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東北地區在中國經濟的版圖中一直占據著重要位置。近幾年來,東北地區遇到較大經濟下行壓力,一些長期影響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和結構性問題日益凸顯,東北地區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國家發展改革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說,在看到這些困難和挑戰的同時,也要認識到,東北地區當前面臨問題的內涵,和10多年前啟動東北振興戰略時已有很大不同,當時主要是脫困和生存問題。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現在遇到的問題更多是轉型和發展中的問題。
如今的東北,無論是工業基礎、經濟基礎、社會環境還是社保體系等,都已今非昔比。2003年至2013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2%,高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經濟總量由2003年的不足1.3萬億元增至2015年的5.8萬億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2003年不到2000美元增至2014年的8000美元以上。重點領域改革、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生態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現在面臨的是如何適應新常態要求、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如何練好內功、如何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好的問題。
《若干意見》對東北地區的戰略定位很高,要形成一個支撐帶、五大基地,即要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帶,要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一支撐帶五基地”也是衡量東北是不是全面振興的重要標志和標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