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居艷
【摘要】數學是初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抽象思維的主要途徑。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做數學是一種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的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對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 做數學 改革 措施
一、前言
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初中數學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同時也迎來了更嚴峻的挑戰。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數學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所謂“做數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心理的特點,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因素,組織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實踐來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開展“做數學”的學習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夠將學生的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相連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做數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1.有效運用“做數學”開展教學,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好老師。只有學生發自內心地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斷探索和發現,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而“做數學”的教學方式,通過提出一個問題或者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解決問題和收獲知識,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巧妙借助“做數學”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讓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相關知識時,對于(X-1)(X+2)=70的求解講解過程,很多老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是先將方程式去括號,得到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形式的式子,然后再用常規方法解答。這種教學方式無可厚非,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僅僅只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解和思考,學生只是被動地跟隨老師的步伐解題,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幾乎沒有交流,這樣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其實,老師可以運用“做數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首先,現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大概四個人,讓小組的組員互相討論和探索,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這一道一元二次方程,并且比一比哪種方法最簡便高效,最后找一位代表將小組的想法和意見分享給大家,看看哪個小組找的方法最好。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投入到小組討論中。老師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要留心學生的表現,并且對學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及時地給予講解和引導。最后,老師要對每一小組代表的發言給予恰當的評價,做得好的地方要表揚和鼓勵,不對的地方要及時糾正。通過這樣的方式展開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是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互動,為思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促進學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養成。
2.借助“做數學”,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科教學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恰當運用“做數學”的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比如,在學習拆項消元法的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拆項消元把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應用,老師可以采取“做數學”的方式展開教學。先在黑板中給出一個較為復雜的分式,然后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發現式子當中隱藏的規律或擁有的共同的分式,然后將其改寫成擁有相同分式的式子再進行約分簡化。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觀察和動手實踐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和印象,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的應用,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水平。
3.借助“做數學”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做數學”的學習方式,就是注重實踐的過程。老師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做數學”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鍛煉自身思維能力,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比如,老師可以結合所學知識點,設計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獨立或者分組合作完成。例如學習數據的收集和表示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到現實生活中收集一些數據,如車流量等,并且嘗試對數據進行整理。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夠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做數學”的學習方式對于初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它的有效實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需要教學工作者對相關理念正確解讀和理解,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創新和探索,不斷嘗試和總結,從而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將“做數學”和教學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黃加亮.淺議“動手做數學”的優點及在教學中的實施[J].語數外學習.2013.(12):73
[2]王營軍.“動手做數學”的優點及在教學中的實施[J].教學實踐.2013.(6):52
[3]張銀玲.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做數學”[J].課改論壇. 20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