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吉卓瑪
【摘要】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是隨著其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同而不同的,因此,在具體實施多媒體教學時,要結合實際情況、有效地將多媒體技術與語文學科課程相結合,既要秉承傳統教學中優秀地教學經驗和教學手段,還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現代性和創新性,從而使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藏語文 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革命成果的普遍應用,教育信息化成為教育行業發展的方向。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中,積極開發并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和資源,促進教育現代化,以培養滿足社會需求人才的過程。
一、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意義
教育信息化不言而喻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而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崗位,能夠最直觀最有效體現教育信息化成果的當屬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
一般來講,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一是擴展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二是創設新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創造學習的原動力;三是多媒體教學能夠再現情節、滲透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全面進步
二、藏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困難
1.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不足,教學觀念落后
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方法、手段上的革新,更為重要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變革。但由于很多教師目前尚未了解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對教育信息化持消極的態度。因此,教育觀念仍停留在傳統教育方式上,現代教育技術觀念薄弱,不會用,不敢用,甚至于不想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另外據筆者了解,部分藏語文教師還認為如果藏語文教學中也應用了多媒體課件等技術手段,則會忽略對傳統藏文書法的學習和發揚,對藏文書法藝術的傳承造成致命的沖擊。因而,對藏語文教學的多媒體技術引入持有消極抵制的態度。然而,他們的憂慮實則不成其為問題,因為在同樣講究書法藝術傳承的漢文、英文也存在相同的問題,但這并沒有成為漢文、英文書寫電子化,漢語文、英語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手段的障礙。
2.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力不足
絕大多數藏語文教師在常規的教學環境下,一般均能表現出良好的教學設計能力。但是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普遍缺乏相應的教學設計能力。教育技術能力包含有形技術和無形技術兩方面的能力,有形技術主要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運用的包括多媒體技術在內的物質工具。無形技術包括在解決教育教學問題過程中所運用的技巧、策略、方法等。目前,絕大多數藏語文教師對有形技術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均停留在空白或起步階段,尚不足以在實際教學中有效應用。對計算機基本軟件環境、網絡資源環境以及藏文輸入法軟件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均沒有達到熟練運用到教學工作中的水準。有形技術是教育技術的依托,無形技術則是教育技術的靈魂。然而,如果沒有對有形技術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則無形技術能力僅是空中樓閣而已。美好、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也無法付諸實施。
3.缺乏多媒體教學資源
信息化資源是多媒體教學的基礎,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關鍵。我國目前正在實行的新課程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作支持,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的變革擴大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需求并為之提供更大的應用空間。英語和漢語均作為國際通行的大語種,在計算機輸入輸出和相關軟件的開發以及網絡資源的積累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同樣,由于數理化、政史地等課程教學工作把漢語作為正式教學用語,在相關學習資源的收集和創造等方面,也具有先天的優勢。然而,藏語文作為我國少數民族語言之一,雖一直得到國家文化政策和經濟投入上的大力扶持,但相對于英語、漢語,藏語文本身作為一種唯有藏族人民使用的小語種,在相關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和網絡資源的建設等方面尚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缺乏藏語文電子圖書等網絡教學資源,尚未建立健全專門的學科教學網站系統。
三、藏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措施
首先語文教師要從觀念上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絕對不是用電腦多媒體在課堂上給學生聽音樂、看視頻這么簡單,更不應當是解放了教師,豐富了學生感官刺激的一種手段。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教師應付課堂突發事件。因為多媒體教學的時候課件都是提前制作的,所以教師很難根據課堂的變化來進行調整,比如學生表現積極與不積極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來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才能做到實時教學、針對性教學等。
其次,多媒體教學會弱化學生的語言感受、表達能力。多媒體課件對聲音、視頻的使用確實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然而這種直觀的刺激很容易讓學生養成思想懶惰的習慣,尤其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會弱化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表達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的時候,學生會不自覺地想多媒體課件的呈現方式,這樣恰恰不利于學生融入到課文中,也不容易體會到作者的真正情感,更不用說語言能力的提高了。
再次,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周期性。很多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為了追求課件在視覺上的不一般,往往投入比較大的精力和時間,或上網搜索,或自己動手制作,有的老師甚至要花上三五天的時間。筆者以為,這種時間的成本太高。當教師在課件設計上所花的時間太多的時候,勢必會造成對文章理解、傳授上的不足,同樣不利于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語文教師一定要明白,一個課件的好壞,并不是看著多么“花里胡哨”,實用、恰當才是應當排在首位的。
傳統教學也好,多媒體教學也罷,充其量都是一種教學的手段和方式,兩者各有所長,也各有不足。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實際課堂的變化情況來進行選擇,兩者相互補充地為語文教學服務,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最有效的,學生的接受度也才是最高的。
近來,國家加大西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進一步建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其中將藏語文字的信息化建設作為重點項目之一,大力加以研發。如,在藏文計算機輸入方面繼同元、班智達等軟件投入使用之后,正式將Himalaya輸入法并入Windowsvista中文操作系統。
結語
面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藏文計算機軟件的相繼問世和廣泛應用,加強學習和研究技術手段的應用,積極發揮藏語文教師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將教育理論和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至最佳配置,以便更好服務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全面進步。面對如此職責和使命,全體藏語文教師可謂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徐亞強,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初探[J].甘肅高師學報,2011
[2]殷利分,劉華榮。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優化語文教學[J].文學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