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敏
摘 要:語文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語文教學要走進生活,貼近生活,是新課程對語文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生活化教學模式漸漸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385-01
所謂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指的也就是把刻板化的課本中的內容和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生活。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的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學習、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筆者就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談談幾點見解: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潛在動力和前提,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就會釋放巨大的能量,積極的投入研究學習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果一味講述課文,就會出現(xiàn)課堂印象深刻,課后逐漸淡忘的局面,不利于學生的長久性學習和興趣的激發(fā)。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將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的最有效的舉措之一,同時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如實的結合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樂學,引導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背影》時,因為題目很普通,所以學生在看到這個題目時沒有較多的感想。此時,為了讓學生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課前應該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通過引導學生正視背影,或者讓學生觀察背影,最后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在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天堂,是語文發(fā)展的關鍵。現(xiàn)階段的“大語文”也認為,語文的教育要以人能夠獲得更好的身心發(fā)展作為基點,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語言的表達,同時應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思維方式、培養(yǎng)健康的情感和心理認知、提升并完善學生自身的人格和人文修養(yǎng)。這就充分的凸顯了語文教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重要性。因此,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想有效的落實生活化教學策略,我們還應積極想從學生們的生活實際中尋找適合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拓寬學生的學習的空間,使教學更加豐富并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例如: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領鮮”、“使用藍天六必治、讓您牙口無炎”等等,這一類故意偷換同音字的不規(guī)范用字現(xiàn)象,可以讓學生扮演一名文字小衛(wèi)士,談談如何糾正這一類現(xiàn)象。這樣,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展課堂教學,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說 規(guī)范話、寫規(guī)范字的良好習慣。
三、引導學生實踐體驗,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的教學是基礎,課外的實踐是補充、是提高。課堂上的教學并不是生活化教學的全部,知識是來自于生活實踐的,只有仔細注意生活里的小事情,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以適應社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材雖然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但卻不是唯一。生活中到處都有語文教學資源,如: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廣裹無垠的大自然、紛繁復雜的社會等,都是語文學習的大課堂。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鮮活的語文資源,開展多樣化語文活動,引導學生實踐,使之切身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經常帶領同學們走出封閉的校園,走向公園、植物園、動物園等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又如,組織故事會、詩歌朗誦會、辯論會、課本劇表演、小品表演、猜謎語、答記者問、采訪、模擬導游、情境對話等。這些語文活動是對語文教學的重要補充,在多姿多彩的語文活動中,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潛能。這樣,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引導學生不斷的實踐,在加深了同學們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的同時,也幫助了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和知識,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學落在實處。
四、布置生活化作業(yè),提高教學效率
作業(yè)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鞏固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初中語文作業(yè)單一化現(xiàn)象嚴重,學生都是去完成一些導學案、以及課后的習題等,幾乎都是書面作業(yè),不可否認這樣的教學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形式都是這樣單純的書面練習,就會顯得過于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起來也沒有什么興趣。因此,在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適當?shù)霓D變這一些現(xiàn)象,積極的聯(lián)系生活,將作業(yè)形式和內容予以生活化,變單一模式為豐富樣式。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實踐性作業(yè),如學習《背影》一文后,要求學生回家觀察父母,對其背影進行描寫,還可以進一步與爺爺?shù)谋尘斑M行比較。這樣,既改變了傳統(tǒng)單一化的作業(yè)現(xiàn)狀,也實現(xiàn)了有效的鞏固,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總結:開展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的需要,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需要。要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做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加強對實踐的研究和分析,在探索中穩(wěn)步前進。
參考文獻:
[1] 汪選桃.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初探[J].語文天地,2015(2)
[2] 杜 丹.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探究[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