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月
摘 要:哈薩克族電影《永生羊》,通過老牧人哈力的回憶,講述了哈力在成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表現了個體生命的成長過程,傳達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本文以影片中的時間為軸,分析哈力成長這一主題。
關鍵詞:《永生羊》;哈力;成長
哈薩克族電影《永生羊》,根據哈薩克族女作家葉爾克西·庫爾曼別克同名散文改編。幾千字的散文被改編成九十多分鐘的電影,不僅故事人物變得豐富鮮活,而且故事情節發展也變得一波三折。
故事通過哈力的回憶,講述哈力在成長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20世紀初新疆天山深處某地,少年哈力跟著奶奶和叔叔過著游牧生活,一年四季轉換牧場,時空循環往復,哈力在體悟生命的過程中獲得了成長。
成長是個體生命過程的重要經歷,它不僅意味著生理發育的成熟,還包括心理的成熟,以及獲得社會身份的認同與肯定。成長主題在文本文學和影視文學中大量存在,如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電影《阿甘正傳》等。在電影《永生羊》中,成長作為一個重要主題出現。筆者按照電影故事發展的三個時間階段,在此對影片中的成長主題做以下分析。
一、電影開頭處:20世紀初
在影片的這一部分有三個重要情節,對哈力的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
首先是成人禮。成人禮當天,奶奶給小哈力準備了新衣服,哈力的爸爸媽媽唯一一次在影片中出現,紅臉老人為哈力舉辦成人儀式并且為哈力祈福,奶奶用點燃的松枝在哈力頭上繞了幾圈以示消災祈福,隨后小哈力的小辮子被割掉,取而代之的是一頂小帽,叔叔凱斯泰爾為他祭了一只羊。簡潔的儀式、歡愉的氣氛鄭重宣布了哈力成人這一事實。但是這僅僅象征著未成年的孩童向成年人的過渡,真正的轉變還需要一系列的困惑、考驗和磨練。這時候的小哈力仍然天真活潑、無憂無慮,他主動親近花騎歌王阿赫泰,打趣凱斯泰爾叔叔對烏庫芭拉的一片癡情,披著爺爺生前的長袍唱歌,充滿了對成長的期盼。
接下來的兩件事對哈力的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烏庫芭拉在她出嫁前的那個晚上跟花騎私奔了,小哈力家的羊群遭到了惡狼的襲擊,和他相依相伴的薩爾巴斯死了。薩爾巴斯的離開,讓哈力體會到了看著心愛之物失去生命的痛苦。烏庫芭拉離開后,失去愛情的凱斯泰爾叔叔一直沒有結婚。在這兩件事情中,哈力對生命和愛情的意義充滿了困惑,從此以后,無憂無慮的小男孩消失了,哈力變成了一個愛沉默愛思索的少年。
二、電影中間處:五年后
五年后的第一個畫面是奶奶叫哈力起床的熟悉場景,這時候電影換了一個演員,這個哈力已經失去了小哈力經常掛在臉上的笑容和活潑可愛的氣質,變得內斂和深沉。在這段時間里,有三對關系再次促進了哈力的成長。
第一對關系是烏庫芭拉和哈力家人的人物關系。烏庫芭拉的丈夫花騎此時已經生病死了一年多,她和兩個孩子相依為命。烏庫芭拉因為被冤枉和一名男子有不清不楚的關系,而被人駕著泡冰冷的河水,恰好被奶奶和哈力救起。奶奶知道凱斯泰爾仍然喜歡烏庫芭拉,又可憐烏庫芭拉的悲慘遭遇,因此極力撮合凱斯泰爾和烏庫芭拉成親。為了改嫁,烏庫芭拉不得不放棄對兩個孩子的撫養權。但是她始終思念兩個孩子,并且最終離開凱斯泰爾,回到自己孩子的身邊。在這一過程中,哈力看到奶奶對烏庫芭拉的理解,看到凱斯泰爾叔叔雖然深愛烏庫芭拉,但仍然成全她的深摯感情。他看到人情關系的復雜、矛盾、身不由己。
第二對關系是母駱駝和小駱駝的動物關系。在凱斯泰爾和烏庫芭拉的婚禮后,母駱駝被奶奶作為禮物送出。但是第二天一早,母駱駝卻自己找回來見她的孩子。凱斯泰爾不得不親自將母駱駝再一次送走。不久,小駱駝又不見了。最后,在一片白雪皚皚的冬牧場上,母駱駝再一次回來找它的孩子,并且走向了死亡,最終沒能與孩子團聚。哈力本就不愿將駱駝送出,又看到母駱駝和小駱駝的悲慘結局,這一對動物關系給他內心帶來了深深的痛苦和思考。
第三對關系是烏庫芭拉和另一只薩爾巴斯的關系。哈力在拉干草返程的路上,遇到了一只薩爾巴斯并帶回家。小羊還不會吃,烏庫芭拉積極幫小羊找奶媽。可是家里的山羊排斥小羊,她只好到附近的牧人家再找。當天,她遇到了暴風雪,累垮在雪地中,也堅定了回到自己孩子身邊的決心。境況相似的兩只薩爾巴斯讓哈力聯想到了生命的輪回,人類生命的循環往復。
這幾對關系在影片中交織在一起,哈力在生活的考驗和困惑中,一次次感悟,慢慢成長走向成熟。
三、電影結尾處:兩年后
這一個時間段在影片里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奶奶去世,這一次哈力親手祭羊,他也終于像一個成熟的牧人那樣,莊嚴地說出“你死不為罪過,我生不為挨餓”。哈力在影片的末尾以講述的口吻表明,他堅信凱斯泰爾和烏庫芭拉總有一天會再次相逢,當哈力有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的這份信念更加牢固。哈力也體悟到了奶奶和烏庫芭拉相似的命運:為了愛情,她們選擇追求和自由;為了責任,她們選擇犧牲和固守。他再一次想起了紅臉老人說的:生命世界原本就是循環往復的。薩爾巴斯也延續著它們的生命。
影片到此,哈力完成了真正的成長。他在經歷了“天真活潑、無憂無慮——生活的考驗與困惑——對人生的頓悟與自我的成熟”這一完整的成長過程后,完成了對自我的認知和對生命的體悟,具備了一個成熟的社會人所應有的責任感和承受意識。
四、結語
《永生羊》這部電影,通過哈力的成長經歷,傳達出關于生命意義的思考。四季牧場的遷徙、人和羊的生命輪回、人類歷史的發展,生命與時空在輪回中不斷交替與延續,生命的本質從而得到展現,生命個體獲得真正成長。
參考文獻:
[1]邴波,王志萍.“我愿意從另外的角度表達對新疆的熱愛”——電影<永生羊>編劇、副導演葉爾克西訪談錄[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2(4).
[2]阿泰·庫爾曼別克.電影<永生羊>的神話原型解讀[J].電影評介,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