)稅收對消費的替代效應
替代效應是指當政府征稅影響了不同商品的相對價格,從而使居民為了避稅而改變了原有的消費選擇。
二、中國出現低消費經濟的主要原因
(一)消費需求是最終需求,投資需求是引致需求
消費需求是三大需求中拉動經濟增長的最積極、最有效的因素,消費才能拉動經濟增長。在出口因全球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而受阻的情況下,改變中國長期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轉變為依靠內需和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就顯得極為重要。持續走低的消費率,不利于中國內需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更不利于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快速地發展。
(二)消費水平受到歷史傳統文化、經濟發展階段、消費環境、金融條件、稅制結構和收入分配制度及社會保障體制等多個因素的影響
要改變中國不合理的消費結構,不僅要通過宣傳等手段影響人們的消費文化、發展經濟以提高收入水平、建立全面的社會保障機制,以及通過金融改革和產品質量監管改善當前的消費環境,還要調整稅收政策,這是極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促進消費的稅收政策建議
(一)用好稅收政策,刺激消費
1.收入來源階段,通過調節個人所得稅來降低中低收入階層的稅收負擔,從而增加可支配收入。
第一,個人所得稅的稅率結構調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最高邊際稅率,使個人所得稅制轉變為綜合制,綜合所得稅制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夠體現納稅人的實際負擔水平,符合量能課稅原則,能夠全面、完整地體現出納稅人的真實納稅能力,使所得來源多、綜合收入高的納稅人多納稅,而所得來源少、收入相對集中的人無需繳稅或繳較少的稅,從而將個人所得稅調節個人收入差距的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
第二,降低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適用的個人所得稅稅率,一方面,提高投資者本身的消費能力,促進其消費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提高投資者的經營能力,促進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在更大范圍、更大程度上起到促進消費增加的作用。
2.在收入使用階段可以通過調整消費稅的稅率、稅基,創造出新的消費熱點。
稅制結構可以通過稅基和稅率來影響消費狀況。一般來說,一國稅基無外乎收入、消費或財產。而相對于以消費為稅基的廣義消費稅,以所得為稅基的所得稅更有利于消費,因為所得稅使一部分稅負落在了儲蓄或投資所得之上。由此可見,稅基影響所有收入階層的消費決策。但這只是稅制結構影響消費的一個方面。稅制結構還可以通過稅負在人群之間的分布來影響收入分配狀況,進而影響到消費狀況。
3.在財富占有階段,為了避免財富過分集中,就可通過財產稅、遺產稅、贈與稅等對策來調節收入的存量,多鼓勵即期消費。
第一,通過推行一般財產稅,擴大征稅范圍和稅基,從而將資金分流到消費領域,力求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第二,增加財產稅的累進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因個別財產稅對不同財產區別對待,也不容易對納稅人的財產總額實現累進征收。所以,可以考慮逐步向一般財產稅制靠攏,通過擴大征稅范圍和稅基來提高財產稅的累進性。二是采用低累進稅率來增加財產稅的累進性。低累進稅率既有利于推進改革,同時它產生的副作用較小。
4.在未來收入階段,社會保障稅可以增加居民預期收入,還能解除人們特別是低收入階層的后顧之憂,使其敢于即期消費。
(二)優化稅制結構,加大直接稅的比重
從現階段來看,我國的稅制結構仍然是以流轉稅為主,直接稅的比重不高。提高直接稅比重而降低流轉稅比重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流轉稅的征收是按照固定稅率比例的,具有累退性質,無法起到收入差距調節的作用;二是流轉稅的稅基是貨物和勞務價格,稅收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增加居民消費的成本;三是以直接為主體稅種,政府會更加關注經濟效應的提升、企業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最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直接稅的比重可以充分發揮出所得稅對于居民收入的直接調節作用。
(三)財產稅改革
可以將財產稅改革的方向歸納為:實行一般財產稅制,擴大財產稅征稅范圍,增強財產稅在中國稅制中的地位,提高財產稅在稅收收入中的比重。但是我國財產稅方面依舊有許多問題存在:一是征稅范圍不合理。在我國現行的財產稅中,房產稅占主體。但是,房產稅僅對經營性的房地產征稅,對消費性和空置的房地產不征稅。對這部分房地產不征稅,不僅不公平,而且還不利于提高消費率水平,也不利于資源的有效配置。二是稅基較窄。我國財產稅僅涉及到房地產、車輛,而對庫存商品、機器設備、貴重家具和無形動產不征稅,這樣過窄的稅基使得財產稅應有的功能無法發揮出來。三是不合理的稅率設計。我國財產稅稅率設計不僅是稅率太僵化,不能根據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而有所變化之外,更嚴重的一點是稅率的累進性很差。目前,我國財產稅稅率采用的是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稅率累進性較低。為了充分發揮財產稅的公平調節功能和對消費的刺激作用,可以適度采用累進稅率,累進稅率的設計可以先低一些,采用低累進制度,之后再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
參考文獻:
[1]鄒容.淺析當前稅收政策促進居民消費需求的路徑[J].財經問題研究,2012,02.
[2]譚韻.刺激居民消費的財稅政策選擇[J].稅務研究,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