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萍
摘 要: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新課改的施行勢在必得。語文教師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加入自己對課改的理解,借用許多教學措施應用在小學生的教學中,以期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培養學生學語文的興趣愛好,提高語文成績,最終做到素質教育。這在教學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滋生了一些誤區,引人深思。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課改
世界發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的出現更讓周圍的語言環境變幻莫測起來。日益紅火的網絡用語、火星文充斥其間,知識更是爆炸性的增長,我們只能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對教學進行課程改革。然而,教師素質的不同導致了其對課改內容及要求的不同理解,反饋到小學生身上效果更是千差萬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出現了一些誤區,制約著小學生真正的素質教育。
一、小學生語文課改的誤區
1.片面大量搜集資料。
信息時代的到來,意味著網絡上相關的知識以海量為計,許多教師讓學生回去搜集圖片等資料來加深對課文內容或者某些詞的理解,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但是結果課堂上學生對擺出的圖片卻茫然無知。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然而小學生能有多少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在他們的年齡范圍幾乎并不具備。
2.多媒體課件盛行。
多媒體教學確實夠新穎時尚,然而這并不是課改的本質要求。網絡上的課件、圖片種類繁雜,許多教師生搬硬套強硬拿來,結果過于形式主義,課堂氣氛僵化,學生并不能跟上突變的教學思路,并沒有對知識真正理解,反而限制了其想象力,所謂的培養興趣也銷聲匿跡。
3.合作學習不合理。
有的教師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往往喜歡采取某篇文章某個段落讓學生前后桌分組討論來探討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或者情感。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大家答案一致,完全一樣。這是因為教師選擇的問題答案簡潔明了,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
4.家庭作業多如山。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會布置很多類似的作業讓學生加強鞏固,新課改要求學生提高素質、鞏固基礎,許多教師為了讓學生提高成績,仍然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徹底讓“減負”成了一句空話。
二、小學生語文課改的對策
新課改要求我們在學生教育過程中,在夯實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然而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誤區頻發。為了改正以及避免類似的錯誤,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尤為重要。
1.教師在應用工具性教學時,要著重考慮其必要性,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能力,挖掘其獨立思考的潛力,還要有脫離課本的廣泛的知識面,與生活實踐掛鉤,培養其樂于學習的樂趣,真正的寓教于樂。
2.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要適當減少小組討論的次數,對于簡單的問題,小組討論只能使得大家千篇一律,教師要多挖掘有層次有深度或者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參與討論,調動其思考的積極性。
3.課后作業的存在本就是為了鞏固這一天學習的知識,難免枯燥乏味,尤其是簡單的練字抄寫,學生更是沒有興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多種作業形式,甚至是以做游戲的方式來強化記憶,讓學生自主的聯系實際去科學記憶,自主完成作業。
新課改是世界經濟大環境下的要求,我們只有順應潮流,才不會被世界所淘汰。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要多思考、借鑒以及開發一些有利于課堂進行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提高其素質教育,從而使語文成績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商立.課改中語文教學出現的誤區及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10):126-127.
[2]程愛蘭.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的誤區及對策[J].鄂州大學學報,2014(07):79-81.
[3]張智慧.小學語文教學的誤區及對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06):113-114.
編輯 徐 婷