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娟
【摘 要】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進行交流,聊天過程中還會經常使用一些網絡流行語。網絡流行語不同于現實中的語言,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和制約。本文主要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看網絡流行語,分析其特征和形成原因,以及它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關鍵詞】社會語言學 網絡流行語 特征 形成原因 影響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2-0091-02
社會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語言和社會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變化的。Hudson認為,“社會語言學是聯系社會研究語言的一門學科。”社會語言學主要對社會和語言的關系進行深入的探討,從它開始發展至今,提出了語言接觸、語言變異、語碼轉換、會話分析以及言語交際等術語和理論,為語言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語言與社會是緊密相關的,并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和發展發生相應的變化。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聊天日漸趨向大眾化,通過網絡交流的人越來越多,因此網絡社會所使用的網絡流行語也就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出發,分析網絡流行語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及其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一 網絡流行語的特征
網絡流行語不同于現實生活中的語言,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和制約,有些網絡流行語就是由社會熱點發展而來的,它具有一些自身的特征。
1.被方言異化
從語言地域變體的角度來看,有的網絡流行語受方言的影響,被方言異化了。地域變體,簡單說就是不同地區的方言。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交流是通過口頭交際來完成的,盡管書面語文字相同,但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方言中卻有不同的讀音,如“飛機”在某些南方方言中會被讀成“灰機”,但在書面語中,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漢字寫出來的都是“飛機”。
在網絡交際中,交流以文字互動為主,網民又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操有不同的方言,于是基于不同的方言發音產生了許多新詞,如把“感覺”寫成“趕腳”,把“我愛你”寫成“我耐你”等。這些新詞帶有濃厚的地域特征,是普通話中的詞匯受到方言的異化而來。其他地域的網民由于這些詞匯的新鮮幽默也開始紛紛效仿,于是這些詞便成了網絡流行語。
2.受外語影響
從語言接觸的角度來看,有些網絡流行語直接受外語的影響。Sapir說過:“語言,像文化一樣,很少是自給自足的。交際的需要使說一種語言的人和說臨近語言或文化上占優勢的人發生直接或間接接觸。”
互聯網聯系著整個世界,不需要面對面的交流也能產生不同語言之間的接觸,中外交際的不斷深入必然造成更多的語言接觸。拿近兩年比較流行的詞“土豪”和“大媽”來說,有消息稱“Tuhao土豪”和“Dama大媽”有望以單詞的形式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這是一個英語受到漢語影響的例子。受日本動漫的影響,許多網民已經習慣了用“卡哇伊”代替“可愛”來稱贊對方;用“納尼”代替漢語“什么”來表達驚訝之情,這些受到外語的影響而形成的新詞在網絡社會迅速傳播開來就形成了網絡流行語。
3.出自社會熱點
從語言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角度來看,許多網絡流行語直接出自社會熱點。網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道出心聲的機會,網民可以選擇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熱點的看法,用到的一些詞也就隨之形成了網絡流行語。
例如,河南一名女教師僅有10個字的辭職信以清新的筆觸引發了網友的共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簡短的文字表達了她積極的生活態度,短時間內,“世界那么大”體刷屏出現在微博、微信等媒體,這是由一個社會熱點而流行起來的網絡潮語。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任性”一詞來源于一起詐騙案:江西人老劉被一個詐騙團伙騙走了54萬。經警方了解,其實被騙7萬的時候,老劉已經意識到了對方有問題,可他選擇繼續被騙,原因是想看看騙子究竟能騙走多少。網友紛紛評論“有錢就是任性!”于是,經過網絡傳播,生活中有了各種“任性”的版本。
二 網絡流行語形成的原因
首先,網絡社會的敏感性。互聯網是信息社會傳播信息最快的媒介之一,我們每天都可以通過各種通信工具在第一時間獲得海量國內外資訊。一些重大事件,即使是發生在深夜,我們也能在第一時間看到各大媒體的新聞,并及時得到最新消息。所以網絡社會對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具有很強的敏感性,網民總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最新消息并發表評論,而且網絡流行語詞匯簡短,表現力很強,使用起來更加符合高效的要求。
其次,網民年輕化的助推作用。在年齡構成上,網民是年輕人居多,遠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的網民。年輕人思想活躍,喜歡追求個性、展示自我,他們往往不愿意接受現實生活中諸如語言規范的約束,而更傾向用一些詼諧幽默的流行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自由開放的網絡社會給了年輕人創造發揮的空間,也為網絡流行語的產生提供了必然和可能。可以說,網絡流行語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網民年輕化的推動。
三 網絡流行語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網絡流行語都具有深刻的含義,它以生動風趣的優勢迅速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并日益改變著人們的說話習慣和方式,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
1.積極影響
網絡流行語都具有深刻的含義,幽默諷刺效果背后又令人深思。有些網絡流行語會令人們開懷一笑,但笑過之后也會思索這些網絡流行語深層次的意義。
網絡流行語是與熱點社會事件相關的,是對某個事件的概括和濃縮。一個簡潔的表達,卻潛藏著豐富的“潛臺詞”,體現著網民復雜的心理感受,展現他們的社會情緒,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對社會事件的關注度。例如“恨爹不成剛”“范跑跑”“蒜你狠”“豆你玩”等網絡流行語,產生于社會事件,并因其獨特的社會意義迅速在網上傳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大家對社會事件背后事實的關注。
因此,網絡流行語對提升社會關注度方面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它是人們表達對社會事件看法的一種重要手段。
2.消極影響
網絡流行語一般會受到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和更廣泛的傳播,而網絡媒體是一個特殊的傳播媒介,在深度報道和事實質量等方面略顯不足,容易誤導人們,使其偏離正確的方向。
另外,網絡流行語對人們學習現代漢語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網絡流行語追求新奇、簡單,有時候會出現詞語搭配不當等現象,破壞了日常社會用語的規范。這種現象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書寫習慣,使其規范語言的運用能力下降,這對語文教學及語言的健康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網絡流行語是網絡社會的產物,它受社會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有其自身的特征,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積極和消極的影響。網絡流行語對提升社會關注度方面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是人們表達對社會事件態度的重要手段。但是也有些網絡流行語存在不規范性,對語文教學及語言的健康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所以我們要規范網絡流行語,提高網民的用語規范意識。
參考文獻
[1]戴慶夏主編.社會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美〕愛德華·薩丕爾.語言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3]谷向偉、楊林.評判、營銷、傳播——探析網絡流行語對社會的影響[J].社科縱橫,2010(7)
[4]李鐵范、張秋杭.網絡語言的負面影響與規范原則[J].修辭學習,2006(2)
[5]盛若菁.網絡流行語的社會文化分析[J].江淮論壇,2008(4)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