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芳
【摘要】高等學校應用能力考試PRETCO的反撥作用對高專英語教學既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用負面影響。PRETCO的目的是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高專英語教學。如何充分發揮其正效作用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反效作用,這是所有高專學校英語教學需要關注的重要課題。因此,教師應該在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調整課程結構等方面著手,提高高專英語教學。
【關鍵詞】PRETCO 反撥作用 高專 英語教學
目前,我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英語水平測試主要是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簡稱PRETCO。
一、PRETCO的特點和要求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國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頒布了針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簡稱《基本要求》。隨后又推出了相對應的高等學校應用能力考試(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簡稱PRETCO,是面向高職高專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以及成人大專生的標準化測試,用以檢測高專學生的英語水平是否達到了要求。《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從事技術、生產、管理、服務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其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運用實際的英語知識去應對以后所從事的專業性工作,其英語教學貫徹“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針;既要培養學生具備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也應強調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有關涉外業務工作的能力。我校從2005年參加PRETCO測試,成績一直比較穩定,合格率和平均分數都在省同等院校中排名前列。這與我校始終積極進行大學英語課堂改革,大力推行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不無關系。
二、反撥效應
在語言教學中,運用適當的形式或手段對學習者的語言能力進行測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對于形式,可以幫助他們客觀認識到自己的實際水平,調整學習狀態,從而明確下一步的學習方向;而相對于教師,測試的結果可以檢驗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方法改進,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語言測試是教和學的系統反饋,也是語言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界把測試對教學和學習的影響稱為反撥效應(Backwash Effect)。在眾多反撥效應理論中,以Hughes(1989)反撥作用模式影響最大。Hughes(1989)與Balley(1996)勾勒的“3P”,即“參與者-過程-結果”反撥效應模式。測試首先會影響參與者對教學和學習任務的理解,并影響參與者完成任務的過程,從而影響學習結果。其還指出,考試積極反撥作用的最終結果應該在于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因此,本文將結合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探討PRETCO對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減少或化解其消極作用。
三、PRETCO對高專大學英語教學的正效反撥作用
在PRETCO中,單純記憶性知識分值低,只占15%,而閱讀、翻譯和寫作考察應用能力的分值很高,占到65%,聽力則由以前的15分上升到了2014年的20分。題型設計科學、實用、全面,教師和學生均能清楚地了解各個模塊的要求,較好地突出了“實用為主,夠用為度” 的原則。
1.PRETCO可作為考核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參數。在我校的高專英語教學過程中,測試的方法分為平時成績、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和PRETCO四種。全國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分為A級和B級,我校只參加A級考試,其作為全國性標準化考試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均把PRETCO的結果作為院校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衡量教學能力、業務水平和學習成效的重要參數。而校內測試,如期末考試等,由于出卷人數、分頭命題、內容隨意性以及命題的規劃性、系統性和科學性不足,導致效度和信度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PRETCO的考試成績可以作為考核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參數,檢驗執行《教學大綱》的實際效果,有些高職院校甚至把考試通過與否和學生的學生畢業證掛鉤。
2.PRETCO可以使教師的英語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我校高專英語教學采用的是外研社出版的《新視野英語教程》(第三版),是“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在職場環境下運用英語的基本能力”為目標,注重信息性、趣味性、職業化、時代感和多樣化。強調課堂教學和課外訓練相結合,教師不僅能夠依托教材進行課堂教學,還能針對PRETCO的特點和內容進行系統化訓練,從而提高其通過率。(1)在聽力訓練中,教師注重平時的課堂英語教學,創造英語氛圍,講解聽力技巧方法,鼓勵學生大膽用英語表達。(2)在語法練習中,注重常用的詞語結構轉換,常考的語法內容的專項講解與訓練。(3)在閱讀教學時,除了對難句、長句的講解外,還培養學生對文章的主旨和大意、主要情節、作者的目的、態度和觀點等的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分析文章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寫作方面,我校每期都會開設專門的寫作課,指導學生熟知各類應用文的格式、套語及范文,促使他們達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境界,從而提高作文的得分率。
3.PRETCO可以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針對高專英語教學的實用性要求和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特點,教學內容隨之發生不斷的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也不能因循守舊,也要隨著不斷改進。教師應努力將教學模式由原來的“教師為主導”變為“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參與課堂快樂有效地學習。在課堂上教師結合課本采用啟發、解釋、討論、研究、答辯、表演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條件和環境,使他們在英語運用中得到樂趣。結合多媒體技術,化抽象枯燥的英語詞匯為形象生動呈現給學生,讓記憶更加深刻,大力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與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訓練。富蘭克林曾經說過:“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即荀子《儒效篇》里所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
四、PRETCO對高專英語教學的反效作用
Hughes指出,“反撥效應可以是有害的或是有益的。如果為這次測試的準備能逐漸主宰教、學的所有活動,并且如果其內容和測試的方法與課程的目標有偏差,那么就有可能產生無益的反效作用。”目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把學生通過PRETCO作為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和衡量學生在校學習成效的重要依據。在這樣的重壓制度下,部分教師勢必對其課堂授課內容、教學方法等作出調整,將課堂上大部分授課時間用來給學生講解與考試有關的內容,并進行專項訓練,而系統全面的規范教材會棄之一旁,減少了對教材的重視程度,違背了教學大綱的要求。打亂了正常的教學計劃,使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了某些局限性,妨礙了高專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與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相背離。
1.學生的反效作用。《基本要求》指出:“語言測試在考核英語知識的同時,應著重考核學生的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目前許多高職高專院校有意無意地把取得英語等級證書與畢業證以及就業單位好壞掛鉤,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壓力。為了備考,他們拼命地做題埋身題海中,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模擬、真題演練中。可一旦考試通過,就萬事大吉,失去學習方向,中斷了英語學習。有教育專家認為,PRETCO由于其局限性,并不能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英語能力,“啞巴英語”、“聾子英語”高分低能比比皆是。由于PRETCO缺乏口語測試,被稱為“應用能力考試”的PRETCO不能考察學生這一最實用的能力——口語表達,使得課堂教學也大大忽略了這一環節。教師和學生皆只對考試所涉聽力、語法、閱讀、翻譯和寫作感興趣,對學生口語的訓練無暇顧及,導致了學生“有嘴不會說”的尷尬局面。這種重考試,輕能力的學習模式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因為通過考試的學生失去了英語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而暫時沒有通過的學生會心事重重,倍感學習壓力,導致課堂死氣沉沉,氣氛不活躍。體現不出“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忽略了學生的能動創造力,造成課堂效果不佳的局面。
2.對于教師的反效作用。由于各大高職高專院校對PRETCO的逐漸重視,加上連年的擴招面臨的就業難的壓力,各個學校的英語過級率的排名無形中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起著導向作用。許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通過率,放棄正常的教學內容,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講解模擬、歷年真題,忽視了原有的計劃,以考代教,一味應付考試,追求過級率。有的學校管理層甚至還將此作為考核教師業績、教學水平的依據,導致不論是學校管理層、教師還是學生,都成了PRETCO的“追隨者”。教學圍著考試轉的現象泛濫。
五、結語
PRETCO是課堂教學的“風向標”、“雙刃劍”,在高專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PRETCO的積極反撥效應,同時盡可能抑制其反效作用。從總體上來說,PRETCO 的積極反撥效應大于其消極作用。我們只有不斷探索學習,才能打造最佳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促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楊明.高職英語應用能力測試模式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0(05).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郭曉華.英語應用能力測試對高職院校外語教學的反撥作用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6):127-129.
[4]劉潔.高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與高職英語教學[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72-73.
[5]陳芳.PRETCO的反撥效應研究[J].時代文摘,2008(8):51-52.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