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瑋(安徽農業大學,安徽 合肥 230036)
?
網絡時代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建議
張繼瑋
(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逐漸步入一個網絡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網絡時代的到來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怎樣合理的應對,是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點。基于此,以網絡時代為研究背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并提出解決合理性的意見。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戰與建議
二十一世紀,網絡信息化時代迅速發展。近些年來,中國高校作為中國人才培養的主要機構,不斷擴招學生,而網絡信息化發展也是每個學生生活中不可獲取的東西,它不但改變著大學生的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影響著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大學時期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和定型的重要時期,學生對事物也都具有自己的認識,也有著獨特的心理特點。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一個挑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中的是現狀提出合理的改善意見,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質量。
1.較強的自我意識與較淺的認知能力。
自我意識就是以自己所生活的環境為基礎,親身感受身邊的一切。大學生的各項生理在不斷發展,不斷成熟,加強了獨立能力,自我意識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大學生活潑好動,精力旺盛,充滿好奇心,樂于尋求刺激,對于新事物也非常容易接受,他們追求的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而不是物質方面的。大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想要靠自己的能力解決,非常關注并且能夠及時分析自己,希望了解自己的心理,明確自己的情感,對自己有一個全方面的系統性的認識,建立屬于自己的模式,完善自己的形象。網絡的出現更加具有誘惑性,具有煽動性,極大的吸引了大學生的強大的好奇心。網絡信息是極其龐大而復雜的,大學生無法正確的選擇及使用,易于陷入網絡的危險中。
2.思想活躍,逆反心理較強。
3.社會文化素養與社會參與意識薄弱。
所謂社會化程度就是每個人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必須要負的責任,以及所處的位置。個體在社會中的實踐活動決定了他們是否提高了社會化程度。但是,大學生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他們希望能夠參加社會事務,了解社會的發展,獨立思考社會輿論,獨到的解釋社會事務,以自己的所學為基礎,展現自己的智慧服務社會,從而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需要。但是大學生的社會需求過于“理想化”,無法得到滿足,理想往往與現實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當大學生發現自己所追求的不是自己理想的,就會下意識的想要回避,就會不自覺的將目光看向網絡,在虛擬世界中尋求安慰,實現自我。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難與網絡時代需求不符。
我們在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有著及時而新型的信息,但就目前來看,網絡時代的迅速發展提高了學生的信息量,學生對老師知識信息知道的也不少,老師的知識對學生不在具有誘惑力,所以,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人員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手機更多的新知識,除此之外,部分年老的教師的外語能力弱,缺乏計算機基礎,甚至都不會制作PPT,不能及時了解時代的流行,不知道“網絡詞匯”,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容易尷尬。
2.網絡使得思想教育者的知識權威受到挑戰。
網絡的迅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原來的教育過程中老師的權威是極其重要的,但是現在權威不僅僅掌握在老師的手里,還有一部分分散到網絡的手中,在網絡的世界里,老師和學生的地位是一樣的,都是接受信息的成員,有的老師的接受能力還低于學生。因此,網絡具有開放性、交互性、超鏈性等優點,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能夠將枯燥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同時也能提供超出課堂教學許多的信息,比傳統教育更加具有時效性,學生更加喜歡網上學習,使教育者的地位有所下降。
3.網絡時代形勢下,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質不滿足發展需求。
要想解決大學生的基本問題,如方法、思想觀念、所處立場等,都必須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基礎,這是一項充實靈魂的任務。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工作人員的人文修養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結果。假如認為傳統的教育是通過老師的威望進行思想的傳遞,而目前,我們面對的是信息時代,這種教育的傳遞方式就缺少了色彩。由于網絡為學生創建了交流的平臺,使學生有了平等的感覺,就不在接受傳統的教育模式。從而使教育者面臨更大的挑戰,需要他們不斷的進步,提高信息素質,開闊知識視野,優秀的政治素質,過硬的網絡技術基礎,良好的思想品德,創新教育內容,改善教育方法。
1)公交刷卡乘客上車站點識別包含2個模型,基于IC卡刷卡時間識別(模型2)相較于基于GPS時間識別(模型1)存在明顯缺陷,部分站點缺乏刷卡數據或部分乘客刷卡時公交車輛已經駛離站點,這些缺陷會導致下車站點無法識別或識別錯誤. 并且利用實際數據試算時發現采用模型2識別,站點序號基本對應不上,而模型1站點識別率高達98.31%,所以最終選取模型1為識別模型.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順應國際化發展。
現在,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在不斷加快,國家與國家之間交流也在不斷增強,世界經濟發展的體系依然是以西方發達國家思想為主體。此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便將自己的思想文化不斷進行傳播,實現他們的統治目標。印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認識國際現狀,擴增國際知識,以堅守本心。
1.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是基礎。
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學生將會接觸到方方面面的信息資訊,有好的,積極向上的,當然也會有一些消極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人員需要看清形勢,開創新的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改善教育內容。首先,為學生建立上網平臺,及時了解實時資訊,還有就是建立網絡站點,如開辟網上咨詢、參與論壇、“紅色網站”、通過網絡培養學生等,使學生能夠享受網絡所帶來的快樂以及知識。網絡教育可以加強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指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能夠堅決否定腐朽思想。
2.組建高素質網絡思想教育隊伍是核心。
要想在網上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那么,對于教育者的要求相對而言也是極高的,不但要有過硬的網絡技術基礎,還有對教育有獨特的方式方法,而且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了解網絡文化的發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直接取決于教育者的信息素質。教育者需要具有強烈的而信息意識,足夠的能力,從而適應環境,獲取更多的信息,明白學生的思想觀念,在管理、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
3.提升教學者的服務意識為關鍵。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首先就是要以人為本,不能只是通過說來教學,而是通過實際的比喻形象、具體的說明。總而言之,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標準,如果連實際問題都無法解決,那么形態再多變,再有意思,都是沒意義的。老師的身份并不代表是權威,也不只是教訓人,而是要處在和學生的同等地位,以學生為服務對象,認真體諒學生,明確服務意識,了解學生的想法,明白學生的需求,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通過這種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才能樹立威信,得到學生的信任,及時了解學生的問題,我們的教育工作才會得到最大的成效。
4.有效借鑒國外成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校教育者要學會借鑒成熟的思想,變為己用,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據國際形勢,研究新思想,吸取新成果,結合我國國情與時代發展特點,以世界觀的發展方式來教育學生,能夠讓學生正確看待網絡發展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總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網絡信息發展也是一樣,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機遇也是挑戰,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較為復雜的工作。增強對高校網絡的應用過程監控,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隊伍建設,才能從根本上讓網絡服務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辛燕:網絡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廣西教育,2010,(01).
[2]王煊,趙維.網絡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人民論壇,2010,(29).
[3]何蕭.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報,2004,(05).
[4]王務均.搭建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經驗與做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10).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