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從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81-01
“幸福”是一種感受,她源自于每個人心靈深處。老師的幸福,其實真的沒有什么固定模式,同樣的工作經歷、工作環境、工作方式、工作效率、工作效能,但帶給我們每個人的幸福指數是不同的。
學生喜歡就很幸福。
學生喜歡,作為教師,心胸寬大,仁慈博愛,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對待學生。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它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它成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賞心悅目的亮麗景致。師愛就是要每個學生都享受到愛的權利,不要留有死角,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老師的愛。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時時,事事為學生著想,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相信學生一定會喜歡我們的。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一定是一個幸福的教師。
取得成績就很幸福。
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這需要我們老師做大量的工作,由課前的精心備課,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做好充分的課堂預設到課堂上的循循善誘,當好學生的引導者、領路人,以及課后的個別輔導和檢查落實工作,這都是一個個非常繁瑣而復雜的任務,可每當看到學生思想上、學習上取得一點點進步,我們的心里就會感到很欣慰,一種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苦點兒、累點兒,都是值得的。
家長認可就很幸福。
經常聽到家長議論老師,這位老師說話讓人愛聽,那個老師對孩子有愛心,總是不厭其煩的,這個老師上課有方法,孩子們喜歡聽,我總會對號入座,反思我自己的教學行為。某一次聽我們班的一家長對我說,我的孩子自從跟了您以后,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觀,回家就特別喜歡做作業了。聽了之后,我心里激動了好幾天,能得到家長的認可,我覺得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很多時候溝通能使人變得快樂。當我們感覺學校對自己不公平時,通過和學校溝通會讓自己更詳細的了解學校的規程、制度,也許你會因為理解學校的工作而變得幸福;當我們感覺社會對自己要求過高時,通過和社會溝通我們會了解社會需求什么樣的人才,知道老師應該培養什么樣的學生,自己應該在哪些方面提高,也許你會因為接受社會的要求而變得幸福;當我們感覺家長不講理時,通過和家長溝通我們會知道家長的教育觀,知道家長給自己孩子的定位,再對比自己對自己孩子的要求,也許你會因為理解家長而變得幸福;當我們感覺孩子調皮難教育時,通過和孩子溝通我們會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特長、性格,從而為孩子量身定做適合他個人的學習計劃,也許你會因為孩子的改變而變得幸福。
有人說:“生活著是美麗的,工作著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種滿足,一種樂趣,一種愉快心情,也是一種感覺,一種責任,一種堅持,一種恒久地動力。教師的幸福,也是學生的幸福;師生的幸福,就是教育的幸福。我愿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在物欲繁茂的今天,無限地熱愛自己、熱愛學生,保持一份內心的安寧。
“幸福”是一種心理感受,其實她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用一顆寬容的心、博愛的心去看待、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享受教育的每一天,你就是一名幸福的老師,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將會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