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蒙蒙
【摘 要】 高中體育新課程改強調體育學科要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是提高為目標,構建了技能知識,情感行為等領域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使學生健康成長。本課是高中跳遠教學為例,就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增加學生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談談自己的如何進行教和學。
【關鍵詞】 跳遠;新課標;“超市”;海棉墊;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5-0-01
高中新課程改革提出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教學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高中選修課中跳遠教學是其中的一項教材,在過去的跳遠教學中,沙坑是唯一的場地,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受場地限制,而有些學生特別是女生都比較愛干凈,給教學帶來諸多不便。可是我們何不試試用跳高的海棉墊來代替沙坑來教學呢?不僅場地多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高了,教學方法也多樣化(移動沙坑),也真正體現了新課標所提倡的,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創造性的進行學習,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在課堂中讓學生明白什么是跳遠,該怎么去練習跳遠這項技能。在高中這個階段,學生正式肌肉、速度、力量發展的時機,在這個階段,練習跳遠比較適合。本課的教學思路也正是打破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真正樹立“健康第一”的新思維、新理念。以下筆者文中就這個教學案例進行探討。
一、新課標背景及理念
傳統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整堂課讓學生沉沒在教師的嘩嘩不休與指手劃腳中,那無疑是一件令他們頭疼的事。新課程提出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不妨在恰當的時刻給學生一點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利用自己的時間,去完成一些自己愛做的事,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解放。教師的任務只在于如何把他們的活動與自己的教學聯系起來。比如,在課的收心熱身階段,以往的教師不是讓學生慢跑幾圈就是教師領著學生按照教師規定的路線進行熱身。為什么不給學生幾分鐘呢?教師只需在操場上畫上四點,由學生自己討論所跑的路線,而教師只要在旁引導學生通過這四點進行即可。這樣一來學生是人人參與,積極主動,設計的路線多種多樣,隊伍井然有序,而教師也輕松??梢?,在教學中,給學生二、三分鐘的自由空間,既遵循了培養學生自我活動能力的要求,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又滿足了學生無意注意的需要,使學生能精神百倍地投入新的學習中去。
二、新課標背景下高中如何進行跳遠教學
以往跳遠教材內容的學練體系中,比較注意運動技術技能傳授,脫離學生自身已有的活動經驗,學生課間和課外活動中喜歡的許多跳的方式,在體育課上卻看不見或很少看見;在自行活動中,遇到的活動方式方法上的困惑,在體育課上也得不到應有的指導和解惑。體育課上呈現給學生的卻是超自然的運動規范和一刀切的技術要求,在這種身順而心違的學習情境中,極大地削弱了學生們的學練興趣。為了使學生真正達到積極、主動而富有成效地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本堂課設計多種跳的方式來做輔助練習。比如:徒手跳、手腳并用的跳,由跳障礙物過渡到跳遠等練習方式,讓每位學生自由發揮,暢想各種跳的方式,真正達到新課標的宗旨。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人的認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構建的,并指出“教學應當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構建,而不是要求他們復制知識。”因此,本次課的設計是以啟發學生多種思維和舉一反三的方法思路,使學生從自己的經驗中學會認識并構建自己的認識。為了能把跳遠技能學習,能力培養和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起來,我們可以實施跳遠教材主題性單元教學。
(一)增強學生主體意識,發展學生創新思維。
主體意識有內在需要的趨向,當滿足這種內在需要時,從會產生愉快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學習欲望,啟發誘導學生多動腦,使學生真正認識到為什么而學?學了有什么用?怎樣學才能學得快學得好?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和學得會、學得懂、學得愉快。在技能形成的練習中讓學生自我表現,發展個性,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并充分爭取機,展現自我的創造能力。比如在課前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可讓學生輪流領做,真正讓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更自覺、更認真地上好每節課。消除學生閉鎖的心理和緊張的情緒,提高交往能力,增強心理適應能力。
(二)創設學生成功體驗,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成長過程中既保持不斷的創造力,又保持健康心態。由于中學生比較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潛能,因而常常表現為缺乏自信。在教學中,應盡可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指標,對照標準找到自己相應的坐標值,自信心強的可“跳幾跳,摘到桃子”;自信心弱的可“跳一跳,摘到桃子”,學生就會享受到由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喜悅,提高自信心。比如,在跳遠教學中,有的學生跑的速度素質較好,就可以發展他的助跑能力,有的學生彈跳較好,就可以發展他的起跳能力,還有的學生技術動作較快的,可以發展他的動作技術優勢等。作為教師在教學中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根據自我效能理論的觀點,以前成功的活動可以使個人對今后成功的期望很高,自我效能的增強,內部動機加強,所以體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有針對性的對他們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標,為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學生經常體驗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會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跳遠練習中,讓跳的差的學生到1米板起跳,而好的學生去2米板起跳。教師要讓學生有快樂的體驗,不要刻意追求成績,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練習,并享受體育活動給其身心帶來的快樂。
(三)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克服自身不利因素。
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利用課堂和課外的開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條件,深入學生體育學習環境中去,了解情況,用誠懇的態度,真摯的熱情與學生交談,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啟發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和對待各種問題。如在進行跳遠測驗時,對一些個子較矮或體形較胖的學生,明確指出他們技術不比別人差,而是素質和先天造成的。促進學生正確面對客觀條件,充分正視不足,同時給這結學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只要達到這些標準就合格。利用其他優勢項目彌補本項的差距。有些學生往往自高自大,缺乏分析客觀事物和能力。在課堂上,學習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教師應適時給予挫折教育,加以啟發、引導。
三、結束語
總之,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新課程的需要,對課的結構進行大膽創新,靈活運用已有的結構模式,而不是應拘泥于某種一成不變,只有著眼于教學質量的切實提高,著眼于學生的主體參與,著眼于學生的發展,才是培養新世紀新型人材的教育立足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20012.5
[2]季瀏,體育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7
[3]何振強等,體育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M].中國學校體育,2002.5
[4]陳秀華等,論體育教學中心理教育的特點途徑[M].中國學校體育,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