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飛
【摘要】小學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的靈魂性教育,是培養造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格公民的起點,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德育工作 校風
新時期,小學德育工作是一項細致、艱苦、系統、偉大的工程,是塑造未來社會建設者靈魂的工程。不僅需要進行民族文化精神底蘊的熏陶,不僅需要師生的精心培育和率先垂范,也不僅需要行為習慣、心理品格的塑造,更需要小學生進行品德實踐,用自己的身心去感知品德,更需要學校和社會、家庭對道德的正確導向,確立正確的道德觀,也更需要寓德育于教學之中,使德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層面,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筆者就此淺談如下想法。
一、加強小學生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個人在小學階段是思想道德觀形成的基礎階段,是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當今社會,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教育成為社會的熱點,大部分的家庭都嬌生慣養,此時的學生受家庭的影響極大,缺乏勞動,缺乏道德實踐、缺乏社會實踐。此時的他們也極易受成人社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消極腐敗現象所影響,而我們的教育也恰恰存在不少問題。
1、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對這項工作的認識不足,審視不夠,沒有真正擔負起領導責任。大街上紅燈區比比皆是,網吧、錄像廳、游戲廳大都在搞非法經營,進出網吧、錄像廳、游戲廳主要是未成年人,而真正用于青少年娛樂活動的圖書館、少年宮、體育館往往是收費的,甚至有些地方就干脆沒有青少年活動的場所或設施,農村更是如此。
2、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風氣尚未全面形成,還存在著種種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和消極因素。媒體主要以成人社會為主,電視、電影抱抱摟摟、親親熱熱隨時可見,最可氣人的是網絡,不一定在什么時候和位置就奔跳出幾個令人作嘔的圖片,兒童口里唱的歌曲是“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很多家庭都賭博成風,烏煙瘴氣。
3、學校教育中重智育輕德育、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的現象依然存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任務艱巨,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很多學校打著素質教育的旗號,在搞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如火車進站,吼得兇、跑得慢,任務還十分艱巨,任重道遠。很多學校在小學階段就給學生補課,即使不補課的學校,學生的課業負擔極重,你看一看學生的書包就知道學生的負擔有多重了,一個字寫幾十遍,一道題做幾遍,一篇課文抄多少遍的教學方法仍然普遍存在。
二、德育教育思路解析
1、樹立全新理念,持續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自身水準
我們面對著是一個知識和信息極度爆炸的現代社會,未來社會的發展對基礎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挑戰,面對新格局,我們改何去何從?筆者認為:面對日益繽紛復雜的社會,我們應樹立一種全新的理念,主要表現在一個重視和兩個克服上,即學校教育不僅抓好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德育工作;提升德育工作的方式,應盡量避免一些形式主義;樹立全新人才觀念,克服用統一標準培養人才。必須樹立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夯實基礎,樹立把每位學生培育成社會合格人才的理念,力爭讓全體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造、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和學會健體。結合全校學生的客觀情況,明確確立以學生為主的學習地位,在日常德育管理工作中注重人性的釋放和人格的尊重,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才能都有合適的時間和空間綻放。全面和持續提升學校師資隊伍的素質。學校應舉辦或者鼓勵教師參加一些理論水平高,影響力大的專業德育管理理論研討會,強化和一些優秀教師的互動,進而不斷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因為,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德育工作緊密相連,教師職業道德的優劣是學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必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認真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樹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2、德育教育必須全員化
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格局,形成齊抓共管的德育氛圍,人人成為德育工作者既是小學對全體教職工的一項普遍要求,也是小學德育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所小學的德育工作開展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學的德育氛圍,而一個重要的方面,體現廣大教職工是否都具有強烈的德育意識,是否自覺地努力成為一名德育工作者。小學是育人的重要陣地,德育是小學一個永恒的主題。因此,作為小學的教職工,人人都應該成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是理所當然的要求,但是如何使“應該成為”轉化為教職工的自覺行動,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如何實現這一質的飛躍,這是小學領導者應該積極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3、必須形成形成良好的校風
良好的校風可讓學生在每一個學校生活細節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形成良好的校風,首先必須建立起一個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真正生活其中,而且心甘情愿地為它服務、為它爭光,并與之歡樂與悲傷共存,從而產生一種生機勃勃的愉悅感。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源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心理認同所產生的"愛"的互通,教師的愛,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的愛是啟迪學生心扉的鑰匙,是鼓勵學生奮進的催化劑。因此,班主任要通過一個一個小小的生活與學習關照,包括學生的吃飯、住宿、困難等方面問題的關照,力爭使各種心態、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體會到自己對他(她)們的“愛”,從而通過一個一個小小的進步來認識到自己的成長,體驗到成長的快樂。班級中同學之間的愛更能使學生產生責任感和自覺性。教師應為學生創造許多為班集體服務的機會,并及時得到集體的認可。哪怕只是一次出色完成的作業,一種禮貌行為,一次集體活動中的突出表現等,都得到及時的集體肯定,久而久之每個人都愛學校、愛同學、愛老師,關心和幫助周圍的人,同時,每個人也得到了別人的關心、愛護和幫助,這種付出愛也得到愛的精神境界,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向上。
總之,德育工作就是平時點點滴滴的小事,但就是這些繁瑣的事無形中就培養了我們祖國的未來。相信在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德育工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參考文獻】
[1]張文中.小學德育工作之我見[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09(07)
[2]趙志軍;德育管理:價值、作用、地位[J];現代教育科學;2006年01期
[3]董文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針對性、實效性[J]. 教育探索.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