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雷
摘 要:興趣是在做每一件事情前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由于每個人的資質、愛好特點的不同而導致對于一件事物的興趣有所差別,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要培養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先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才有可能學好這門學科。
關鍵詞:數學學科;學習;興趣培養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剛剛脫離了啟蒙教育,所以對于一些新的知識還帶有很強的好奇心,這對于教師來說進行教學就變得更加方便、容易。但由于學生的思維程度存在差別,因此教師依然應當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尤其是在數學方面,因為數學學科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所以學生首先應該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教師應該在哪些方面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融洽師生關系,產生學習興趣
學生對于數學學習興趣的產生應該建立在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之上,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好數學的前提。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由于學校對于小學數學所設置的課程較少,所以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就會變少,而學生對于教師的印象便會帶有一種恐懼、害怕的心理,認為數學老師是嚴厲的,會敬而遠之。所以數學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談心、可以參加一些學生的活動、還可以幫助一些困難的同學,或者是在學習上需要幫助的學生。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教師是和藹可親的、是平易近人的,這樣學生便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教師應該對那些成績偏低的學生進行鼓勵。這樣通過不斷地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培養后,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學科。
二、營造教學氛圍,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一個不好的學習氛圍會使整個班級的學習成績下降。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在課上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學生來說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重要的。那么應該怎樣維持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呢?有以下幾個小的方面:
1.角色的轉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還不具備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學習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所以教師便成為數學課堂的主角,這樣便會使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下降,學習的興致、興趣也會減少很多。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應該進行角色的轉換,把自主權教給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有效的溝通。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的溝通就是在批評學生,這會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極大的恐懼感。所以教師應該經常與學生進行談心,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問題,拉近與學生心靈之間的距離。
其實,教師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遠遠不止以上幾個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應該制訂更豐富的教學計劃,改變以往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趣味化,這樣便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科一直充滿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更加穩固。從這些方面我們也不難發現,興趣并不是學生本身自帶的特點,而是經過后天教師的不斷培養而形成的,尤其是在數學方面,教師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以后更好的學習夯實基礎。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