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婷(河北省唐縣黃石口鄉五家會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
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方法
吳愛婷
(河北省唐縣黃石口鄉五家會小學,河北唐縣072350)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語文老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但“作文難寫,寫作難教”仍是當前寫作教學中的困境。探討寫作教學的方法是本文重點闡述的內容。
關鍵詞:作文;教學質量;提升;方法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及龍頭,也是其中最為薄弱的部分。寫作教學處于“作文難寫,寫作難教”的困境,人們試圖從寫作教學內容和寫作教學方法中探尋解決之法。在多年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實踐中,我也嘗試研究實踐了一些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績?,F總結如下:
課堂教學僅僅是傳授和學習作文的一種方式,而更廣闊的場所則是整個社會。葉圣陶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可見,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就是把我們身邊的生活寫出來,把平時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因此,小學作文教學要把課堂與生活聯系起來,進行開放作文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在實際生活中獲得寫作靈感,使學生能夠積累較多的寫作材料。如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演講,結合重大節日組織學生舉辦聯歡會,平時組織學生郊游、參觀工廠、深入農村等。同時教會學生觀察生活、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妤的人和事。如觀察鄉村、街道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工作表現,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花草、日月星空,采訪好人好事等等,去看,去聽、去感受、去思考,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積攢正能量,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在實踐過程中,學生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親自感受”,寫出的內容便“有血有肉”,有真情實感,呈現出個性風格。
在新課程視野下,作文教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賴于作文教材,而是取決于教師個人的深厚積累。教師和學生一起寫,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寫作興趣。一個題目,一次作文,師生互動,共享寫作樂趣,可以促進師生同臺平等競爭,相互取長補短。所謂“親身下河,方知深淺。”師生同作,在評講時才不至于隔靴搔癢,不著痛處。而且這種親身的體驗,與學生共同交流,既拉近了師生心理距離,又使作文指導有的放矢。其實在教學時我們也發現,有時我們布置學生寫一篇習作,不要說學生會抓耳撓腮,就是老師也要思慮一下,這就更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并肩作戰,也是教師展現自我的良機。教師親自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自己先做,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三年級上冊的第五單元“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對于我們邊遠山區的學生來說是相當陌生的。在習作前,我告訴學生我們課本中學過的《孔子拜師》、《盤古開天地》、《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的習作可以就這方面進行,也可以寫自己耳熟能詳的端午節吃粽子、端午節賽龍舟、中秋節賞月、年三十吃年夜飯、元宵節吃元宵、春節放鞭炮等。我就春節放鞭炮這一傳統習俗寫了例文展示給學生,學生立馬舉一反三,舉出了端午節系彩帶、春節貼窗花送門神等很多傳統習俗,寫得有聲有色,有板有眼。
小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還很少,對寫作方法和技巧還不了解,因此寫作文對他們來說是普遍感到困難的事,要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就要從他們熟悉的事物寫起,讓他們從身邊的事物開始。例如,一次以《感恩》為題目的作文,開始,我用一節課設計一個“實話實說”為主體的節目,讓大家大膽的說,去觀察和發現,讓他們寫自己所說、自己所感、自己所看到的和聽到的,以此體會寫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我是這樣進行的:“同學們,今天我要大家寫一篇關于《感恩》的作文,但是,在寫作文前,咱們先來一個實話實說的課堂節目。我相信在大家的成長歷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情是曾觸動過你的心靈,讓你感動并難忘的。今天,老師為同學們提供一次吐露心聲的機會,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眲傞_始同學們比較害怕,我就自己領頭先引導性的說說自己,說自己首先感恩的就是父母,在他們用心的培養下,我健康長大,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名老師,雖然不是知名的教育家,但我用心培養我的學生,盡我所知傳授給我的學生,盡我所能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我已經很滿足了,因此我要感謝自己的父母?!澳悄銈兡??”同學們在我的啟發下,紛紛開始站起來說他們的故事。雖然有的語言表達的欠缺,甚至是錯話,但他們說的都是真話,真正的感情流露。他們一個個都打開了心扉,把他們心里想到的、平時感受到的都充分表露出來,不但為寫好《感恩》這篇文章打好了基礎,而且激發了學生幼小心靈中對親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不但是一堂成功的作文教學課,也是一堂很好的感恩教育課,效果很好。
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師不但要認真細致的審閱批改,還要根據不同水平、不同學生的作文給予不同的要求評價,對寫得好的學生指出文章的精華所在,還要提出較高的要求;寫得不好的即便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并指出努力的方向,使其得到鼓勵,看到希望。老師對學生的習作評語要講究方法,語氣要以鼓勵表揚、肯定鞭策為主。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評,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寫作水平。這樣不僅能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進來加強協作和主人翁意識,還能使學生在互評自改過程中得到鍛煉,認識正誤,分辨優劣,得到習作的審美感悟,達到提高認識和寫作能力的目的。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睂W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無論嘗試使用哪種方法都可能存在這樣或那祥的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啟發,不斷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作文教學質量得到真正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