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微信用戶已超過7億,刷微信“朋友圈”早已不是小部分人的行為。“朋友圈”里海量的信息巧妙地迎合著受眾生活需求,與他人互動的樂趣更是切合現代生活方式。然而有報道稱,某市公安局副局長吳某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恣意轉發含有不當言論的文章,并發表評論大肆抨擊、公然否定國家的大政方針,造成了惡劣影響。最終,吳某因“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受到黨紀嚴肅處理。
近年來,中央反復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的地位和意義。自媒體時代,每人的“朋友圈”雖小,但一條條信息卻如涓流入海,最終會形成一個輿論場。這對我們的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對黨員干部在對待網絡的態度上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多地已出臺規定對黨員干部網絡行為進行規范,但無論法紀規范是否明確要求,黨員干部都必須以嚴謹的態度對待“朋友圈”中的信息。
閱讀時切莫輕信,時刻不忘“辯證取舍”。“朋友圈”中的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而一些所謂的“歷史真相”“政壇揭秘”等也混跡其中。對這樣的內容聽之信之,體現出一些黨員干部素質不高、能力不足、缺乏學習的問題。黨員干部只有時刻有本領上的恐慌,多讀書、多學習,堅持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看問題,不做主觀臆斷,把獲取的信息放在黨和國家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去認知,才能看清其本質。
分享時切忌輕率,時刻樹立“責任意識”。如今轉發不當言論者的確有“不明真相”的黨員干部。吳某的案例凸顯了當下一些黨員干部在工作之外、網絡之中不守紀律、不講規矩、責任意識淡薄的現象。“朋友圈”中的一條不當信息即使最初只被少數人轉發,最終也可能產生規模龐大的“蝴蝶效應”,因為黨員干部在社交中往往是受尊重、被信任者,特別是領導干部“居高聲自遠”,所以圍觀者愈多,愈要對信息認真甄別,絕不信謠、傳謠。
發聲時切勿輕言,時刻銘記“看齊意識”。有的黨員干部雖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心知肚明,但不當的發聲很可能釀成難以估量錯誤。言語上的我行我素歸根結底是他們的信仰信念不夠堅定。除了對自身在網絡上的表達提出嚴格要求外,黨員干部也要看清,“朋友圈”是一個輿論斗爭必須占領的高地。面對不當言論,我們應敢于亮劍,大膽發聲,積極舉報,阻其傳播。
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落細落小落實不分工作內外,細微之處更能彰顯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淺河須當深渡,每一位深居“圈”中的黨員干部只有不放松對黨的意識形態的堅守,擰緊思想上的“總開關”,才能切實構建好、維護好“朋友圈”生態的“山清水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