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
摘 要: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媒體,它有著傳統教學手段中所不具備的優勢;但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教師在電子白板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講究科學性和實效性,一定要對教學過程、教學方式、教學資源進行優化設計,同時加強自身的修養,以便能夠最好地適應和運用電子白板,優化教學效果。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34-0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正逐步走進我們的課堂。作為一項全新的現代教學工具,電子白板既具備傳統黑板的功能,又融合了現代多媒體的優勢,其特有的性能以及豐富的多媒體資源,為改善課堂互動和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技術可能。
一、電子白板在課堂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為了了解電子白板在中小學課堂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我觀摩了高中各學科的電子白板教學課,并與學校的教導主任、任課教師及學生進行了探談交流,我們發現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共性問題:
1、教師操作不熟練,影響教學效果。電子白板兼具傳統黑板和多媒體教學的雙重優勢,已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贏得了廣泛的認可,但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電子白板的培訓不到位或使用不熟練,并未充分展現電子白板的資源收集與整合功能、文件存儲和講義導出功能。有許多教師對電子白板的認識不到位,有些教師依舊忙于課件的編輯和制作,缺乏應有的軟件應用能力,比如還不能靈活使用電子感應筆、不能熟練掌控電子白板的交互等。
2、對白板的使用方式單調,缺乏對白板功能的挖掘和利用。在很多課堂上,有些教師將電子白板僅作為一種類似于投影屏幕的工具來使用,有些教師只是頻繁地使用書寫、切換、拉幕、圖形拖拽等少數幾個功能,這與傳統的“黑板+掛圖”基本相當,并未體現出白板的獨特優勢。相反,屏幕頻繁切換,致使教學內容顯得瑣碎零亂,難以在學生腦海里留下對所學知識的深刻印象,這會弱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另外,白板的很多功能如聚光燈、放大鏡、批注等工具在強化要點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3、對白板的使用時機不恰當。有些教師在使用電子白板教學時喜歡使用大量的動畫、視頻、圖片和聲音,對學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擾;還有些教師從頭到尾都在進行屏幕的頻繁切換,學生關注電子白板的時間過長,不但在眼花繚亂中引起視覺疲勞,而且很快從感覺新奇到單調乏味,并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備課時,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找到教學內容與教學素材的切入點,教學設計要力求簡潔、清晰,對于一些可用可不用或根本就不適合用的內容,則大可不必使用,使電子白板的使用更具有針對性。
二、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1、電子白板為我們創設了更好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教學需要,結合電子白板的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功能創設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可以帶動學生的主動思考。如在學習《征稅和納稅》一課時,我引入了動畫片《中華稅收漫談之稅收史畫》從“稅”字談起,稅在古漢語中就有社會成員向國家送交農產品的意思,通過講述稅收的起源及其種類,學生們的注意力很快便集中到所學的內容上。接著我讓學生談及現實生活中的稅收以及違反稅法的種種行為,學生們不知不覺地成為了課堂的主角,并在討論中明白了稅收的現實意義,明白了“我國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通過本節課的探究和學習,同學們理解了公民為什么具有依法納稅的義務,從而樹立了要自覺納稅、要與違反稅法的種種行為做斗爭的意識。可見,電子白板的使用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增進他們的理解,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優化教學環節。
2、電子白板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現在的學生由于學業負擔過重,他們對外界了解相對較少,尤其是很多學校實行封閉式教學,學生長期在校住宿,既沒有電視、也沒有網絡,加上在校學習時間安排得較緊,可以說幾乎“與世隔絕”。而電子白板應用于課堂教學,可以為他們展示生動的圖片、播放鮮活的視頻,或摘錄催人奮進的事例,很容易幫助他們了解外界的狀況,從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在復習《政治生活》時,我播放了視頻《堅決捍衛釣魚島主權》,這個話題顯然要談到政治生活中的國家主權和管轄權,那節課同學們討論的非常火熱,不知不覺中竟把《政治生活》一書中有關當今世界局勢、國際關系、國家主權、國家利益等一系列知識點總結的頭頭是道,以至于那些日子孩子們一下課就跑到報刊欄看國際新聞,在同學們的關注中,我深切地體會到:這些孩子是多么需要開闊視野,擴展知識面啊!
3、電子白板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好的輔助作用。在教學方式上,與傳統教學用的黑板和粉筆相比,電子白板的電子感應筆既能代替鼠標操作,又能代替粉筆書寫,當白板寫滿后只需要新建另一個白板即可,節省了大量擦黑板的時間。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利用電子感應筆在白板上進行書寫、圈畫、標注、擦除、保存等操作,這既加快了課堂節奏,節省了課堂時間,使教學方式更便捷;還方便老師們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總之,教師又要恰當地把握好它在課堂上使用的時機與方式。本文根據我縣中小學實施“班班通”教學以來,經走訪、觀摩了中學各學科的電子白板課堂教學的應用情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及管理過程中的切身體會,對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使用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作了些理論和實踐的探究,以期進一步推進電子白板與學科教學的深度整合,提高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所以,教師在電子白板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講究科學性和實效性,一定要對教學過程、教學方式、教學資源進行優化設計,同時加強自身的修養,以便能夠最好地適應和運用電子白板,優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丁興富,蔣國珍.白板終將替代黑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 [J].電化教育研究,2005(5).
[2] 衣學勇,李文杰.電子白板—教育信息化新工具[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7).
[3] 楊永雙.農村中小學班班通應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