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迪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48-01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科書(上冊)教學參考用書》在“說明”部分指出:“要十分重視閱讀與習作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系,打好學生習作起步階段的基礎……除上述讀與寫的‘長線結合外,我們還要抓好讀與寫的‘短線結合,即根據課文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角度,讓學生通過‘小練筆,對課文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方面進行模仿。這樣,一方面不斷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和材料積累,一方面不失時機地進行局部的仿寫練習,就能夠從‘讀中學‘寫,以利于其習作水平日有寸進,不斷提高。”這是蘇教版教材為了更好地落實新課程習作教學理念,所直白告訴我們該教材的編寫意圖。如何踐行新課程習作教學理念,落實教材的編寫意圖,找準隨文練筆的契入點呢?我校申報了《提高三年級隨文練筆能力的教學策略研究》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把專門梳理歸納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和下冊隨文練筆的教學內容作為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以規范指導蘇教版實驗教材隨文練筆教學內容,筆者參與了此課題研究。筆者在研讀課程標準要求、遵循讀寫結合規律、尊重教材編寫意圖的前提下,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反復提煉,對《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教科書》隨文練筆教學內容進行了一個梳理匯總,僅供蘇教版教材實驗區同行在教學中參考。
1、《讓我們蕩起雙槳》:觀察課文中少先隊員蕩舟北海、盡情歡樂的動人情景插圖,仿照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會查“無字詞典”》:聯系生活,仿照課文用生活中情景解釋詞語的方法,以“你看……,這不就是對‘……最好的解釋嗎?”的句式寫一段話。
3、《楓橋夜泊》:反復誦讀古詩,體會詩人張繼落榜后夜泊在楓橋的苦悶心情,結合古詩意境把你想象到的情景用一段話寫下來。
4、《做一片美的葉子》:假如你就是大樹上那片美麗的葉子,你會想到些什么?你會對大樹、對人們說些什么?★
5、《北大荒的秋天》:A仿照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用上寫顏色的詞語,描寫某處景物、B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表達,以“總分”的構段方式,試著以 “果園熱鬧非凡。”、“花園熱鬧非凡。”寫一段話。(二選一)
6、《西湖》:用上“猶如”、“像”、“仿佛”、“宛如”等比喻詞寫你熟悉的一種景物。
7、《拉薩的天空》:以“拉薩的天空真 啊, 得讓人 。”練習寫話。
8、《蒲公英》:假如你是太陽公公,會怎樣勸告那兩顆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種子?用一段話寫下來。★
9、《三袋麥子》:小豬、下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贊成誰的?為什么?如果是你,會怎樣做?用一段話寫下來。★
10、《哪咤鬧海》:仿照課文第三自然段通過小哪咤動作描寫突出性格特點的寫法,寫一段話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點。
11、《第八次》:A布魯斯王子躺在山上的一間磨坊里,不斷的唉聲嘆氣,對于這場戰爭,他幾乎失去了信心。如果你遇見了他,你會怎樣安慰鼓勵布魯斯?B布魯斯看到蜘蛛沒有放棄最終結成網,感動極了,當時他心里怎樣想?(二選一)
12、《臥薪嘗膽》: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轉弱為強,出奇兵滅掉了吳國,他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什么?想一想,寫下來。
13、《世界上的第一個聽診器》:雷奈克善于觀察、肯動腦經,終于有所發現、有所創造,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14、《“東方之珠”》:仿照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寫法,圍繞“一到雙休日,街上就熱鬧起來”寫一段話。★
15、《小露珠》:讀了課文,你一定很喜歡小露珠,請用“小露珠我真喜歡你,因為你 。”為開頭,寫一段話。
16、《石榴》:品嘗一種水果,并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17、《石頭書》:朗讀文中對話部分,關注提示語不同位置引號的用法,試著自己寫一段對話,注意提示語不同位置標點符號的用法。
18、《小稻秧脫險記》:課文結尾說雜草紛紛倒去,小稻秧高興得跳起舞來,他會對噴霧器大夫說什么呢?
19、《航天飛機》:根據課文內容,為航天飛機寫一段自我介紹。
20、《軍神》:你想對“軍神”劉伯承說些什么?用一段話寫下來。
21、《掌聲》:新調來的老師不了解小英的情況,她上臺演講前眼圈都紅了,如果你是她的同桌,你會怎樣鼓勵她,用一段話寫下來。
22、《金子》:你的夢想是什么?用一段話告訴大家。
23、《每逢佳節倍思親》:選擇你喜歡的一首古詩,想象詩人寫詩的情景,仿照課文的表達,用“文包詩”的形式寫下來。
24、《孫中山破陋習》:什么叫“陋習”?問問周圍的老人,把你了解到的寫下來。★
備注:帶有“★”的內容,是教材課后的練習題。筆者原題采用。
以上內容,就是筆者認真研讀教材、教師教學用書之后,對本冊教材中適合三年級學生隨文練筆契入點的教學內容所進行的梳理匯總,以拋磚引玉,求教同行。隨文練筆教學內容,有的是讓學生模仿課文句式,有的是讓學生模仿段式,有的是讓學生模仿課文立意,還有的是讓學生模仿課文寫法及作者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但筆者在這里還是特別強調:我們在三年級隨文練筆訓練時,契入點要放在“句式”及“段式”上,切不可增加隨文練筆的難度,誤把把三年級學生隨文練筆的著眼點放在布局謀篇上。所以,大家在運用此研究成果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效靈活進行地進行隨文練筆訓練,達到“讓學生的閱讀理解不斷加深、習作日有寸進”之目的,讓閱讀與習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