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晶
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化推行,英語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已經成為影響其學習和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在教學中尊重,理解學生:進行優良品質的培養;利用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積極情感因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調整學習態度,樹立自信心,鍛煉意志力,增強學習原動力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通過情感教育來實現教學中的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教育改革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消極的非智力因素,培養積極的非智力因素。
一、端正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有的學生學習是為了考上大學,有的是為了通過考試,有的僅僅是為了應付父母等等:雖然這些學生學習非常努力,但卻不能持久。顯然他們對英語缺乏興趣。針對這種情況,首先必須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明確英語學習目的。良好的動機是成功的內在動力,明確的目的是行動的指南針。教師先要以講道理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在當前社會,國際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已經成為了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掌握好一門外語,特別是應用日益廣泛的英語。就個人需要來說,生活中處處都會碰到英語:各種產品的英文說明書,電子游戲中的英文提示等等,不懂英語會給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另外教師可將思想教育貫穿到英語教學內容中,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發展水平和具體情況,結合教材具體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中可以跟學生講講英語的發展歷史,平時多跟學生講一些翻譯家、外交官和科學家的軼事,使學生充分了解英語學科的重要性。
其次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份,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樂于學習的精神體驗,因此學生對某一學科有無興趣至關重要。在英語教學中我利用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創設“人人都能瑯瑯上口”的情境,同時穿插介紹一些英語學科中的趣味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把學生注意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調節到積極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新知識奠定心理基礎。
二、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
首先,記住每位學生的名字而且盡可能掌握學生多些情況。忘記或叫錯學生的名字是不禮貌的,學生甚至會覺得老師不關心他們,相反,如果老師能了解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學生就會很高興而且會覺礙老師留意他們,關心他們,他們就會配合課堂教學,認真聽課,努力學好這一學科。
其次,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尊重和相信他們。教師經常會對一些“差”生比較漠視,從不或很少提問、關注這部分學生,這不僅打擊了這些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還會引起他們對教師的不滿和對優秀學生的排斥,他們變既不愿意與教師交流,也不愿與別的同學交流,使得整個課堂氣氛的惡性循環,教師可以在分層設計問題,讓基礎薄弱的同學也能夠有成功的喜悅感。
最后,熱愛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奧妙就是教師熱愛學生。”教師的愛可以換來學生的愛,而學生的愛可以產生“愛屋及烏”的效果,學生因為喜歡老師而對老師所教的課程感興趣,其課堂氣氛也會顯得活躍。要使他們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不能靠體罰,不要為難學生。教師要重視感情投入,以真誠的愛心感染學生,以真摯的感情喚起學生的共鳴,要千方百計鼓勵學生大膽開口,積極參與,多說鼓勵與表揚的話,給學生創造和諧的心理氛圍。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挖掘學生潛力,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顯然,師生關系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甚至可以決定學生學與不學、討厭或喜歡某一個學科。因此,教師要重視良好師生關系的培養,通過平常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從而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四、多鼓勵和表揚學生
一個人一旦被肯定,受到欣賞,所激發出來的力量便無可抑制的,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反之,一位學生一旦被列入了“朽木不可雕”之列,他就會產生自卑甚至自棄的情緒。當學生有過失,犯錯誤的時候,嚴厲的喝斥或責備甚至體罰所帶來的受挫和屈辱的情感體驗會使學生惱羞成怒,對教師產生厭惡和抵觸的情緒,甚至討厭教師所教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少用負評價,即使學生提出或回答的問題是幼稚的、荒謬的、錯誤的,教師也不應嘲笑、諷刺和壓制他們,以免挫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們可以對他說,“Dont be nervous, youll be better next time!”或者 “Thats ok, think it over again!”教師要善于藝術、客觀地評價學生,對學生多點贊賞,少點斥責,多使用一些激勵性的評語,設法肯定、贊揚、欣賞學生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多用 “Excellent/Good job/ Youve made great progress!”這樣的評價,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綜上所述,非智力因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著英語學習。教師要做有心人,提高自身教學藝術,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尊重學生,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英語的學習目的,調動英語學習的興趣;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課堂氣氛;多鼓勵和表揚學生,使學生有機會表現自我,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教師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