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亮 鄭太春
【摘 要】分析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設計色彩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探索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設計色彩課程職業化教學的模式。
【關鍵詞】高職 設計色彩課程 職業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C-0062-03
設計色彩課程是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與傳統的三大構成之一的色彩構成教學共同構筑起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色彩課程教學體系。室內設計技術是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在其專業中所進行的設計色彩教學是不能脫離裝飾市場的實際需要而單獨探討色彩設計的。傳統的設計色彩教學無論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方面都相對孤立,與其相關專業的后續聯系性不強,并沒有很好地發揮其專業基礎課程的魅力。為了將設計色彩教學更好地服務于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探索高職設計色彩課程職業化教學模式成了設計色彩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
一、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設計色彩課程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設計色彩課程教學現狀。設計色彩課程作為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是該專業課程體系構成中的重要部分,它起源于德國魏瑪市的公立包豪斯學校開設的課程內容,因包豪斯對現代設計教育的影響力,世界各國的設計院校紛紛效仿并開設其相關課程,最后發展成為各國現代設計教育教學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設計課程。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后,大眾教育得到快速發展,擴招前的高職高專院校和后起由中專升格為高職高專的院校都一直沿用相關本科院校的課程內容、教學設置和教學模式,甚至有時連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課本教材都很相似。就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開設的設計彩色這門課程而言,因受其影響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更不用說具有高職自有的基礎設計教學特色。傳統的設計色彩課程教學,往往以臨摹、寫生、向大師學習等為基本的教學形式,利用專業畫筆工具及水粉、水彩、油畫等繪畫顏料進行設計色彩的練習,教學內容無非是色彩基礎理論的教學、色彩構圖、各種色調練習、色彩的采集和重構、色彩歸納及裝飾色彩訓練、各種色彩表現技法的練習等為內容。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練習方法造成了設計色彩課程與相關專業后續課程的嚴重脫節,忽略了其專業特色,也沒能很好地為該專業服務。同時,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老套僵化,也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高職設計色彩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發展要求脫節。設計色彩課程是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該課程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到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發展。“一方面,設計基礎課程是學好專業課程的前提;另一方面,設計基礎課程是奠定專業發展的基本條件”。目前,較多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設計色彩課程教學依舊沿用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教材及教學內容陳舊。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太注重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發展要求密切聯系,而且也沒有很好地注重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發展要求進行無縫銜接,這樣就大大削弱了其為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服務的特性。
2.課程內容缺乏整合,職業化教學成分不足。目前在高職院校,師資不足成為普遍現象,加之各專業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在教學中自然有欠考慮各開設課程內容是否重復,缺乏應有的整合力。以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為例,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因缺乏應有的課程整合能力,出現了較多課程教學內容交叉和重復的現象。在課程設置上設計色彩、構成原理、室內設計、室內手繪表現技法等課程由不同的教師承擔教學任務,這些課程的教學內容就存在明顯的交叉和重復,這樣就有必要對所開設課程重復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機地整合。在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設計色彩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偏重對學生繪畫技法、技巧的應用,而忽略了對學生在室內設計實踐中針對不同室內空間進行具體的色彩設計應用的引導,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其教學內容與學生以后所從事的職業嚴重脫節,偏離了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二、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設計色彩課程職業化教學的方式
設計色彩課程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知、審美、創造、設計能力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高職學生學習設計色彩最終還是服務于其專業設計,因而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須向職業化的教學轉變,教學內容的安排要朝著針對性、應用性的色彩表達進行訓練,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教學課時內,把色彩設計靈活運用于專業設計之中。
(一)結合專業實際,突出“三段式訓練”模式,強化基礎理論應用。具體如下:
1.色彩基礎訓練。色彩基礎訓練是設計色彩課程必要的教學階段,也是進行色彩理論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色彩的寫生、臨摹、借鑒、想象四段式的基礎訓練,并結合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實際,由淺入深進行設計色彩教學。具體訓練從靜物、風景寫生到兩者臨摹的階段,通過教師講解和示范教學,學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論及色彩繪畫的基本處理手法和繪畫技巧;在此基礎教學上,結合室內設計工程實例進行借鑒、想象階段的實際訓練,并借助數字化媒介,用相關設計軟件進行分析和推演。寫生、臨摹階段是了解和認識色彩的基礎階段;借鑒是由模仿延伸為色彩實際運用階段;想象是色彩設計能力的提高階段。學生在這四段式的色彩基礎訓練中,加深了對色彩的認識和運用,掌握了從色彩的初步描繪到思維創作的過程和技巧。
2.色彩色調、歸納、重構訓練。色調是一幅作品的主旋律,也是衡量設計、繪畫作品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色調的分析與研究是設計色彩的主要任務,也是色彩基礎訓練的有效途徑。無論是設計作品還是繪畫作品,以及與之相存的形式與內容等,色調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據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特點,教師在講解色調練習時,可結合室內空間六大界面及家具、陳設的組成,進行相應的冷、暖、中性色調的實際應用練習。在教學時,可多結合任課教師的實際工程項目,進行講解室內色彩設計,重點教授案例中材質、燈光等的色彩對整個室內空間整體色調的影響和如何去把握好該室內空間的主體色調。依據該專業,進行色調訓練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色彩審美、概括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室內設計實踐中能根據室內空間的實際需要加以靈活運用。
色彩歸納訓練是在色彩寫實技法練習的基礎上,對于同一組色彩畫面,通過主觀的概括和提煉,以歸納的手法所進行的色彩再現過程。在這一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以色彩小稿的表現形式,快速保留畫面整體色彩的主調,減少部分色彩的種類,同時,可根據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的特性,從畫面色彩構圖、屬性、主體色調等方面進行理性地分析色彩,并迅速地將畫面多樣的色彩進行概括、提煉,以此來達到一種特定的畫面氛圍。色彩歸納訓練最能反映出設計人員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設計意圖,是設計創新的有利手段之一。通過訓練,學生對色彩的歸納能力和駕御畫面主觀色彩的能力將大大加強。
在進行色彩重構訓練時,教師可根據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實際,將古今中外優秀的建筑、室內及繪畫作品引入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古今中外優秀的資源素材,并結合現代數字技術,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分析和探討其中色彩的構成、組合及色彩的對比與統一。重點教授學生如何利用重構的設計手法并結合學生個人的設計理念,將具象、抽象的古今中外優秀作品中的色彩進行轉化、移植到個人實際的作品中去。學生通過這種打散、重構的色彩專門訓練,無形中加深對色彩設計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也對自身的審美和創造力都有提升。
3.色彩鑒賞訓練。色彩鑒賞訓練是全面拓寬學生見識、思路,提高審美情趣和豐富想象力的有效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要局限于課堂內容的教學,要打破固有觀念,力求色彩設計教學內容與行業實際需要零距離接軌。深入社會、行業,多參觀家居體驗館、藝術館等的展覽作品及教師、行業設計師的優秀室內設計實際工程項目作品,讓學生直接體驗、感受作品的色彩魅力。同時,在參觀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感興趣的作品,講解該作品色彩的組合、對比、色調等處理手法,并分析作品色彩設計的構成與實際材料、機理之間的關系。在這樣一系列的訓練中,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依據職業需要,設置典型課題,突出實踐應用。針對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學生專業課學習、職業發展需求及就業方向,除了完成如上基礎理論的教學外,還要將設計色彩課程的技能與應用部分進行專業化的課題設置,如“室內空間色彩設計”、“室內材料色彩設計”、“室內軟裝色彩設計”等專業化的課題設置,使設計色彩表現應用能真正地為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服務,讓學生能將色彩設計運用到他們所從事的設計專業中去。在設置好的典型課題中,可借助計算機輔助軟件對室內空間的地面、頂棚、家具、室內軟裝及室內裝飾材料等方面進行色彩表達。任課教師在授課時,可采用現代數字化媒介,把授課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利用各種現代數字設備并結合相關設計類軟件,以此來代替傳統的顏料、畫筆等繪畫性工具。用這種可視化的教學模式,任課教師可以很方便利用網絡數字圖片,對典型課題內容進行講解、演示和講評;學生也可利用數字化媒介來進行相關課題的練習。設計色彩課程運用數字化教學模式,不僅可彌補教學中傳統案例圖片少、可視性不強、人工調色有色差等不足外,還因其修改性強,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課業的整體質量。學生通過典型課題的訓練后,知道如何在室內空間、室內材料、室內軟裝設計等中進行相關色彩的實踐應用,學生基本上已經能夠主導自己的色彩設計任務,也基本達到了職業化教學的目的。
(三)立足崗位需求,引入實際項目,實現職業化教學。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是以培養高技能的室內設計專門人才為最終目標,因此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須為其專業培養目標而服務。教師將室內設計實際工程項目引入色彩設計課堂教學,是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結合,是實現職業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教師可模擬裝飾企業將工程實際項目劃分為多個子項目,并把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探討、分析其各個室內界面、家具、陳設等方面的色彩設計。這樣,教師可將色彩基礎理論慢慢滲透到具體的設計實踐中去,讓學生學以致用,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下轉第100頁)(上接第63頁)主動性、積極性。當學生遇到具體實際問題時,教師可進行專門講解和分析,同時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去發現問題,并運用相關色彩理論去解決實際問題。把室內設計實際項目引入色彩設計課堂教學,除了可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外,還對學生設計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團隊協調能力、崗位適應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
總之,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色彩設計課程的職業化教學,教師要根據其專業實際需要和職業崗位對人才的需求,革新教育教學理念,打破固有教學方法、模式,把室內設計實際工程項目引入課堂教學內容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要摸索出一條既結合專業實際,又具有高職室內設計技術專業設計色彩課程職業化的教學模式,任重而道遠,還有待一線的藝術設計教育工作者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雙雙.淺談高專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J].商情,2011(20)
[2]張綺曼,鄭曙旸.室內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3]杜兵,李晨,楊錦雁.設計色彩[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
[4]冉玉主.設計色彩[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