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群 秦宇婷(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 福建廈門 361000)
?
比賽教學法在中學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
于淑群 秦宇婷
(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 福建廈門 361000)
摘 要:通過對比賽教學法在中學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比較全面、系統的調查,客觀而深入地分析研究中學體育課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方法,找出比賽教學法在中學羽毛球教學發展中的可行性優勢。研究表明:比賽教學法在中學羽毛球課教學中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術和戰術,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心理承受能力,并且可有效提高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效果。比賽教學法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從而達到快樂學習、因材施教、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為創造性教學提供依據。
關鍵詞:比賽教學法 中學 羽毛球教學 應用
隨著羽毛球項目的不斷普及,羽毛球運動已進入中學的體育課堂,成為學生體育課首選運動項目之一,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羽毛球運動技術性強, 技術要求細膩、場上移動速度快、技戰術變化多端, 比賽競爭激烈, 要達到較好的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術和提高運動水平, 需要經過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因此, 研究中學體育課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方法很有必要。
廈門市集美中學初二年級羽毛球選項課的5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25人,對照組25人。兩組教學進度、授課時數、場地器材等條件均相同。

表2 對照組羽毛球教學效果調查統計表(n=25)
2.1比賽教學法影響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分析
教學實驗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關于比賽教學法影響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見表1、表2)。
以上反映出比賽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羽毛球運動的興趣;并有助于學生對羽毛球運動技術動作的理解與掌握;有助于提高參加羽毛球運動的自主性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2學生學習效果的對比分析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授課時間相同,學習和鞏固同一個技術動作的時間也相同,均為3個課時。高遠球練習中,實驗組采用比賽教學法:“比賽”連續的回擊個數,要求學生輪轉接球,連續不斷;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法,教師示范動作后學生兩兩練習,練習的過程中教師糾正指導。殺球、吊球和接殺球、挑球的組合練習中,實驗組采用二一式進攻與防守練習,單人方進攻,兩人方左右站位防守。進攻的一方,主要練習殺球,吊球技術;防守的兩個人主要練習接殺球和挑球等防守技術。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學生兩兩練習,一人進攻,另一人防守,練習的內容相同,練習過程中教師指導錯誤的動作及時糾正。
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產生的教學效果有明顯差異。同樣的時間內,學習并掌握同一個技術動作的程度以及技戰術的運用有著顯著的差異。同時,實驗班的同學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習羽毛球的積極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同學,比賽教學法運用于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中,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教學,有著顯著的優勢。
3.1結論
(1)在中學生羽毛球課教學過程中采用比賽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有助于對學生掌握基本技術,提高技術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
(2)將比賽教學法科學地引入中學生羽毛球課堂,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愿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鍛煉的自覺性,有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與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為其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圍繞教學目標合理運用比賽教學法,能讓學生感受強烈的比賽氣氛,有利于競爭意識的培養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
3.2建議
(1)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利用比賽教學法學習羽毛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比賽教學法應用在教學比賽的同時, 安排一定數量的基本身體素質和技戰術練習。一般可采用交叉安排的方法。
(3)在運用比賽教學法時,每節課的技戰術安排要和比賽緊密聯系起來,對于比賽內容和規則的制定應該貼近所教技能,這樣有利于對學生實際技能的掌握與了解。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形式,比賽教學的安排要從簡到繁,由易到難。
(4)經過實驗,在中學羽毛球教學中采用比賽教學法是可行的。因此,建議可在其他中學體育項目中,引進比賽教學法。“教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每位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陳玉敏,梁亞強.“比賽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對比分析[J].九江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6):64-65.
[2]蘇寸草.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及實踐能力的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3(1):69-71.
[3]王勇.體育課比賽教學的應用[J].中國學校體育,2009(12):49.
[4]鄺振偉,尚輝.比賽教學法對提高學生技術與戰術能力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2011(12):160.
[5]江妍锜.中學羽毛球健身及教學方法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2):51-52.
[6]伍松林.比賽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運用的實證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3):251.
[7]馬行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實效性探討[J].福建體育科技,2004,23(6):50-51.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c)-0048-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