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宇(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
四川省大學校園排球運動開展實證研究
石翔宇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為全面發揮學校的優勢,以學校校園排球帶動四川排球賽事的蓬勃發展,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對四川省高校排球聯賽和高校排球協會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基于四川振興“三大球”的形勢下對排球項目在四川高校校園排球發展在協會會員數量、會員的身體素質情況以及日常訓練情況和經費管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偨Y和分析目前四川省高校協會排球發展的困境,探索多元化的賽事組織,探究推動高校校園排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四川 高校 排球 發展
排球運動在我國普及較廣,是一項很好的體育健身項目,四川省是排球發展的大省,也是大學云集的省份,四川省大學數量在全國位居第九。四川省在2015年啟動了振興三大球工程,大學生排球發展也備受關注,為豐富大學生校園體育文化生活,促進高校見體育文化交流[1]。該文通過對成都市第八屆高校排球聯賽進行調研,分析影響四川省大學生排球協會發展因素,旨在探究大學校園排球發展的方向。
參加四川省高校聯賽的9所大學。
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專家調查法,通過中國知網查閱高校排球發展的相關研究和相關文獻,了解中國各省市和地區高校排球發展的現狀和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并對四川省師范院校和專業體育院校的老師和排球教練員以及裁判員的交流,分析出目前四川省大學排球社團組織的生存現狀和發展路徑。以及依據研究目的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參加四川省高校聯賽的16支隊伍的130名運動員調查,了解各學校在訓練管理、經費使用和隊伍建設情況。

表1 四川高校排球隊伍概況
3.1四川開展校園排球運動的高校情況
四川也是大學數量較多的大省。2014年教育部公布全國大學(不含獨立院校)數量2 542所大學,普通高等學校2246所,民辦普通高校444,成人高等學校296所。四川有34所高校,10所獨立學院和6所民辦大學,1987年4月,國家教委又發布了《關于普通高校試行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的通知》,首次確立了全國57所招收高水平運動員的試點院校,其中四川有3所。四川高??烧f是培育排球的“沃土”,但是四川開展排球項目的高校卻只有9所,四川省擁有排球協會和排球隊伍的高校大多在成都,這些高校的排球隊伍多為男女兩支。(見表1)
3.2高校大學生參加排球比賽的情況
四川省排球比賽大多由成都市體育局主辦,成都市城北體育館、成都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和成都市排球運動協會共同承辦的,四川省高校排球的比賽也是如此。高校學生一年來能夠參加的比賽只有“運動成都、中國體育彩票超級大樂透杯”成都市高校排球聯賽、運動成都”成都市高校業余排球公開賽這兩個。成都市一年舉辦14次比賽,比賽較為集中在中小學,大學生能夠參加排球的比賽機會太少。大學生參加的比賽分為上下半年,間隔時間較長,不利于隊伍健康的發展。
3.3高校運動隊情況
運動員隊伍的建設關系到項目良好的發展,是隊伍取得比賽優異成績的關鍵[2]。在每次參加四川省高校排球比賽各隊運動員參賽情況調查中發現,各高校參賽隊最多14人,最少只有6人,大多學校參加比賽報名人數都不夠一支完整隊伍的要求。每次參加比賽都是常打的幾人參加,發映出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兩極分化嚴重,水平高的運動員參加比賽,技術水平低的運動員不愿參加比賽,也不愿隨隊前往賽場,其他成員參與度低,有的隊伍甚至是6個人從比賽開始打到比賽結束,這就導致場上隊員成了“孤軍奮戰”。
3.4參與訓練、比賽動機分析
通過對2015年第八屆高校排球聯賽的130名運動員調查,了解有40%的人參加協會是因為興趣愛好??梢钥闯鰜泶蠖鄶祵W生在最初進入學會是并不時全部都為了學習和掌握這項技術而參加的,這也勢必影響了協會開展訓練和比賽的工作,在9所高校中只有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的排球訓練是有時間制度保證的,大多數學校更多的是“即興”訓練的,訓練時間大多安排在每周周末的下午,訓練時間多為一個半小時。訓練缺乏管理,時間短,時間安排不科學。
3.5運動員情況
3.5.1運動員身體情況
9所高校的排球協會的會員是有學校各個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身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文科系的學生身體素質不強。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因為有自己獨立的體育學院和高水平運動隊,所以這幾所學校的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都較其它院校高。
3.5.2運動員后勤保障和經費情況
運動員的訓練場地和設施都是學校固有的體育設施,但是器材老舊,相對較為落后。調查得知這幾所大學的排球訓練都是在室外進行的,水泥地面,運動員訓練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在第八屆高校排球聯賽中調查,只有成都理工大學有商家、企業贊助,更多學校運動員參加比賽和日常訓練的費用開支大多是依靠學校團委支持。
3.6教練員情況
教練員在運動項目的訓練中至為重要,是運動員技術指導和隊伍技術水平提高的關鍵,尤其是在技術學習的泛華、分化階段,更需要教練員對運動員習得技術進行點撥。但9所高校的排球訓練大多是自由集中的訓練,老師的參與度低,缺乏專業的教練員進行訓練指導。
(1)中國體育職業化的發展時間短也并不完善,除足球、籃球等少數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以外,存在著偽職業化、低水平和低關注度等諸多問題[3]。高校排球的發展更需要向職業化方向發展,利用學校專業多樣化,為開展校園排球費用和隊伍建設提供支持。
(2)協會的發展要更加重視全員參與,全員學習,加強老師的參與度,提高訓練效率這是協會后備人才力量儲備的關鍵。
(3)依托學校和成都市排球協會,通過市排球協會聯系體育師范院校和專業體育院校(如成都體育學院)的在校生,為排球協會科學訓練尋求保障,提高訓練的效率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吳建堂,黃曉梅,曾亮,等.福建省大學生排球聯賽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4,36(4):109.
[2]郭科明.高校競技體育改革之一 ——對高校運動訓練現狀分析與發展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7):963-970.
[3]廖彥罡.北汽排球模式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5,4(4):109.
中圖分類號:G807.4;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c)-0084-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