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是聯結農戶與市場的橋梁,是增強農業綜合競爭力,實現農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是開啟農牧民致富之門的“金鑰匙”。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逐步呈現出數量規模日益擴大、市場競爭能力日益增強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宣傳認識不深不透,指導缺位、發展錯位
目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切入點,但由于宣傳發動的深度、廣度不夠,一些基層干部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重視不夠,抓得不緊,推動不力。許多農牧民對入社的好處知之不詳,入社積極性不高。部分合作社法人代表(發起人)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怎樣運作及如何規范等不清楚、不明白,只想借殼申報項目,無心在壯大合作社,增加普通社員收入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二)合作社組織規模小、資金缺、品牌雜,農牧民入社率低
絕大多數合作社規模較小,合作社既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入股,也沒有找到可依靠的龍頭企業帶動,資金實力不強。在購銷過程中常常需要為農戶墊資,造成了很大的資金周轉困難,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壯大。大部分合作社之間缺乏必要的再聯合,各自為陣,相互拆臺,無序競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弱,增收效益不明顯,對合作經營不信任、不放心、不積極,致使入社率低。
(三)合作社機制不健全,運作程序不規范
一是合作社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數專業合作社沒有建立完善合理的內部運行機制,缺乏民主決策、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和利益分配等機制。一些合作社雖然有較為規范的《章程》、明確的分工和完善的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二是重建輕管的現象還比較普遍。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門檻較低,不驗資,不收費,致使部分專業合作社在申報時提供虛假材料,成為名副其實的掛牌社。三是利益聯接松散,社員參與意識弱。目前合作社主要為成員或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合作社與成員之間利益分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聯接機制尚未普遍建立。有的合作社社員相互之間合作意識不強,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風險共擔,誠信度不高,有利則合,無利則散。
(四)缺乏領辦型人才,嚴重影響組織活力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一批有能力、善經營、敢創業的領辦型人才領導和組織,但目前在這方面的人才還比較欠缺。合作社的參與者基本是農民,其文化知識、經營管理能力、技術水平等相對較低,難以適應現代市場條件下的經營管理工作。而合作社的自身條件不能為高素質的各類人才提供相應的福利待遇,很難吸引和招聘他們參與到合作社中來,因此人才問題也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五)支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還不大
一是財政支持少。由于地方財力有限,用于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資金不多。二是金融扶持政策難以落實。由于合作社具有“低收入、低保障和高風險”的特點,金融部門都不愿意接洽合作社的業務,要貸款只能以理事長或帶頭人個人名義取得小額貸款,且利率高、期限短、數額少,對合作社的發展來說是杯水車薪,影響了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二、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一)深入宣傳發動,提高認識,營造良好氛圍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采取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使宣傳發動工作更具廣度和深度,深入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及相關優惠政策,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法制軌道上健康發展、規范運營,提質增效。
(二)立足區情,因地制宜,加強資源整合,形成發展合力
一是在穩妥的前提下,適度加快發展聯合社。以規范經營、提高效益和農牧民入社率為目標,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強資源整合,逐步發展聯合社或合作聯盟。二是積極為合作社發展搭建有效平臺,形成農企對接、農超對接,聯合發展模式,實現共贏。三是有關部門要開展合作社適宜規模研究,既要改變小而散的局面,也要防止一味貪大求洋、脫離實際。四是加強學習、交流和研討,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推動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
(三)完善機制,創新思路,依法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運行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否能發展壯大,關鍵是要完善各種運行機制,正確處理利益分配關系。一是建立健全財務核算機制,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財務公開,推動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二是建立有效的風險調節機制和自我發展機制,增強合作社抵御市場風險和拓展業務的能力;三是建立合理的盈余分配機制,按章行事、充分發揮理事會和監事會的作用,使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依法加快發展。
(四)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夯實合作社發展根基
加強人才培訓,盡快建立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體系,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納入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村陽光工程”培訓,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善經營、會管理、懂技術、有奉獻精神的合作社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在人才引進方面,積極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和大中專畢業生創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讓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擁有更多的人才。
(五)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增強合作社發展后勁
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整體處于起步階段,呈現出小、散、弱,需要出臺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金融部門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擴大對合作社信貸資金的發放規模。稅務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合作社銷售成員產品按農民自產自銷對待的納稅原則,使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真正辦成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